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與植物對話 園藝治療喚起新生命

2010/12/21 23:20
3,090次瀏覽 ・ 1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記者林湘庭/嘉義報導】

  你聽過音樂治療、藝術治療,但你聽過園藝治療嗎?社團法人嘉義縣扶緣服務協會針對患有心智障礙的孩童規劃了一系列的園藝治療課程,希望藉由園藝治療的方式,以植物作為潤滑劑,觀察植物的成長變化,讓孩子們舒緩生活上遇到的挫折以及心理層面的壓力。

  一位患有癲癇及心智障礙的孩子,透過園藝治療親手栽種蔬菜,並將收成的蔬菜榨成汁,在倒數榨汁「十、九、八…」的過程中,一直無法克制自己的情緒及聲 音,常常會興奮地大喊,精神無法專注。為了讓他學會克制自己的情緒以及學習聆聽他人意見,老師們請他以心裡默數數字、聆聽同伴們倒數的方式,集中注意力, 享受榨汁的過程,雖然在過程中仍幾度想要喊出聲,不過他成功地克服了心理障礙,進而達到心理治療的功效。

照片

透過園藝治療的活動課程,讓心智障礙的孩子得到心靈解放。

圖片來源/侯姵玲提供

  扶緣協會邀請園藝治療師黃盛璘,帶領心智障礙的孩子及家長們進行活動。首先黃盛璘帶著大家進行與植物對話的部分,祈禱植物生長順利,在等待植物成長的 過程中,還要細心去觀察植物生長的變化,無論是植物長高了一公分或是剛發出嫩芽,都能讓心障孩子們體會照顧生命的責任感與新生喜悅。此外,黃盛璘也會教大 家利用乾燥花做名片、捲艾草條,這些較細膩的活動不僅可以增加孩子們手指靈活度,也可以給予他們肯定,更重要的是,心障孩子們親手完成一項作品所擁有的成 就感,能使他們更有自信。

  扶緣協會主任侯姵玲表示,在整個課程的進行當中,不難發現家長們也會隨著孩子的改變而有所領悟及成長。一位 腦性麻痺患者的媽媽,原本都不放心放手讓孩子動手做,但發現孩子在過程中得到喜悅,而且其他的心障同伴們都會給予鼓勵,於是就主動牽著孩子的手,引導他親 身體驗課程所帶來的意義,讓孩子知道其實他自己也是有能力去完成一件任務的。

  園藝治療與一般的藥物治療有什麼不同之處呢?心理醫師方 克毅認為園藝治療的運用層面極廣,對象可以是老年人、憂鬱症患者或身心障礙的朋友們等。園藝治療能夠喚起患者們對於生命的延續性及期待性,達到開闊心胸的 療效,而藥物治療只是提供患者暫時性的穩定情況,對於長久以來心理的壓抑並無太大幫助。

  治療一般給人使用手術或醫藥來醫治疾病的感覺,但其實治療是一種透過媒介讓自己更認識自己的方式,園藝治療只是眾多心理治療其中的一種,重要的不是治療的方式,而是在治療的過程中有所領悟,體會心境的變化,這才是治療的最終目的。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