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兒創業 「無餅二愚」成就浪子回頭恩典與美味

文字-A A +A

為了找回失去的親子關係,曾任電子及半導體業資深人資主管的陳正修,毅然在中年及退休前3年,自請離職、離開已服務19 年的公司,跨領域到餐飲業創業,在去(112)年10月疫後不景氣的時刻開設「無餅二愚」小吃店。他以「陪伴兒子創業」做為實際支持的力量,將過去的關係疏離成就"浪子回頭"的美好恩典,並希望以自身的創業經驗,協助教會青少年複製創業開店模式,自立自足,呼應「以生命影響生命」的信念及幫助他人作傳承。

「中年創業,每一步的跨出都不容易。」陳正修說,「無餅二愚」就是靠上帝得勝,憑藉信心,豐盛有餘。店名源於聖經上「五餅二魚」的神蹟故事,而他的「無餅二愚」指的是無(沒有)、餅(資源)、二(兩人)、愚(笨笨),其背後是一段父子"浪子回頭"的生命故事。

陳正修指出,年輕時他忙於工作,忽略了與親子的陪伴關係,致使兒子年少叛逆,國中時就離家近12 年,在外流浪受苦。而他身為父親無力改善彼此關係,一直活在懊惱無力中。直到教會長輩黃贊彥牧師一再提醒:「當父親的心先轉向子女,子女就會轉向父親」,讓他開始反省自己的思維並向兒子表達認錯,慢慢的親子關係有了很大的轉機。

因兒子在外流浪多年,亦無好的學歷可尋找一份安穩工作。得知兒子有意要從事小吃時,他和妻子以陪伴的方式支持兒子在竹東二重創立「無餅二愚」小吃店,做為協助兒子創業及修復父子親情關係的起點。因自己對小吃料理很外行,所以先在新竹市拜師學藝再作產品改良。歷經許多過程的不容易及無數次磨合,慢慢將品質作穩,建立口碑!

陳正修說,刈包( 虎咬豬)、竹筒仔米糕、當歸四神湯及樂樂長甘蔗檸檬汁是店內的美食產品。該店的產品不含味精,四神湯的湯頭由豬大骨熬煮,香醇濃郁;以十多種漢方中藥材燉煮的鵪鶉蛋及肥而不膩的五花肉,佐以當地小農的酸菜,加上花生粉及香菜,淋上特製調味醬,光看就讓人食指大動。而冷凍的瓶裝甘蔗原汁、甘蔗檸檬汁及甘蔗薑汁,更是夏天消暑止渴的健康飲料。

「若沒上帝奇妙的作為,確實難成就!」陳正修認為中年創業確實不易,況且要與家人一起創業,更是不容易的不容易。而他為了彌補過去不稱職的父親角色,以及幫助年輕人創業、為教會青少年尋求未來出路,只能微笑著,咬著牙,繼續堅持走下去!這其中,信仰及家人的陪伴是很大的支撐力量。年輕時他總相信自己的無限可能,但隨著歲月的歷練及發生的點滴,心態重新歸零是很重要的,且需時間不斷的學習及磨鍊,這「歸零」才是真實的見證,而非只是隨口說說。

陳正修表示,他的太太過去也是科學園區的人資主管,因上帝的呼召,轉至新竹靈糧堂擔任愛鄰協會總幹事,主要負責弱勢孩童的課輔及安置,經營得非常有果效。在創業之餘,也一直惦念這些孩子們,深知這些孩子的家庭環境及人際關係都需要長期關懷,並讓他們未來有實質的一技之長,可養活自己,不受世俗環境的影響而誤入歧途。因此,陳正修也希望透過微型創業的方式,讓教會孩子們打工及陪伴。未來有機會,可以複製創業開店模式,獨當一面,站穩根基,自立自足,以呼應「生命故事會影響生命故事」及美好的傳承。

「平凡人也有不平凡的故事!」畢業於新埔工專工業工程科的陳正修認為新埔人、新埔情,在他的生命經歷中,沒有「退休」二字。只要體力許可,熱情依然,就會持續的為夢想奔走,做自己所能做、所該做的事情!「或許不知前面道路為何,我們就是憑信心,一步一步走下去,若是上帝所應允,必會成就!」陳正修說,願我們的服務,也能帶給其他人祝福。

「無餅二愚」賣的不僅是一份小吃,也是一份希望與祝福,更是父子倆"浪子回頭"後所成就的奇妙恩典與美好滋味。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24.01.31

王玉如

加入時間: 2024.01.31
8則報導
0則影音
0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聖約翰科大邀專家分享品質管理與校務研究經驗

2024-06-18
瀏覽:
1,968
推:
21
回應:
0

學子楷模 聖約翰科大8位傑出校友獲表揚

2024-06-07
瀏覽:
1,612
推:
1
回應:
0

聖約翰科大徵才博覽會 上市公司校友企業釋職缺

2024-04-23
瀏覽:
1,316
推:
2
回應:
0

車麗屋董座分享創業歷程 勉學弟妹勇敢做夢

2024-03-25
瀏覽:
1,428
推:
2
回應:
0

淡水地區第一個婦女大學於聖約翰科大成立

2024-03-18
瀏覽:
1,624
推:
5
回應:
0

伴兒創業 「無餅二愚」成就浪子回頭恩典與美味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8,900篇報導,共12,903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8,900篇報導

12,903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