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永恩神父的愛 為身障者打造安身家園onTV

嵌入:
文字-A A +A

【記者古竹恩、張志揚/台北市報導】士林居住家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五十年前一個平靜的早晨,當時來自荷蘭的白永恩神父打開教會大門時,意外地發現了一個殘障的嬰孩。這觸動了他對身心障礙孩子的關懷,於是他留在台灣,建立一個照顧殘障兒童的地方。白神父返回荷蘭募款,以獲得足夠的資金,再次回台創建了屬於台灣孩子的聖安娜之家,為重度身心障礙孩子提供了安身之處。 三十年過後,聖安娜之家成立已久,有些孩子已經長大成人,神父開始思考這些孩子不可能一輩子待在聖安娜之家。於是,白神父透過在國外募款,得到許多國外捐款者的支持,讓他有足夠的資金在士林購置了兩套公寓,成立了「聖露薏絲家」及「德蘭家」。這兩個家園起初是為長大的孩子提供一個像家庭一樣的生活環境。


↑白永恩神父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鐘榕榕在聖安娜之家。攝影/古竹恩

白永恩神父屬於天主教遣使會,他的使命不僅包括傳播福音,也服務弱勢群體。白神父於1951年來台,當時的台灣相較窮困,身心障礙孩童缺乏足夠的資源,於是他決定幫助這群殘障孩童。

白永恩神父於1972年創立了聖安娜之家,這個機構從最早第一位殘障兒童,到現在收容十八人,為來自不同背景的身心障礙孩子提供服務,目前已經累計超過千人受益,他們可能是來自警察局、醫院被人遺棄的嬰兒,或者出生時就帶有身障的孩子。聖安娜之家成為了他們的庇護所和家園。

2001年白神父被診斷患有癌症,他知道自己離開人世的時間不遠,但他的心願卻是希望在台灣各地能有更多的聖安娜之家,以照顧更多的身障兒童。為了感念白神父的貢獻和完成他的心願,教會在2001年成立了「白永恩神父社會福利基金會」,這個組織的成立旨在繼續照顧和支持身心障礙兒童,並延續白神父的使命。最終,白神父於2002年過世,但他的精神和影響力卻持續著,透過基金會,隨後在2005年創立士林居住家園,使白神父的愛心和關懷得以延續。

聖恩娜之家:照顧中重度以上身心障礙者

聖安娜之家成立之初就是為了給這些無依無靠的「中重度孩子」提供一個家。然而,照顧中重度障礙者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工作。障礙者在生活中都需仰賴他人的幫助,所以從日常生活照顧,如飲食、個人衛生、洗浴等都需要耐心和技巧。聖安娜之家也有特別的空間,其中包括多感官室,裡面有各種觸覺刺激材料,如絲綢、毛絨等,讓障礙者可以透過觸覺感受世界,增強感知和身體協調能力。

聖安娜之家提供多元化的活動和課程,他們細心策劃整天的活動行程,包括跳早操、手作、繪畫等。同時,他們鼓勵身心障礙者參與他們感興趣的活動,給予他們自由運用的時間。像是有些人特別喜歡畫畫,有些人則特別喜歡拼圖,聖安娜之家讓他們有機會動手嘗試各種不同的活動,培養他們自己的興趣。

儘管面臨著重重困難,聖安娜之家的服務人員仍然努力地帶動孩子們參與各種活動,並二十四小時關注他們的活動。照顧者對每個孩子的情緒和心理狀態都有深入的了解,會提醒孩子們注意吃飯、刷牙、洗澡等生活習慣,並且會根據每個孩子的個人情況與他們進行溝通和對話,努力提供給孩子最好的支持和照顧。

士林居住家園:提供家庭般的生活環境

士林居住家園的創立與聖安娜之家息息相關。,隨著二十年的時間過去,一些身障者成長為成人,這讓神父開始思考他們是否會一輩子待在中心裡。為了提供這些長大的身障者更貼近一般家庭的生活環境,讓這些身障者也能感受家的溫暖。神父即使資金不足,但他透過世界各地提供的捐款,決定在士林用兩套公寓成立了「聖露薏絲家」及「德蘭家」。這兩個家園最初的目的是為長大的身障者提供一個像家庭一樣的生活環境。

「聖露薏絲家」及「德蘭家」的服務對象主要是那些有一定自主能力的人。他們需要的照顧與聖安娜之家的孩子有所不同,他們擁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因此這兩個家園專注於提供更加個人化的支持,使他們能夠更加獨立生活。這兩個家園也在2005年開始,本會成立「社區家園」服務專案。,正式成為「士林居住家園」,讓孩子們能夠在更融入社區生活,鼓勵他們參與社區活動和志願服務,讓他們在社區中找到工作和貢獻社會。

士林社區家園的服務對象雖然擁有一般的勞動能力,但是在生活中像是煮飯、打掃、看醫生,仍需要專業人員的照顧。由於身障者對於金錢的概念不清楚,因此照顧者需教導他們學習自己工作賺到的薪水如何記帳和管理每個月的收入和支出,以確保金錢的有效運用和生活的財務穩定,像是我們會教導服務對象如何獨自買晚餐,他們對於便當價格和自助餐菜色的價格沒有基本的概念,基金會則提供固定預算,例如150元在預算金額內讓他們自行購買晚餐。照顧者也會跟店員事先做溝通,會巧妙地建議他們控制消費,例如有位服務對象很愛喝飲料,寧可把錢都購買飲料,此時店員會建議他今天只買一瓶,鼓勵明天再來。

