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青銀共居開始招生 體驗世代共融生活

文字-A A +A

華岡融媒體記者/黃穎彤報導

  由於戰嬰兒潮及隨著醫療科技日新月異,國人的壽命延長,我國老年人口呈快速成長,占總人口比率亦持續攀升,根據國發會預計將於2025年超過20%邁向超高齡社會,而為善盡大學社會責任,文化大學與陽明老人公寓共同合作,推動學生與長者共居、共學,增進時代共融,至今合作將邁入第八年,為全國目前唯一大專院校推動青銀共居模範學校,未來還會持續擴大推廣,吸引更多學生參與。

  青銀共居最早位於荷蘭代芬特爾的一間銀髮安養機構開始推動,開放六位年輕大學生申請免費入住,條件是每月30小時的友善鄰居服務,包含送餐、陪伴用餐、簡單生活協助與陪伴銀髮族聊天。

  而文化大學也與台北市社會局與陽明老人公寓合作,推出「青銀共居」,提供陽明老人公寓中的4間套房、可供8名文化大學大二以上學生入住,其實申請方式也不難,僅需提供書面審查資料、軍訓室品性調查及北市社會局、陽明老人公寓三方審核,通過者即可入住。

 ▲文大學生青銀共居學生伴長者手做油桐花天燈(圖/劉柏頡提供)

  文化大學生輔組組員劉柏頡表示,文大學生每月只需付3,000元租金,以及20小時服務學習,包含陪長者們打打球做做運動、定期茶聚聊天、教導長者們簡易手作等等,讓公寓內的長者向學生學習到新奇的事物,同時減輕年輕學子在外租賃壓力,讓長者與青年互相交流中,重新學習和不同世代的人相處,增進世代共榮。

  文化大學舉辦青銀共居將邁入第八年,劉柏頡說最令他印象深刻的事情是曾經有位文大國劇系的學生,大二至畢業這段期間皆入住在青銀共居的公寓裡,在入職面試時和面試官提起這份特殊的經歷,隨後竟馬上得到那所公司錄取,這點令劉柏頡非常驚訝,他認為或許現在企業也開始注重世代共榮。

  劉柏頡表示,目前全國大專院校僅文化大學在推動青銀共居生活,雖然此概念仍在發展中,這種模式融合了青年和老年人不同的生活方式,旨在促進跨代間的交流、互助和共生。儘管面臨著管理和協調的挑戰,以及不同年齡層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的衝突,但青銀共居對台灣社會帶來諸多益處。為長者注入新活力、減輕孤獨感,同時減輕社會對高齡者照護的負擔;對年輕人來說,則能夠緩解獨立生活的壓力,建立更豐富的社交網路。通過互助和交流,青年人可以學習到長者的生活智慧,為高齡者提供實際協助,建立互利共生的模式。

  總體來說,青銀共居有助於創造一個包容性、共融性的社區生活,以因應台灣邁向超高齡化社會的挑戰。劉柏頡也歡迎學校大二以上對青銀共居有興趣的同學在5月27日前上學校官網進行報名。

▲文大生輔組組員劉柏頡籲學生若有興趣同學踴躍報名(圖/黃穎彤攝)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07.05.22

文化一周

加入時間: 2007.05.22
747則報導
380則影音
34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文大青銀共居開始招生 體驗世代共融生活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8,880篇報導,共12,903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8,880篇報導

12,903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