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不要再餵貓了!」動保食堂 你所不知的在地力量

2024/07/18 09:17
32,940次瀏覽 ・ 118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4
檢舉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subtitles off, selected

      os1:

      陣陣咖啡香傳出

      轉頭一隻喵星人

      佔據收銀台

      貓咪的可愛模樣

      俘獲不少顧客的心

      店主Tommy跟尹訢

      救援街貓近十年

      他們原本是普通上班族

      2020年決定離職

      開一間貓咪中途咖啡廳

      這間浪貓的中途之家

      背後更潛藏

      一群貓咪志工的友善力量

      sb1:

      有一個更大的場所

      可以安置收容這些

      需要找家的貓咪

      那後來又是自己的事業

      我可以全心投入

      做這件

      我們想要做的事情

      那我們就後來

      就討論說那不然

      我們開中途咖啡廳好了

      os2:

      原本流浪街頭的貓咪

      能被收編入店

      全靠一群熱心的在地志工

      有的負責餵食

      有的抓紮

      有的遇到傷病貓

      專門緊急救援

      二十位在地貓友

      透過Line群組串聯

      隨時出動

      sb2:

      因為餵食而結識不同的志工

      那我們大概知道說

      這個範圍內有多少的貓咪

      那有一些貓咪是沒有結紮的

      那我們就會請

      有經驗的志工去協助抓紮

      適合送養的貓咪

      那我們就各自分工

      志工裡面可能有一些人他會

      他就會專門在某一個部分

      大部分的人不見得很多時間做

      所以每個人可能都是

      做一些些 一些些

      這就是我們在

      有這一群人的好處

      os3:

      這套流程叫做

      臺北街貓友善照護行動方案

      用食物引誘貓咪 進行捕捉

      送到動物醫院結紮 剪耳標記

      注射疫苗後

      再返回社區

      2020年 動平會透過這個方案

      推出午夜動保食堂

      這些貓屋據點

      就由在地志工群 一起打理

      sb3:

      抓紮第一件事

      最重要的事 其實是先跟人打好招呼

      有一些貓他可能比較親

      某一些愛爸愛媽

      那所以

      如果有機會

      跟這些愛爸媽媽溝通

      讓他來現場

      這只貓出現幾率比較高

      那籠子的話其實有好幾種

      比較大型的籠子

      或比較小一點的籠子

      那或者是說還有

      落罩式的籠子

      或者是最近

      我們有嘗試用網子去抓

      因為有的貓咪

      牠是不會主動進籠的

      然後或者是

      有一些貓咪牠不是那麼餓

      因為一直有人在喂

      os4:

      經過熱心志工們的努力

      貓屋不只為街貓提供一個

      臨時避風港

      有效控制浪貓數量

      更串起地方居民的情感連結

      sb4:

      一個是我們那時候餵養的貓咪

      牠走失了

      每天晚上 你在某一個時間裡

      例如說十點左右 你就

      如果你想出去找

      你就會看到我們其他的志工朋友

      也在外面

      已經在找了

      我覺得那時候是很溫暖的

      然後再加上有一些

      可能有一些其他人

      也會來問

      就是一些 不是志工

      但是其他人 他會問說

      最近好像什麼貓沒有看到

      os5:

      不過有些民眾

      對貓屋計畫瞭解不多

      有些則認為

      捕捉 絕育 釋放的流程

      效果不彰

      在一開始接手貓屋時

      志工們也曾遭遇不少

      反對的聲音

      sb5:

      我自己最常聽到一句話就是

      這麼愛養

      可不可以帶回家

      或者就是 不要再餵了

      你這樣子會讓我們很困擾

      就是第一個抓紮之後

      這些貓咪它沒有生育能力

      那貓口其實會下降的很快

      我們都會 把這些東西餵完之後

      我們會收乾淨

      而且其實牠有東西吃之後

      牠才不會去翻垃圾

      os6:

      根據統計

      區域內至今共四十隻貓

      受到幫助

      隨著貓屋計畫告一段落

      社區貓口明顯減少

      儘管有些人

      對絕育放回的做法 是否正確

      仍有存疑

      不過志工們所在區域

      貓屋的施行成效

      已足以作為成功案例的證明

      公民記者楊詠婷 臺北報導

      台北市大安區


      你可能也會喜歡

      ▶︎ 03:18
      ▶︎ 01:56
      ▶︎ 01:08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