平常服務對象非常需要有人傾聽他們的心事和煩惱。許多居住在士林居住家園的孩子也會談戀愛,而照顧者會擔心他們受騙。因此,照顧者會像是朋友一樣詢問他們最近跟誰聊得不錯,邀請他們一起吃個飯來認識。這樣可以避免障礙者容易遭受詐騙的情況,同時也能了解他們最近的心情和內心想法。

照顧服務對象面臨的挑戰與困境

士林居住家園在照顧服務對象時面臨眾多挑戰。一些障礙者甚至連基本的注音符號或數字都不認識,因此需要專人在特定時間提醒他們起床,或者教導他們如何識別時間。這對於自理能力較低的障礙者來說尤其重要,他們需要持續的協助與關注,以確保日常生活的順利進行。此外,有些障礙者渴望擁有自己的房間,因為他們從小到大都是與他人一同生活,但由於現實問題,這個願望難以實現。面對這些挑戰,基金會需要思考如何協助這些障礙者照顧自己,以提高生活自主能力。

另一方面,基金會執行長鐘榕榕希望能提供額外的空間給身心障礙者居住,像是有障礙者提出希望能擁有一個人的房間,透過此種方式以滿足不同需求和生活方式的障礙者。然而,這一努力面臨著許多困難,特別是在尋找合適的房屋時。打了一百多通電話後,基金會仍然遭遇到許多房東的拒絕,因為他們聽到租客是身心障礙者就馬上否定。這反映了社會大眾對身心障礙者的觀念和偏見,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包容。

在士林居住家園中,同住者可能因生活習慣的不同而帶來一些挑戰。例如,有些服務對象半夜睡不著,可能會開始在房間裡來回走動或打開衣櫃,這可能會干擾到其他人的休息。因此,需要專業人員進行溝通和協助,以解決這些問題,確保整個居住環境的和諧。然而,鐘榕榕也坦言,他們每天都面臨著不同的挑戰和問題,必須持續努力才能解決這些問題。鐘榕榕也指出,現在要找專業的照護人員變得越來越困難。她希望有更多人願意投入並參與照顧這群需要幫助的障礙者。

鐘榕榕女士:盼望身心障礙者融入社會

鐘榕榕指出,士林居住家園相對於其他居住家園來說,已經非常幸運,因為我們很早就在士林提供障礙者的服務。當時這裡的居民稀少,因此鄰居都習慣了每天都會見到這群服務對象,無論是在便利商店、公車站還是街上,大家都不會感到奇怪。發現服務對象到困難時,也會馬上伸出援手。

鐘榕榕強調只有我們願意走出去,讓更多人了解這群身心障礙者,才能夠在社會上引發更多對他們的理解和包容。她呼籲大眾將身心障礙者視為社會的一份子,給予他們應有的尊重和關愛。她期待未來基金會能夠發展出因人而異的照顧方式,以滿足每個人的個別需求,讓每位身心障礙者都能夠得到適切的支持和照顧。同時,她也積極倡導身心障礙者擁有居住自由權在服務對象有困難時,提供適當的支持,讓他們能夠自主生活,減輕家人的負擔,並享有自由和尊嚴。她期許未來能夠建立一個更加包容和支持的社會環境,讓每個身心障礙者都能夠過上有尊嚴、有品質的生活。

採訪側記:

透過白永恩神父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的介紹,我對這個身心障礙者有更深入的了解。看到她充滿熱情地呼喚身心障礙者的名字並與他們打招呼,真的令人動容。他們不僅是基金會的工作人員,更是身心障礙者的家人,這份真摯的關懷和尊重,讓我深感溫暖。我非常感謝有這樣的組織存在,他們無私地照顧著臺灣的弱勢族群。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

加入時間: 2007.04.03

輔大生命力新聞

加入時間: 2007.04.03
4,187則報導
2,292則影音
713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2:37

田曉雯克服身障打桌球 打進帕運奪牌

2024-06-21
瀏覽:
362
推:
0
回應:
0
3:16

泡泡龍畫家 徐若鈞以繪畫超越病痛

2024-06-19
瀏覽:
2,394
推:
7
回應:
0
2:21

AI生成圖像 幫長者回溯生命故事

2024-06-17
瀏覽:
2,651
推:
6
回應:
0
2:29

王富美浪浪家園 給受虐傷貓狗一個家

2024-06-16
瀏覽:
2,974
推:
0
回應:
0
1:41

吳長綱創建AI影像辨識app 成為視障者的雙眼

2024-06-14
瀏覽:
5,304
推:
8
回應:
0
1:33

現流冊店 台灣文學與獨立音樂的巧妙交集

2024-06-12
瀏覽:
4,173
推:
0
回應:
0
2:58

從她到他 阿塔男孩Deven走出跨性別之路

2024-06-07
瀏覽:
3,540
推:
0
回應:
0
2:11

林芝創造林下經濟 瑪吉姆姆的藥草之路

2024-06-03
瀏覽:
4,588
推:
1
回應:
0
3:17

美人魚兒歌 啟發兒童尊重多元性別

2024-05-31
瀏覽:
3,972
推:
0
回應:
0
1:38

街頭畫家馬渝婷 從台灣畫到澳洲

2024-05-29
瀏覽:
4,266
推:
2
回應:
0

白永恩神父的愛 為身障者打造安身家園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8,880篇報導,共12,903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8,880篇報導

12,903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