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自由國小棒球隊每日訓練揮出孩子自信心

2025/04/09 21:00
74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subtitles off, selected

      【記者劉漢東、張沛紘/台中市和平區報導】自由國小少棒隊即使面臨資金短缺和交通不便等困難,仍堅持不懈練習,球隊中有超過80%的球員是來自原住民社群。教練白偉宏、余孟瑋和校長藍吉恩,幫助這群原住民孩子在棒球路上發光發熱,而學生們也在每天下午四點過後的打擊訓練以及教練的教誨中吸收養分,在球隊的集體生活中培養良好的行為態度與自律精神,並在去年成功奪下棒球巨人盃第三名,孩子們不僅展現了團隊合作精神,還因此變得更加自信。

      ↑臺中市和平區自由國小棒球隊隊員 照片提供/自由國小棒球隊後援會

      自由國小少棒隊位於台中市和平區,創立於2012年7月,當時是由江政文校長帶領第一批球隊,現由藍吉恩校長擔任領隊,教練團由白偉宏與余孟瑋組成,自由國小目前僅有50多名學生,其中原住民球員占絕大多數。

      余孟瑋,畢業於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經營管理學系,會接觸棒球是因為是從小的興趣,在大學時因對棒球的熱愛參加了棒球教練研習,後面遇上同樣熱愛棒球的白偉宏教練,受邀一同成為自由國小棒球隊教練。

      從球員到教練:一段因緣際會的棒球人生

      余孟瑋教練在大學期間,曾短暫參與校內球隊的訓練,當時他原本計畫在暑假期間加入甲二級的棒球隊,但因家人希望他回家鄉高雄工作而中途放棄,儘管如此他對棒球的熱愛並未因此消失。

      大學期間,余孟瑋教練參加了一場棒球教練研習,這場研習不僅改變了他的職涯方向,還讓他結識了影響深遠的夥伴—白偉宏教練。這場研習吸引了百餘名學員參加,需兩人一組進行實作訓練,兩人因同時落單而成為搭檔,自此建立深厚友誼。研習結束後,白偉宏邀請余孟瑋到新社大南國小擔任棒球助理教練。儘管當時余孟瑋因餐飲打工和學業無法全職投入,經過考量,他決定利用每週三和週六的空閒時間協助教學,並兼顧工作與學業。

      在2021年1月白偉宏再度邀請余孟瑋到自由國小擔任棒球教練,這次余孟瑋沒有猶豫,選擇重返球場,不過早期資源匱乏的環境,讓余孟瑋親眼見證了教育的挑戰。余孟瑋回憶,剛開始來的時候,場地的草長得幾乎到膝蓋,紅土也不堪使用,學生更是只有不到40人,但在經過兩位教練反覆與上級爭取資金後,現在的操場已經重新鋪設,孩子們的訓練環境也比以前好很多。

      棒球隊的訓練日常與成長故事

      自由國小平日訓練從放學後開始到六點結束,假日訓練則通常安排在週六全天進行,並盡可能與其他國小進行聯合訓練或友誼賽。教練會根據比賽需求調整訓練內容,而打擊是主要的訓練重點,因為小朋友的打擊技巧較難養成,所以打擊是主要的訓練重點,訓練時透過發球機進行練習,然後教練會個別指導,讓學生發現自己的缺失並調整揮棒角度或出棒時間,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

      而守備訓練相對容易掌握,訓練內容包括內外野守備站位、接球與傳球,並針對當日比賽中的不足進行加強,投球訓練的目標是提升準確度。余孟瑋指出,每日訓練前會進行傳接球練習,讓球員適應不同距離的傳球,投手需在固定距離內準確投球,穩定後再加強球速。

