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原住民族的困境與挑戰—如何看待升學制度

文字-A A +A

1986年,一位鄒族青年湯英伸因休學而北上工作,卻踏入騙局,被扣留身分證和薪資,每天強制工作十七個小時,想辭職也談判無果,一次酒後發生爭執,湯英伸殺害了老闆夫妻和女兒。此社會事件影發全國譁然,而在湯英伸被判處死刑後,社會也重新開始審視原住民族的權益保障。
即便如此,現在原住民族在融入社會上仍然會面臨諸多問題,從文化適應的方面而言,原住民在就學期間需要在原鄉文化和漢人文化間做出取捨和平衡,一方面需要背負著傳承文化的責任,同時也須要努力讓自己適應漢人的習俗和傳統。而許多原住民族日漸疏離自己的族群文化,更甚者還可能對自身文化感到自卑、排斥,產生混淆等問題。
政治方面而言,政府制定政策保障原住民權益的同時也可能限縮了他們發展的機會,像是其所提供的就業輔導多半為藍領階級為導向,使原住民族易陷入惡性循環。同時,政府在制定政策時多以主流文化的漢人視角出發,鮮少站在原住民的立場思考,加深了原漢之間的權力不對等。
教育、工作、經濟方面,由於偏鄉地區的原住民族在資源上不及都市,其競爭力和經濟水平也會和都市有所落差,而此一落差將會進一步導致原住民族產生自卑感,影響學業表現,如升學率低、輟學率高,難進入高等教育,因此,原住民族多從事風險較高的勞力工作,所得不高、發展潛能低,促使橫向職業流動頻繁,但難以向上流動,經濟水準也會相對低下,此外,原住民族接受職業安全教育訓練的比例不高,遭遇職災時,雇主的態度也較消極、負面,甚至因工殤、失業陷入健康和貧窮問題。再者,主流社會的消費方式滲入原住民族原有的部落消費觀,使得支出大量提升,龐大的經濟壓力下必須不斷尋找工作機會,而無法享有較高品質的教育,形成惡性循環。
近年來最飽受爭議的,便是社會對原住民族的歧視和不友善,這些刻板印象多半源自於對族群的不理解,以及媒體的過度渲染,甚至是政策優待所衍生出的污名化。從小就在原住民部落生活長大,現為教師的ipay透漏,小時候讀書時,老師會因其原住民的身分而不讓他得到應得的獎項。現就讀大學的sawa也提到自己在進入大學後曾面對到一些同學對於加分制度的質疑。類似矛盾在社會上層出不窮,加上前述資源的不平等使得推行相關政策更為困難。sawa分享,在國小學習本土語課程時,因為想學習族語的學生人數不足使得自己在族語尚未熟練時就被迫去學習客家語。退一步而言,即便今天政府提供資源嘗試讓原漢族群有個學習溝通的環境,也可能面對諸多困難。ipay表示,在任教期間政府要求教師需要參與原住民文化的研習,遭受許多漢人教師的不滿,認為這項規定會加重教師負擔,卻忽略了原住民族為了融入現今教育體制,需要花費更為大量的時間才得以適應。
認真細究政府制定政策時的考量,其目的為弭平原住民族在學習上所需要負擔的額外成本,而設立族語認證這樣的標準原先是為了排除過度都市化、忘卻部落文化的原住民族,但由於其難易度不高,導致在此制度下造成族群之間的分化和對立。同時,若以族語認證作為是否能夠獲得優待的標準,其實是政府間接設立了一套評判你夠不夠「原住民」的機制,換句話說,若未通過族語認證,你便會被排除在政府所保障的範圍之外,和當初政府設計此政策的初衷背道而馳。就門檻及其立法目的來看,此制度存在著諸多弊病,也使得許多漢人看待此制度時多半抱持著憤慨、不諒解的態度,但就原住民族的保障而言,此類升學優待確實有其必要性,或許也是現階段唯一的解方。
近年歧視事件頻傳,再度將原漢之間的誤解和對立搬上檯面,期待未來社會能夠增加雙方對話的機會,造就一個更友善的社會。
(文/劉尚語)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20.12.21

尚語

加入時間: 2020.12.21
3則報導
0則影音
0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俄烏戰爭懶人包—歷史分歧下的悲劇

2022-02-27
瀏覽:
18,625
推:
42
回應:
0

延平制服改革 改變歷史也訓練學生民主

2021-05-30
瀏覽:
12,756
推:
104
回應:
0

當代原住民族的困境與挑戰—如何看待升學制度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92,819篇報導,共13,188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92,819篇報導

13,188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