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農人郭國梁 實踐生態農法打造百香果基地onTV

嵌入:
文字-A A +A

【記者高甄禧/桃園市報導】位於桃園市的陽榮生態農場,由退休人士郭國梁擔任場長,他以對農業的熱愛和八年的努力,成功將桃園的一片土地轉化成北部最大的百香果種植基地。然而,郭國梁不僅是一位對農業充滿熱忱的農場主,更在新型嫁接方式、生態平衡等領域展現了超越尋常的熱情。這片由郭國梁辛勤耕耘的田地,不僅種植了各式蔬菜水果,更承載著他對環境教育的承諾和知識的傳承。郭國梁希望陽榮生態農場不只是提供農業樂趣的場所,更是一個讓遊客真切體驗農事辛勞和豐收喜悅的地方。

↑陽榮生態農場場長郭國梁講述開辦農場的初衷和過程。攝影/高甄禧

百香果是原產於巴西及阿根廷等熱帶地區的藤蔓類植物,由日本植物學家田代安定,先後於1901年及1907年引進台灣。全球目前約有400餘種的百香果,其中有60幾種為可食用,而在台灣最常見的台農一號,是由紫百香果和黃百香果配種而成。因與原產地氣候相近,百香果在台適應極佳,又因酸甜口感,廣受民眾喜愛,全台種植面積曾一度達到1200公頃,後因病蟲害造成產量減少,果實品質不佳、賣相不好,最終使種植面積銳減至300公頃。近幾年因農業技術起飛,百香果也發展出新型嫁接方法,果實品質再度提升,讓原本縮減的面積再度增加至900公頃,而目前北台灣百香果種植面積最大的地方,就是位於桃園的陽榮生態農場。

陽榮生態農場場長郭國梁是一位退休人士,小時候因家境貧寒,從母親身上學到許多務農的方法,如種植蔬果和稻米,在當時雖說家裡並不富足,但也因此從中找到興趣,使郭國梁在從事農業貿易工作後,依然想回歸農業。8年前退休後,郭國梁想帶著妻子去桃園養老,過著自給自足快樂的農耕生活,因此買了一塊地,並種植百香果。選擇百香果作為首要種植對象的原因在於其經濟價值,在引進新型嫁接方式後,產季變長,從每年的4月開始生長開花,約到6月中即可採收,一年有三大季,一直到12月都能有果實呈現在大眾面前,加上百香果附加價值高,可以做成冰沙、果汁、果醬等,這就是讓郭國梁願意花心血栽培百香果最主要的原因。

北部最大百香果種植基地

陽榮生態農場為北部面積最大的百香果培育地,農場面積約2.42公頃,其中百香果種植約佔0.48公頃。台灣目前有4種可食用百香果,農場裡就種有3種,分別是台農一號、滿天星及香蜜百香果。

台農一號是市面上最常見的紫黑色百香果,為台灣民眾普遍接受度最高的品種,經過農改場改良配種後的成果,香氣濃郁,口感酸酸甜甜。可以自花授粉,也能透過蜜蜂授粉,不需經由人工,結果率高,將近百分之九十能自然授粉成功,一株百香果苗種的好,一年能產約700顆的百香果,因此極具經濟價值。

滿天星為近幾年較為有名的品種,相較台農一號,滿天星的香氣較不足,果實較大,但同時果皮也較厚,不過滿天星的甜度卻比台農一號高,因此目前在市面上的接受度也算蠻高的。

香蜜百香果為園區中最大的百香果,一顆可重達500克至1公斤,但對於這種百香果來說,「疏果」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要讓養分集中在其中幾顆,所以在剛結果的時候就要先將多餘的果實去除,才能使果實長得大顆又漂亮。香蜜百香果外皮呈現金黃色,在盛產期,果園結實累累的情況下,十分漂亮,果肉果粒皆可食用,但香度不夠,甜度味道也偏淡,加上這種百香果一定要經過人工授粉,所以即便有固定客群,但產量不足的情況下,較難在市面上普及。