      ↑捕手林泫在場上扮演掌控全局的角色,負責牽制隊友跑壘的傳球能力。/圖片製作 張沛紘

      球隊裡有一位自三年級就加入棒球隊林泫同學,他最初擔任內野手,後來轉為捕手。捕手在場上扮演著掌控全局的角色,因此對林泫的思考能力、反應速度和領導能力都有更高的要求。剛開始時,這對他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因為他需要指導、向隊友提出建議,林泫會害怕影響到朋友間的感情,於是教練會在訓練、比賽前特別跟小朋友說:「場上的事情要放在場上,教練與捕手的指揮,能更讓球隊的大家持續進步。」打了幾場友誼賽後,他逐漸適應了新角色,並展現出捕手應有的冷靜與判斷力特別是在升上六年級後,他變得更加自信,能夠勝任捕手的領導角色。

      從低潮到成長:棒球隊的熱血逆襲與凝聚力

      談到讓余孟瑋印象深刻的比賽,他提到了去年的自由國小棒球隊巨人盃季軍戰,過程中雙方僵持不下,直到最後一個出局數抓到,自由國小以些微優勢贏得比賽,當時孩子們和教練一起衝出場外歡呼,現場充滿激動的情緒。

      比賽後,孩子們對自己的要求越來越高,尤其是高年級球員,開始主動要求增加練習時間,對棒球的熱愛與投入更深,即使在後續比賽中輸球,他們也能從中找到成長方向,專注於自身表現,不斷進步。教練認為,孩子們的凝聚力和認真態度是球隊成績提升的關鍵,而循序漸進的方式則幫助他們在挫敗中學會面對挑戰。

      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打擊的低潮期,面對低潮,耐心的陪伴是關鍵。余孟瑋分享,訓練時他總是嚴格要求,但在場下則以朋友的角色陪伴孩子們。他會帶著小朋友一起觀看職棒比賽,藉此重新激發他們對棒球的熱情,由於孩子們會不好意思在訓練時公開討論自己的球技問題,然而在這種閒暇時間,他們往往更願意主動詢問自己的打擊動作需要改進的地方,余孟瑋則會給予新的姿勢建議,告訴他們可以更頻繁的在放學後使用發球機練習調整,這可以幫助孩子們建立自信。

      棒球隊的未來展望:以耐心與熱情陪伴孩子追夢

      孩子們畢業後的棒球之路,常受到家庭環境和資源不足的影響,有些孩子因擁有極大的家庭壓力無法持續參加棒球隊。余孟瑋回憶起因家庭因素無法繼續打球的章宏恩同學。章宏恩由阿嬤照顧,阿嬤希望孫子能每天回家,假日時也能幫忙家裡的果園工作。余孟瑋說:「這個孩子真的很可惜,他的棒球潛力很好,但因為家庭的需求,無法繼續專注在棒球上。」儘管如此,章宏恩至今仍會回到學校練習,展現他對棒球的熱愛,余孟瑋也表示:「這些孩子即使無法繼續打球,但他們的品行和態度依然非常好,這讓我們感到十分欣慰。」

      而今年六年級七位畢業生中,有六位加入國中棒球隊,一位女生選擇壘球隊。即使是中途加入棒球隊的孩子,也成功銜接到國中的棒球隊。余孟瑋表示,在銜接國中棒球隊的過程中,教練會分發招生簡章,讓孩子根據意願選擇學校,並主動聯繫棒球隊推薦孩子參加考試。他希望透過棒球,讓孩子學會團隊合作與堅持,並獲得家長支持,繼續追夢與前進。

      自由國小棒球隊的教練們希望,透過棒球這項運動,能讓孩子們學會團隊合作與堅持不懈,並且對自己的人生負起責任。余孟瑋說:「希望孩子們的表現能讓家長們看到棒球的價值,並支持他們繼續追夢。」

      採訪側記

      這一次我們開車南下到台中和平區採訪,訓育組組長與余教練非常熱心的接待我們,也親眼看到了熱愛棒球的孩子們,聽完孩子與教練們訴說的故事實在是非常鼓舞人心,相信他們以後一定會在比賽中再次獲得佳績。


      你可能也會喜歡

      ▶︎ 04:12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