移至主內容

實驗劇場展演感染者獨白 走進HIV+日常

2024/07/29 21:00
10,573次瀏覽 ・ 15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subtitles off, selected

      【記者譚真、蔣維萱/台北市報導】演員與觀眾交錯走入展場,演員隨著黑色塑膠砂礫堆,更動行走的步伐,就如同俗稱愛滋病毒的HIV感染者在生命中,遭遇的起起伏伏。《感染誌》由HIV感染者陳威圻成立,於2022年,以實驗劇場《Rx: still life》呈現感染者的日常,期盼觀眾能從第一人稱的語言中,體會感染者瑣碎的日常,進而增進社會對愛滋的理解。

      照片

      ↑《Rx: still life》透過演員訴說自身日常的故事,帶觀眾走進HIV感染者的世界。照片提供/感染誌

      HIV為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的簡稱,指的是人類免疫缺乏病毒,也被稱為愛滋病毒,此病毒會透過體液在人與人之間傳染,攻擊人類免疫系統,使其無法正常運作;而愛滋病指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AIDS),是感染HIV後可能造成的疾病,當HIV感染者未接受治療或治療無效時,病毒會破壞免疫系統,導致他們成為愛滋病患者。愛滋患者若穩定服藥並定期回診檢測,達到每毫升血液病毒量低於200 copies/ml以下,並持續6個月以上時,醫學上就定義為測不到病毒,視同已成功穩定控制愛滋病,不會傳染給他人,也就是所謂「U=U」,「國際共識Undetectable = Untransmittable 簡稱U=U,感染者只要妥善治療控制,測不到病毒,就傳不出去。」,他們也不再被視為愛滋病患者,而是維持在HIV感染者的狀態。

      但即使HIV感染者已達到「偵測不到病毒」的狀態,也必須持續接受藥物治療,才能維持病毒受到控制。因為目前尚無根治愛滋病的方法,藥物無法完全清除體內病毒。感染者需要終身接受藥物治療,停藥可能導致病毒量迅速反彈,增加傳染病毒的風險。因此,感染HIV後,不一定會得到愛滋病,感染者在U=U的狀態時,也不會將病毒傳染給其他人。但因社會對HIV的不了解,導致HIV感染者不論在生活和感情關係中都面臨許多挑戰。

      《感染誌》於2016年創立,最初以三位同為HIV感染者的好友一同撰寫網路文章,分享感染的故事。2019年後,《感染誌》擴展分為兩大塊的工作的面向,除了每月舉辦定期團體分享會以及辦採訪會,為其他匿名感染者撰寫他們的故事,持續以書寫紀錄,也新增了以實驗劇場、藝術展覽和遊行倡議等,各種藝術呈現形式說出自己的故式,期盼社會對愛滋病毒能夠有醫學資訊以外的認識。

      相異伴侶經歷 開啟愛滋倡議之路

      一對伴侶之中,只有一人是HIV感染者,就是所謂的相異伴侶,《感染誌》秘書長陳威圻在18歲時曾有一段相異伴侶的關係,但在他向伴侶坦承自身的感染者身分後,關係因此走向了終點。「那之後的一陣子,我甚至開始害怕與人接觸,有人稍微靠近,我就會忍不住哭出來。」陳威圻說。直到2016年,意識到自己的不正常後,他決定開始梳理自己與HIV之間的關係,並與好友三人一起創立《感染誌》,共同在網路上書寫感染後所發生的故事。

      2019年,同婚合法化,伴隨而來的是許多反對者針對HIV感染者的攻擊,認為同志伴侶關係是造成HIV出現的元凶。因美國疾管署在1981年發布的愛滋病報告,把疾病歸因在病患的共通點——同志身分上,從此造成社會對同志的刻板印象,但根據台灣疾管署資料中列出的「傳染途徑」顯示,愛滋的傳染途徑是不安全性行為、血液傳染以及母子垂直傳染,不論同志、非同志,甚至還沒出生的胎兒都有可能感染HIV。「很多人開始看我們的文章,因為網路上並沒有太多關於HIV感染者日常的內容」陳威圻說,有別於醫療相關知識的文章,《感染誌》親近生活的內容,可以打破大眾對HIV的奇異想像,例如文章〈你是多麼溫柔的存在〉,呈現了HIV感染者在戀愛的過程,其實跟大家沒什麼不同。「一直被攻擊,你就會有話想講。」隨著更多感染者開始加入撰寫網路文章,《感染誌》也開始發展線下的實體活動,除了正式登記立案,成立社團法人感染誌協會外,也開始舉辦線下的實體活動,以各種形式的展演為愛滋倡議。

