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地用手機養鵝 降低禽流感風險
【記者周品瑜、李洺賢/雲林縣報導】雲林縣的向天歌創新農業負責人蔡英地,在回鄉養鵝後因為頻頻碰上禽流感爆發的問題,讓他決定研發「手機養鵝系統」,透過減少人與鵝隻的接觸,降低交叉感染的風險。雖然在開發初期還是曾遇到多次禽流感,但蔡英地並沒有放棄,反而不斷嘗試並改正,成功降地禽流感的發生率。
↑蔡英地介紹「影像追蹤健康預警」系統,透過影像來觀察鵝隻的健康狀況,能夠減少人員出入鵝舍的頻率,降低禽流感發生率。攝影/周品瑜
雲林縣四湖鄉是台灣最大的水禽產地,而蔡英地的父親在四湖鄉飼養肉鵝多年,蔡英地笑著說:「我們家四個小孩都是靠鵝養大的」。蔡英地在國中畢業後,因為成績不錯,就在鄉親的期盼下,到台北參加高中聯考。他先是考上了成功高中,大學則是就讀中興大學法商學院(今臺北大學)會計學系,大學畢業後也考上了政治大學會計研究所。在取得碩士學位後,蔡英地考取了會計師執照,並進入會計師事務所擔任會計師,而後在上市公司任職。
四十歲時,蔡英地面臨到了「中年危機」,想要在退休前多嘗試一點不同的事,他開始思考人生的下一步該怎麼規劃。他先是去了寧波兩年,擔任台商公司的財務長。四十二歲那年,因為禽流感的大爆發,加上父母親年紀越來越大,他想要有個可以在家鄉就業,同時能照顧家中長輩的工作,由於蔡英地從小就曾幫忙父親照顧鵝隻,對養鵝產業十分熟悉;也對養大自己與兄弟姊妹的養鵝場抱有懷舊情感,於是他決定離開金融業,回到雲林接手父親的養鵝場。
開發手機養鵝系統的契機
蔡英地在剛接手養鵝場的頭兩、三年,頻頻爆發禽流感,為了添購設備、改建鵝場等,投入的資金非常多,也花了很大的心力在上面,但成功將養鵝場經營完善的機率仍是未知數,讓他心裡壓力十分龐大。原本蔡英地的父親是採用傳統養鵝方式,鵝舍是開放式的,餵食飼料時也需要人工親自進到鵝舍裡面,在還沒有找到更合適的模式以前,蔡英地認為,是一段很辛苦且充滿挑戰的日子。
不過,蔡英地並沒有就此放棄,反而很正向地嘗試了各種方法來防堵禽流感,「我們好像很單純在面對這件事情,遇到問題了就再去想辦法修正解決,至少讓問題不是因為同一個原因發生的」。起初,蔡英地也想過是否要使用投放增加鵝隻抵抗力的藥物等作法,不過因為效果不彰,讓他決定從禽流感的傳播途徑下手。
禽流感是一種冠狀病毒引起的疾病,但目前台灣法規禁止禽類施打疫苗,因此,唯一的解決方法只有隔離。傳統的鵝舍屬於開放式空間,然而,天上自由自在、飛來飛去的鳥類,就成了禽流感的傳播途徑之一。於是,蔡英地先是蓋了室內的養鵝場,防止野外的禽鳥入侵,感染鵝隻。
然而,野外的感染源沒有了,但鵝舍內還是時不時爆發禽流感災情。後來,蔡英地發現,頻繁進出的「人」才是病毒散播的主要來源,人在進入鵝舍飼育鵝隻時,身上很有可能附著病毒,進而感染鵝群。因此,蔡英地決定將所有的養鵝步驟自動化,他結合了之前在上市公司中,和資訊部門合作的經驗,開發出「手機養鵝系統」。
↑封閉式室內鵝舍。照片提供/向天歌創新農業
↑鵝舍內飼養的鵝隻。照片提供/向天歌創新農業
使用手機養鵝系統初期遇到的困難
「人不用進去,就可以在外面把所有事情做完」蔡英地說,使用手機養鵝系統後,只要透過手機的遙控,就能將鵝舍內的所有參數都設定好。為了避免人員的出入造成交叉感染,蔡英地在他的鵝舍內設置了全自動化的飼育系統,除了有送飼料與送水的管道,來維持鵝隻的生理需求;他也裝設了水簾和風扇,來維持鵝舍的溫度在適合鵝隻生存的26到28度之間。此外,蔡英地更設置了「影像追蹤健康預警」,由於鵝是一種喜歡玩水的禽類,但牠們並不會長時間待在水中。透過影像精準追蹤每一隻鵝待在水裡的時間,不用人員進到鵝舍內一隻隻確認,就能夠推算出鵝隻的健康是否出狀況。
