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留下來的人⟫ 寫出偏鄉長者的生命與需求

2024/07/26 21:00
12,912次瀏覽 ・ 8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記者楊采頻/台北市報導】高齡化社會的到來為台灣帶來諸多挑戰,其中高齡者的照護議題更是備受關注。《留下來的人: 偏鄉高齡者的生命記事》作者康舒雅以家鄉台西村作為書寫對象,以田野調查的方式深入台西村,用文字紀錄與村民們的生命記事以及年老後的他們所面對的挑戰,寫出高齡者們如被病痛纏身及身體機能衰,移動能力受限而從原有的社交中脫落,造成內心的孤獨變化;與外籍看護的生活摩擦,或是被子女送至養老院的內心擔憂及恐懼等問題。以年輕世代的身分深入高齡者的生活,帶領讀者思考對高齡者而言什麼樣的選擇才是最適當的,希望能創造出更友善的社會環境,不只是物質層面也包含了精神層面,以及居家環境、健康照護等管理,給予高齡者更全面的支持,為他們的老年生活增加更多色彩。

照片

↑作者康舒雅與她的新書《留下來的人 偏鄉高齡者的生命記事》。攝影/楊采頻

康舒雅生於1994年,老家位於彰化台西村,在五歲前隨祖父母在老家生活;五歲後便搬回台北居住。原先就讀財金系的她因大學時期參與社團活動以及旁聽其他系所的課程,結識到一群熱衷社會運動的朋友,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也漸漸發現自己對於城市空間發展規劃與社會、與人的關係非常有興趣,因而報考了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由於台塑六輕於雲林麥寮鄉開發六輕離島工業區,造成鄰近的台西村產生了嚴重的空污,更導致人體健康風險提升。緊接著台西村又接連捲入大城鄉工業、國光石化地等計畫而引發全國關注,民間更發起反國光石化環境運動並取得勝利,各界關心環境議題的人士漸漸將目光看向這個邊陲小村,讓台西村漸漸登上各大媒體版面,關注社會議題的康舒雅因看見許多對台西村的報導,開始關注自身家鄉的環境議題,思考是什麼原因導致自己的家鄉被描寫的如此負面。

進入城鄉所的她以台西村為主題開始進行研究,但卻發現比起工業污染所造成的環境議題,當地存在著更加明顯的高齡化問題,因此她轉換了研究方向,看見當地的產業、經濟等等與高齡化有著密切關係,因此她開始進行田野調查,並為此撰寫了論文《以身立地:彰化縣台西村高齡者人地關係的形構與轉化》,並在這之後進行改寫,出版了《留下來的人:偏鄉高齡者的生命紀事》。

重回家鄉 看見當地高齡化問題

作者康舒雅生於1994年,幼時曾短暫隨祖父母在老家彰化台西村生活,五歲後便搬到台北定居。由於長年在台北生活,僅會在寒暑假偶爾返鄉,關於老家的記憶也漸漸平淡,直到她高中時再度在電視新聞上看見老家的身影。台西村最為人知的影像記錄是由在台西村土生土長的攝影師許震唐與記者鐘聖雄合作的《南風》攝影集,透過攝影作品讓社會看見在重化工業開發所引起的環境污染以及人體健康風險議題,更因此讓台西村被冠上了「癌症村」的名號,這些都是康舒雅不曾發現的家鄉另一面。

見自己的家鄉在各式新聞報導中,被描述成一個負面的悲情村莊,讓康舒雅重拾對家鄉的關切,起心動念重回老家,重新認識家鄉台西村的土地,並希望能以台西村為主題在城鄉所深入發展製作成論文。就讀城鄉所的期間,康舒雅本保持著對社會運動的關心重返台西村,想針對當地環境議題進行研究。然而,直到她實際與村民交談後才發覺,媒體大肆報導的台西村工業污染問題並不是當地村民平時會持續關注的事件,同時她也發現由於青壯年人口大量外移,導致台西村的居民幾乎都是七十幾歲的長者為為主,而老年人在經濟、健康⋯等各方面都處於相對落後的位置。比起檯面上媒體的各式報導,康舒雅認為台西村的高齡化現象才是首要問題。