↑棚架上結實纍纍的百香果。攝影/高甄禧


↑生態農場的蔬果區占地很廣種類十分多樣化。攝影/高甄禧


↑生態農場園區內規畫良好適合親子同遊。攝影/高甄禧

百香果新嫁接方式助長生長期

百香果屬於熱帶植物,最適合的生長溫度約為20~30度,但基本上不低於0度以下都是可以生長的,待天氣變冷後會停止開花結果,甚至休眠落葉,直到隔年春天會再度發芽,也意味著再度開始生長,能夠等待再次開花結果。百香果是多年生植物,但易老化,根部容易遭遇病蟲害,枝條太多養份分散的情況下,除非修剪掉不要的枝條,重新生長的枝條才能供應到果實。因此在埔里地區的百香果農,每年都會將百香果老枝整株拔除,避免根部老化,及可能存在的病毒感染到新苗,影響隔年收成。

而為了讓百香果在北部地區也能成長茁壯,避免遭到病蟲害影響,郭國梁也特地前往台灣百香果種植面積最廣的埔里大坪頂,向人拜師學藝。一開始只是想著種百香果,就是要搭棚架,沒想到向埔里友人提起後,對方卻說:「你要種百香果?沒有你想的這麼簡單喔!你來埔里我教你。」於是郭國梁便前往埔里學習百香果的種植方法,包括修枝、剪枝等,都是一門學問。

百香果種植多數以水平棚架為主,因北部地區多雨,因此土質以鬆軟,排水性好為佳,以免雨季過長造成根部腐爛,進而衍生成病害。待百香果苗沿著枝幹攀到水平棚架上後,便可著手進行修剪,將營養不良,過度密集,過細的藤蔓剪除。郭國梁在學成後,也將新型嫁接方式和種植的小技巧帶回北部。郭國梁也提到,百香果嫁接其實一年四季皆可施行,但台灣的夏季高溫多雨,空氣悶熱潮濕,容易造成嫁接苗腐爛,成活率低,因此嫁接的時機多數會選在天氣較為涼爽的時節,如每年年底至隔年年初實行。

新型嫁接方式會於每年年底先將種子種下,待其長到大約20公分高後,將尾端剪掉,接上熟的老枝條,等銜接處長出新的嫩芽時,就表示嫁接成功。嫁接成功後,大約隔年春天3、4月時,只要氣候溫暖就會開始開花結果,以此方式來縮短百香果的生長期。原生種的百香果,即便在長到一定高度上架開花之後,開的密密麻麻的都不一定會結果,因此現在專業的百香果農們,多是採取嫁接的方式栽種,收成好之外,百香果本身也不容易變種。

生態多樣性引領新體驗

對於經營農場方面,郭國梁也有自己的一套理念,他認為一個農場應該要有特色,因此他講究生態多樣性,希望這樣一個詞,不再只是宣傳口號,而是真正能在生活中實踐。生物多樣性在我們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對於一個農場經營者更是如此,因此除了種植百香果之外,在陽榮生態農場還能看見雞、鵝、山羊、豬等家禽家畜,另外兒童戲水區也有螃蟹、青蛙、魚跟鱉,對於講求生態系平衡的郭國梁而言,這些是遠遠不夠的,他在蔬菜區更種植了各式各樣的蔬菜水果,讓來遊玩的民眾不單單只是採百香果,還有各式各樣的體驗活動。

在飼養動物的部分郭國梁也是費盡心思,不僅每天請專人為動物們居住的環境做清潔,他自己本身也會跟園區裡的動物們做互動。園區內有讓孩子們體驗釣魚、釣青蛙的水池,一般市面上的釣魚工具,都是使用魚鉤,綁上餌之後,魚吃到誘餌,嘴巴就會被勾住,這對郭國梁來說這並不是一個好方式,他希望讓孩子們多方去體驗,但同時他用心照顧的動物也可以不要受到傷害,這才是他真正想要的生態平衡,因此在這部分,郭國梁使用了鋁線去夾住豬肝,會被釣上來的魚或青蛙,是因為咬住豬肝不放,而不是因為被鉤子鉤住跑不掉。

↑生態農場飼養上百隻的雞讓孩子體驗撿雞蛋。攝影/高甄禧

↑陽榮生態農場重視動物權益山羊放養。攝影/高甄禧

堅持生態教育 打造多元特色新樂園

在開設農場後郭國梁也前往中央大學接受長達106小時嚴格的環境教育,內容涵蓋環境倫理、教育、法規等,另外也有實務訓練課程,包括活動方案設計及活動導覽解說,再加上生物多樣性、生態工程、景觀生態學和永續能源與科技等的專業課程,共計106小時後,有了深刻的領悟,他說:「教育比營收更重要,我想把種植的經驗做傳承」,這也是他開始提倡食農教育的主要原因之一。食農教育是近期興起的詞彙,對此郭國梁也有自己的一番見解,「農業是根本,民以食為天,傳承為首要」,對於自己會的,他從不吝於傳授給他人,藉由農場,他將一些農業知識傳授於前往觀光的遊客。