然而,在開發手機養鵝系統的過程中,蔡英地並不是一帆風順,最棘手的禽流感還是在頭一兩年時爆發了許多次。有次,蔡英地打算將身體狀況較不健康的雛鵝給淘汰掉,但蔡英地的父親覺得可惜、捨不得,就將這幾隻雛鵝養在附近的豬舍中;後來,這幾隻雛鵝屠宰掉的一週後,蔡英地的父親又將家中養不下的鵝,帶到豬舍裡眷養。養了七八週後,蔡英地的父親覺得這群鵝養的蠻漂亮的,提議要將這群鵝送回鵝舍,蔡英地也決定這麼做。
沒想到,因為豬舍殘留了禽流感病毒,進而感染了要送回鵝舍的鵝群,導致鵝舍內爆發禽流感,反而花費了非常多心力在收尾。從此,蔡英地藉由嚴格地管理鵝舍的出入,若有不健康的雛鵝就馬上淘汰掉,不讓情感因素攪和,有效避免鵝隻感染病毒,降低禽流感的發生率。
↑蔡英地操作手機養鵝系統。攝影/周品瑜
與老農、青農合作 堅固地方產業
在投入養鵝產業時,蔡英地也運用過去擔任會計師的經驗,用經營公司的眼光,來看整個養鵝場。起初,蔡英地是將屠宰後的鵝肉交給代工廠去做加工,但久而久之發現這樣成本太高,於是決定成立食品廠,並創辦自身的鵝肉品牌;除此之外,他也將太陽能板設置在鵝舍的屋頂上種電。透過三面不同的營收來源─穩定的太陽能、能快速成長的養鵝,以及附加價值高的鵝肉品牌,讓向天歌的智慧農業優勢能夠發揮出來。
「我們回鄉養鵝的目的是什麼?就是希望打造一個地方產業」,除了推廣自身品牌,蔡英地也積極發展「農業技術合作」方案,他透過與退休的畜牧業者合作,老農負責提供場地給蔡英地,由蔡英地將閒置的場域活化,不僅在屋頂架設太陽板,養殖的部分也都由蔡英地接手。蔡英地說:「一方面老農也退休了,產業本來就要人照顧,那他就給我們做,因為我們給他都是固定的金額,所以他的收益更高更穩定」,透過雙向的合作,使原本沒有人接手的鵝舍又復活了起來。
「我們希望地方有個產業,年輕人不用出去外縣市打拼,就可以在地方上安身立命」。除了與老農合作外,蔡英地也積極輔導像他一樣返鄉養鵝的青農。他不僅開放青農來當他的員工,學習養殖技術,嘗試這樣較新穎的封閉式室內養殖;更盼望青農在學成之後,可以自行租地來養鵝,或是試著與老農合作,讓雲林的養鵝產業,能夠持續地發展下去。
與環境共好的循環養鵝場
「所有畜牧業最大的問題就是大便」蔡英地斬釘截鐵地說。在蔡英地的鵝舍旁有著一片的田地,上面種植著玉米和牧草,專門給鵝群當作飼料。由於政府規定養殖的數量在一萬隻以上才需要蓋廢水系統,而蔡英地養殖的數量並沒有超過一萬隻,所以當初並沒有特別去蓋廢水系統。有一天,蔡英地的父親不小心將要排出去的糞便和廢水給堵住了,而堵住的糞便和廢水,剛好流進了田裏面;三個月後,蔡英地發現當時有被廢水溢流到的玉米長得特別漂亮,於是他決定用養殖的糞便和廢水,拿來澆灌旁邊的農田,發展所謂的「循環農業」。
循環農業是指將農業廢棄物,如稻穀的殼或糞便等,轉化為可再利用的物質。「我們這個世代已經開始在乎跟環境之間的關係了」,蔡英地說,雖然循環農業有它的麻煩之處,但他秉持著不要對土地造成傷害的想法,定期抽驗農田的土壤和周邊的水質,並觀察是否造成太大的影響。而循環農業不僅沒有造成土地的汙染,也成功使農地復育了起來。
「向天歌這三個字不僅代表了詠鵝詩,更有著向天空歌唱的意思」蔡英地說,他所希望做的,就是向大地揮灑自己對農業的熱情。他盼望自己可以發展出與環境共好,同時又有競爭力的農業,在科技與環保理念的相輔相成下,讓地方產業能夠永續經營下去。
↑用來當作鵝隻飼料的玉米田。照片提供/向天歌創新農業
採訪側記:
蔡英地先生和其團隊都非常親切,從一開始的接洽、採訪過程,以及整理資料畫面等,都幫忙我們非常多。而蔡英地先生對農業很有熱忱,雖然遇到無數次的禽流感,但他仍屢敗屢戰,如今發展出相當有規模的養鵝場與鵝肉品牌。實際從手機畫面看到鵝隻在跑來跑去,也覺得很可愛,是以前從來沒有接觸過的產業。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