      受閉幕劇啟發 戲劇方式呈現收錄故事

      《感染誌》在台北當代藝術館舉辦首次的展覽——「瘟疫的慢性處方」,邀請藝術家與相關機構展出攝影作品、裝置藝術作品等,例如劉仁凱的攝影作品「小樹之像#1」,象徵感染者內心抱持著羞愧、不安全與痛苦。從藝術的角度解析HIV後,陳威圻發現,其實要把消除HIV刻板印象的故事說出去,好像不只有一種方式,有人習慣用說的、有人習慣畫圖,也有些人習慣表演,因為有這麼多不同的表達形式,才能讓當事人找到最適合們的方法來敘述他想說的。

      《瘟疫的慢性處方》的閉幕劇《等死(旦夕)》,單純以鼓和聲音呈現,陳威圻對沒有任何對白的演出方式深感共鳴,2022年初,他邀請導演林季鋼,以閉幕劇內容為基底,融入《感染誌》自2016年起所紀錄的所有HIV感染者在他們日常生活中發生的故事,籌備實驗劇場《Rx: still life》。他說:「在製作過程,我給了一個非常巨大的空間。」演員在閱讀所有故事後,體悟出戲中的「自己」,陳威圻認為重點是觀眾走進來後,可以帶走一些什麼,為了使演員能與感染者的生活狀態同步,《感染誌》以開放工作室,邀請社群上的夥伴進到排練室,透過聆聽當事人分享《感染誌》未收錄的故事,使演員更加意識到這些事情的真實。

      正式演出前,《感染誌》邀請贊助單位以及社群夥伴來到讀劇現場,呈現階段性的成果,除了滿足了資金上的需求,社群夥伴給予的回饋及建議,也讓《Rx: still life》得以修正與調整。陳威圻也發現讀劇的過程中,觀眾會將劇情投射到自身,「因為所有的故事、句子都來自不同人,所以你很容易在這之中,找到一個可以代換成自己的演員。」

      實驗劇場展演 愛滋以外的日常

      如同劇名Still life,演員在劇中所談及的,都是生活中細碎的小事,像是去看醫生時發生的困難,或在一段感情中的內心感受,甚至是家庭關係暴的問題,可能和愛滋有關,也可能無關,希望大眾能將看待普通人生活的方式,等同用於HIV感染者,他們和大家都一樣,「每個人人生中都有其他的問題,只是愛滋這件事容易變得非常顯眼」陳威圻說,希望能忠實呈現HIV感染者的日常。《Rx: still life》最終的演出樣態,是演員與觀眾交錯圍成圓圈,象徵觀眾走進了感染者的生活中聽著演員們自顧著說自己的話,「這部分在向觀眾傳達的是,你選擇哪一個位置,就會影響到你聽到的事情以及角度。」他說:「每個人怎麼看待愛滋這件事,其實很早就被決定好了。」

      這場演出對HIV感染者的意義,是某一部分的自己有被講出來。陳威圻說,HIV感染者在醫療場域中,最常會遇到瓶頸,「看牙遭拒診是一個最常會碰到的問題。」HIV的相關資訊雖然進步卻不普及,就連醫療人員還是可能對感染者帶有偏見。許多HIV感染的觀眾,能透過從他人口中說出與自己相似的故事,讓苦澀的回憶有一個抒發的管道。

      展演擷取《感染誌》中所紀錄的故事,其中收錄了家庭、感情、職場及醫療等各種主題的文章。〈洗牙這一小事〉描述主角阿豪致電給二十間牙科診所預約洗牙,表明自身HIV感染者身分後接連遭到拒絕,不過也遇到為他打抱不平的護理師,以及專業醫師說明如有其他的狀況,可以到大醫院進一步檢查的建議;〈在他們學會愛我們的方式之前,我們更要好好愛自己〉記錄阿豪被家人得知感染愛滋後,小至碗筷,大至衛浴的生活區域都區分開來,但是在阿豪的個案管理師替家人解惑,說明HIV的感染途徑須經由體液、血液的交換,口水、汗水等排泄物並不會造成感染,逐漸了解與接受的過程;〈愛滋感染求職過程〉的作者邵子,因吸毒感染而服役,出獄後的他在投入電子工廠的工作,卻因為組長對於HIV的知識不足而導致未知的恐懼,使心理脆弱的邵子不但失去了工作,更走上了回頭路⋯⋯