某次返鄉傍晚,康舒雅在三合院埕中看見阿嬤正將晾曬在地上的玉米拾起,她卻發現,看似簡單的動作,阿嬤卻得花費比她多幾倍的時間跟力氣完成,這在她內心泛起了一片漣漪。這是她首次感受到時間分別對於高齡者與年輕人的差異竟如此之大,深刻的內心觸動加上先前對於當地高齡化的反思,讓康舒雅最終將主題改為偏鄉高齡的議題進行深入研究。

深入村莊 打開當地高齡者家門

康舒雅以台西村高齡者做為研究對象,開始仔細了解高齡者們的童年、青年時期的過往經歷,思考高齡者的早年的生命過程與他們現在的生活之間是否有影響,以及他們該如何調適變化的過程。於是康舒雅從自己的祖父母開始,參與他們的生活、聽他們細說往事,緊接著由阿嬤帶領,走遍台西村,一戶一戶敲響台西村民們的家門。

在田野調查的過程中,語言對康舒雅來說是一大挑戰。因長年在都市生活,幼時曾經向阿公阿嬤學習的台語也漸漸被淡忘。台西村位於沿海一帶,當地的村民日常不只是用台語,更有一套獨特的腔調以及當地特有的俚語和用法。最初康舒雅在記人名上就遇到很大的困難,由於台西村的村民們名字念起來非常相似,例如雀仔、米仔、寬仔⋯等,靠聽台語有時候她也不確定正確的中文字與讀音,在人名辨識上便花了許多心力。「我常常會跟不上他們的節奏」,當遇到一群婆婆聚在一起聊天時,飛快的語速讓她時常跟不上她們談話,便只能先以錄音做紀錄,回去再好好研究。

過程中康舒雅發覺其實很多台語用詞、特別的俚語等等,甚至可能連自己的長輩們都不太會說。起初為了克服語言交流上的挫折,她總是會先以錄音的方式做紀錄,回去後若有聽不懂的地方,再一一找其他的長輩們替她解答。「很遺憾沒辦法把所有原始的台語文資料都放進書裡,其實那些都很珍貴。」許多錄音資料都因為無法被好好翻譯出最初所要表達的意思,最後只好作廢,讓康舒雅感到非常惋惜,這些文字似乎在這群高齡者之後的世代中逐漸被遺忘了。

勞動的另一面

在研究的過程中,康舒雅發覺對於台西村的高齡者們來說,「勞動」不只是他們維持日常開銷的生活重心,更是自我生命價值的體現。不只如此,勞動也串起了村民們之間的關係與連結,許多台西村民在年輕時都會為了生計而到外地打工,除了在打工生活中結識許多外地人,與同村的村民們也會在一同前往外地的路程中變得更為熟識。移動與勞動不只是為了生計,更是建立情誼的關鍵,對這群高齡者而言,別具意義。

「我才毋是閒人!規工攏咧捙拚!」(我才不是閒人!整天都在打拼!第九章)康舒雅的阿嬤雀仔即使已高齡83歲,仍努力用各式勞動工作來填滿自己的生活,整日忙於田務、替工廠織補漁網等雜工,一刻也閒不下來。即使結束忙碌的一天後雀仔總是滿身酸痛疲憊,甚至熬出職業病,被兒孫們勸阻要她好好休息,她仍不顧兒孫的意見。從事補織工作的價值對於雀仔而言已經不在於微博的金錢收益,而是自己的價值體現、證明自己就算年老也仍然具有生產力,從中得到付出與收穫的滿足與成就感。

直到2020年的夏天,雀仔忙著替回鄉的女兒打包蔬菜食物,不慎與小女兒在曬穀場對撞後倒地,送醫後開啟了漫長的療養,也迫使她不得不放下一切的田務與織補雜工。受了傷之後的雀仔,起初幾個月的日常起居都需要旁人協助,也無法出門;苦於活動不便,雀仔本來忙碌而充實的日子有如被掏空,只能整日躺在椅子上,連帶食慾和精神也逐漸萎靡。雀仔而言,投入勞動的身體條件越來越嚴苛,每每努力去一趟菜園回來,腿骨就痠痛不止。她常常一邊推著藥膏、一邊哀哀抱怨著:「做死,這跤腿是按怎、我無路用矣。」(累死,這雙腳是怎麼了,我沒用了。第九章)隨著身體機能的衰退,雀仔到內心也開始產生變化,無法像往常一樣進行勞動的生活,讓雀仔開始覺得自己開始變成「無路用」的「閒人」。