郭國梁將農場規劃成許多區,有蔬菜區、摸蜆區、餵羊區、可愛動物區等,在百香果淡季的時候,慕名前往的民眾也能體驗拔蘿蔔、撿雞蛋,能跟小動物有互動,郭國梁希望來到這裡的每個孩子,都能體驗從菜園到餐桌的過程,來到他的農場,不只是摸摸小動物,玩玩水,而是真正能在遊戲中學習,從整地、播種、成長到收成,一系列的體驗,讓孩子們體會農民的辛勞,使挑食的孩子改掉壞習慣,更加珍惜餐桌上的一粥一飯。

從種植百香果,到將生物多樣性貫徹在農場,整個過程對郭國梁來說並不簡單,因原先購買的是農地,想在農地上有硬體設施是需要被約束,且須經過政府審核層層通關的,例如休閒農場上能建造的硬體設施只能佔總面積的百分之四十,其中包括農舍、網室及溫室等,另根據建築法規定,建築之構造,含牆壁、樑柱、屋頂和地板也需要跟政府申請容許使用及建築執照才得以建造,因此從無到有到現在,前前後後經歷了8年,才有了目前我們所看見的規模。

曾經,郭國梁也很苦惱,究竟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們真正感受到自然的美好,放下手機和平板,用心體會來自大自然的餽贈,為此他也曾失眠無數次,直到找到答案,他說:「要做適合親子同樂的生態農場,就要與眾不同,不能只是跟風,要有自己的想法。」因此才發展出豬肝釣青蛙、撿雞蛋、拔蘿蔔等體驗活動。郭國梁也提到,前些時候有孩子來到農場,告訴他:「郭爺爺我來這個農場已經30次了喔!」對此他表示非常的感動,有孩子這麼喜歡他的農場,也讓他更有動力經營下去,讓整個農場更加完善,這也是他想要的永續經營,更能永續環境。

採訪側記:

桃園給人最主要的印象應該是機場,對我來說也是,每每到桃園都是直奔機場,幾乎沒有過多停留,直到近幾年蓋了OUTLET才會在桃園待上一整天。這次的陽榮生態農場十分讓人驚訝,原來在離我們這麼近的地方,規劃了這麼完善、整潔且好玩的農場,除了各式各樣的蔬果,還有雞、鵝、豬跟山羊,甚至還有養青蛙跟鱉,雖說是去採訪,但也因此度過了有趣且愉快的半天。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07.04.03

輔大生命力新聞

加入時間: 2007.04.03
4,171則報導
2,276則影音
709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2:13

好朋友書店 從童書到老後的心靈旅程

2024-05-13
瀏覽:
1,149
推:
0
回應:
0
2:43

林進忠攜手青銀農民 邁向無毒行健村

2024-05-10
瀏覽:
3,383
推:
0
回應:
0
3:00

原民樂舞搭流行樂 演出北漂原住民歸鄉記

2024-05-08
瀏覽:
2,914
推:
0
回應:
0
2:43

半身癱瘓練健力 六度問鼎帕運

2024-05-06
瀏覽:
5,623
推:
1
回應:
0
2:28

鹿港「送肉粽」習俗 陳仕賢出書解密

2024-05-03
瀏覽:
3,357
推:
1
回應:
0
2:02

教人重做遺失婚戒 何宣螢用金工保存回憶

2024-04-19
瀏覽:
4,617
推:
1
回應:
0
2:08

劉啟葦返鄉 用水簾溫室 立體化種香菇

2024-04-17
瀏覽:
6,951
推:
2
回應:
0
2:48

辦詩報、做廣播 府城舊冊店守護台語文學

2024-04-15
瀏覽:
5,550
推:
2
回應:
0
1:49

女同志出國生子 盼台灣開放同婚人工生殖

2024-04-10
瀏覽:
6,026
推:
2
回應:
1
3:10

李子銘用三種好菌 養無毒魚蝦

2024-04-08
瀏覽:
7,104
推:
1
回應:
0

退休農人郭國梁 實踐生態農法打造百香果基地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7,746篇報導,共12,836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7,746篇報導

12,836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