      對於一般觀眾,更多的則是在討論為何如此安排。因為呈現形式並非直覺所能理解,需要對劇場的展演形式有先備知識,對於第一次觀賞劇場的大眾可能不太容易明白戲劇的安排及含意,陳威圻說:「這不是一個很好懂的戲,所以我們必須不停向他們解釋。」但導演希望大家心領神會,自行詮釋在劇中想得到的答案,這也是《Rx: still life》以實驗劇場呈現的原因。因應這次觀眾的反饋,《感染誌》計畫未來若還有劇場的計畫,將會用直白易懂的方式,讓每個人都能更輕易觸碰這塊議題。

      照片

      ↑ 為能進入劇中角色情境而進行「讀劇」活動。照片提供/感染誌

      照片

      ↑ 進行《Rx: still life》實驗劇場的正式排練。照片提供/感染誌

      照片

      ↑《Rx: still life》實驗劇場正式演出的獨白橋段。照片提供/感染誌

      照片

      ↑《Rx: still life》實驗劇場正式演出的情境氣氛,以HIV感染者的內心世界出發作為開場。照片提供/感染誌

      說/不說都沒關係 期盼打造自在環境

      《感染誌》自2019起,藉由遊行宣傳「U=U」,意即偵測不到病毒,等於不具傳染力,感染者需穩定地服藥與定期檢測體內的病毒量,以維持偵測不到病毒量的狀態。衛福部也在2021年修正「危險性行為之範圍標準」,透過行政命令認定U=U的HIV感染者,不具感染愛滋重大風險。雖然大部分民眾聽完講解後都給予了正向的回饋及支持,但二到三成的人依舊將HIV歸因在性向之中,他們不在乎HIV感染者是否具有傳染力,陳威圻認為,這些少數人擔心的並不是對疾病的恐懼,而是某種對同志的歧視,HIV疾病只是疾病,它不屬於任何特定群體。除此之外,在伴侶及家庭關係上,也是HIV感染者需要處理的議題,「愛滋是一個你越接近他,你就會越害怕的病。」陳威圻說,從班上的同學,變成家人關係的距離,常使人卻步,「但這個時代的HIV感染者,和一般人是沒有區別的」,只要穩定服藥以及治療,HIV感染者也只是再普通不過的平凡人。

      《感染誌》也會至社區中,透過遊戲攤位,邀請民眾共同編織世界愛滋大會預計在2024年7月,展出於慕尼黑的的框織作品。過程中以一對一的形式向民眾宣導HIV感染者生活中會面臨的問題,又或者如何與他們相處。「新一代的爸媽們,其實是很樂意去跟小孩談這件事。」陳威圻說,許多的媽媽帶小孩來到攤位,希望他能分享有關HIV的大小事,「印象很深刻,有媽媽見我不知如何跟小朋友解釋,就叫我不要緊張,說回家後會再跟他講一次。」看到許多人以積極的態度,向下一代傳遞正確的知識,陳威圻認為這對未來會是一個正向的發展。

      陳威圻希望未來HIV感染者可以自在的選擇,要不要向別人提及自己的身分,「因為我不覺得有秘密是什麼壞事。」他說:「希望他們可以認知到,我現在說出來是沒問題的,或者是我現在不說,但是我其實不會太討厭我自己。」隨著醫療及資訊的進步,希望大眾能卸下對HIV感染者既有的框架,讓他們能在自在及舒適的狀態下,說出自己的故事。

      採訪側記:

      受訪者以平淡的語氣訴說自身過往經歷,卻能從不經意透出的悲傷,看到他心中因此留下的疤痕,那些在我生活中不曾多加思索過的小事,都是愛滋感染者日日夜夜須要去承受的痛苦。十分佩服受訪者勇於出面,以各種形式消除愛滋汙名,使大眾更了解愛滋感染者,希望整個社會氛圍以及對愛滋的迷思,能夠在他們一次次的行動中,獲得解放。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