勞動即生活,對於打拼了大半輩子的高齡者們而言勞動便是畢生價值的證明,康舒雅在書中寫出了傳統農村中「作穡人」因衰老而成為「閒人」的身心變化,讓人看見勞動對於這群高齡者而言的深層意義。台西村民的子女們不乏希望能帶著父母一同搬到都市生活,不過對於這群老農而言他們更希望能留在台西村。除了不想到都市成為子女的負擔、花時間重新適應環境生活,留下來,繼續照料自己的田地菜園、看顧祖厝,才能延續體現他們深刻在骨子裡的勞動精神;留下來,繼續走遍村莊串門子,才能與熟悉的面孔一同安老、相互扶持。

照護者與被照護者之間

隨著高齡者年紀的增長,身體機能的退化不時伴隨著病痛襲來。許多前往都市發展的子女因不放心家鄉的父母,便會選擇聘僱外籍看護到家中幫忙照料長輩的生活。在台西村停留的時間中,康舒雅發現了外籍看護與高齡者之間看不見的隔閡與障礙。

村裡的一位阿嬤「米仔」,因子女不放心她與失智的丈夫兩人獨自待在老家,聘僱了印尼外籍看護「米娜」。起初米娜的到來頗受米仔的歡迎,但不會說中文、台語的米娜與重聽的米仔,常常難以溝通,經過幾年的時間兩人之間的關係每況愈下,隔閡越來越深。「伊越食越大箍!」、「覕佇房間,根本無做啥物代誌。」(她越吃越胖!躲在房間根本沒做什麼事情。第十二章)平時沒有聊天對象的米仔常在康舒雅到她家拜訪時,向她發洩心中的怒氣與憋屈,認為米娜不夠仔細周到。

相較有人能訴苦的米仔而言,來自印尼的米娜在台西村並沒有任何能聊天陪伴的對象,除此之外,為了好好照顧家中兩老,米娜除非有要事,否則也甚少出門。在地處偏遠、交通不便的台西村,公車便是最主要的移動方式,又碰上疫情期間班次縮減,要到鄰近城鎮採買日用品相當困難,更別提偶爾想念家鄉味時無法輕易買到;也沒什麼機會能夠外出休閒逛街,台西村內有聘請看護的家戶之間相隔較遠,難以與其他外籍看護一同相處、交流,導致他們常處於較為孤立的處境之中。

外籍看護不只是負責照顧高齡者,更是與他們共同生活的「室友」,康舒雅認為在高齡照護日趨重要的台灣社會中,或許無法依照個案不同一一提出解決方案,但是能在共同的問題方面提供更多的支持與資源。例如在溝通不良方面能提供外籍看護即時的諮詢專線、外籍看護的基礎語言訓練等方法,透過集體的照護輔助穿針引線,減少看護與被看護者之間的摩擦與壓力負擔。

期盼老有所養的全面到來

我們常常聽到有些人會說「照顧老人就像在照顧小孩」,而康舒雅在書中希望能打破這個說法。從自身出發,在與家中祖父母、高齡長輩們互動、相處時,可以把他們當作一般人一樣對待,不只是只有「高齡者」這個身分標籤,從觀察開始做起,了解他們的生活作息與習慣,從旁在他們真正需要幫助的地方提供協助,真正認識這個人,才能更貼近他們的生活,透過台西村的故事提供認為年輕子女的讀者們,在面對高齡的長輩們該如何更好的應對、尊重他們的各種選擇。

康舒雅在書中也指出「集體性的社區照護」應當是台灣在高齡化社會中的重點面向。期待在公共政策中,能夠集體提供社區安老的協助,不只是物質方面與健康照護的提供,也包含高齡者的精神層面的需求;在基礎設施、公共制度等方面減少高齡者的參與障礙,建構出真正「老有所養」的高齡友善環境,讓他們在家庭以外也有其他的支撐與維護,除大幅減少家庭的負擔,同時能為老年生活增添更多可能性 。

採訪側記:

經過本次的採訪除了讓我自己想起自己的祖父母意外,對於高齡化問題中,老一輩的世代該如何安身立命、如何在關於長照安養等議題有了更深的思考,也針對偏鄉地區的高齡照護,更需要社區關係交通網絡與醫療服務雙管齊下才能提供更全面的因應。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