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掩埋場轉型山水綠生態公園 打造創能儲能示範場域

2024/03/29 19:00
3,973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subtitles off, selected

      NS:快點過來玩 

      標一:昔日垃圾掩埋場 轉型成生態公園 

      OS 

      週末午後,孩子們開心的在草地上玩耍,這裡是位於南港區舊莊里的山水綠生態公園,你能想像在11年前這裡卻是垃圾掩埋場嗎?曾經山豬窟垃圾掩埋場是台北市第二座的大型衛生掩埋場,在2012年時達成垃圾零掩埋目標,隔年正式轉型為山水綠生態公園。 

      台北市南港區舊莊里里長 張瑞芳bite  

      (台北市)市府也承諾說以後就是,已經掩埋滿了、到頂了,就會讓它做一個生態公園。 

      標二:創能儲能示範場域 打造綠能循環 

      OS  

      掩埋場面積30公頃,其中21公頃經由綠化復育方式已轉變為生態公園,剩下9公頃作為廢棄物的暫置場地,而在去年環保局在山水綠生態公園打造了台北市首座創能儲能的示範場域,展示太陽能、風力發電、氫能燃料電池以及儲能設施、能源管理等等系統。 

      台北市環保局廢棄物掩埋廠廠長 周立安bite  

      在這裡上面有設太陽能板,那旁邊還有一個氫燃料電池,那還有鋰電池,那再接一個風力發電,要做一個示範的場域。 

      標三:落實環保目標 盼城市淨零願景 

      OS  

      創能的來源來自於太陽能發電、氫能燃料電池、以及風力發電,目前太陽能加上風力發電平均每日可發43度電,氫能燃料電池一天最多可發120度電,而儲能系統可以儲存24.9度電,除了達到園區用電自給自足,每個月也省下了100度的電量。 

      NS:小朋友玩樂聲 

      OS  

      很難想像,小朋友們遊玩的地方曾是垃圾掩埋場,透過能源轉型,山水綠生態公園發展綠色創能、儲能,朝淨零願景邁進。

       

      記者林禎倚、陳奕橦 採訪報導 


      你可能也會喜歡

      ▶︎ 02:40

      長者的紙箱

      TKChang
      4,976 0 28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