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農舍激增問題有解嗎
宜蘭農舍激增問題有解嗎
田菁:土地沒有說話,可是它還是會表達它的不滿。
宜蘭員山鄉有著好山好水,不僅是水的故鄉,更有許多青農投入友善農耕行列。
田菁:我常常講啦,那些作物其實不是我種的,是老天爺種的,我只是盡我所能的去把它的環境給維護出來。
一行人來到大湖地區,看到八十佃農場裡健康的雞隻、綠色蔬果、大大的穀倉,還有熱情的青農,以及農地間突兀的農舍,讓人在感動中又帶著些許遺憾。
dov:他們願意繼續留在農村,這一件事情令我真佩服,那他們為了堅持,他們不用農藥,不用化肥的方式,其實他們必要受很多的苦。
負責導覽的田菁,在外工作十多年後,返鄉從頭學習種植金棗及水稻等,只希望把土地的故事分享給更多人知道。
田菁:我是回來務農之後,爸爸帶著我怎麼修補田梗,沒有水,怎麼從50公尺以外的水圳,拉水管接水,然後攔水壩築攔水壩,然後打入水洞,這樣一步一步手把手帶著我,怎麼樣把水引進來,做農田的灌溉。我踩在田裡面,我每步一步一步踩去抓福壽螺,一步一步踩去除草。種植的那個水稻田啊,是經過幾代人,一顆一顆石頭怎樣的一撿,這樣入水口,入水閘門一打開,水就流進來多方便啊,我就很感恩。
基於對土地的熱愛,田菁等5位小農組成的八十佃穀倉,積極推廣環境體驗活動,讓大家都能感受奔馳大地的暢快。但談起農舍的數量日益激增問題,臉上顯露對農地不當使用的憂心與無力。
田菁:當人們在旁邊蓋了一棟又一棟的房子,重點是那個房子並不是每天都有人居住,他可能禮拜六、禮拜天,或偶爾一個月才來住一次。然後我就看著我種的田,每塊田的旁邊開始蓋房子,每塊田隔壁都有民宿、農舍,然後我覺得好難受,我們一塊良田,要花那麼多時間才能夠培育出那麼好的農作物,卻在一夕之間把它變成水泥地,變成水泥的建物,這件事情是非常可惜,而且是非常不永續的,對我們後代子孫也很不公平。
dov:我希望政府能夠嚴守它的法規,蓋農舍以外的土地,你還是要農用啊,那請問相關單位有沒有做稽核,有,表面文章做稽核,然後再來農舍有沒有違建?有,啊有沒有人在取締?沒有,除非有人檢舉,不然沒有人會去取締,那請問會有人去檢舉?很少。那宜蘭甚至有那個當初是開直播,那個新聞臺都在拍拆掉農舍,換了一個縣長之後,農舍又蓋回去而且更大間了。所以這個就是我只能說:政府如果不動手,我想地方政府很難做。
近年來地球暖化與氣候變遷,已為我們生存的家園及環境敲響警鐘,而田菁等青農所關切的農地使用問題,與環境永續發展密不可分。
dov:那個田要養到肥沃可以收成,它可能要3年的時間,它就不用藥嗎不用化肥,它可能要3年的時間,那3年後人家收回去了,她就沒得做了,她要重新開始,所以她當然感慨非常深。
為保護珍貴的農地,除盼望地方政府強力取締違建,也希望每個人從心底愛護這片土地,不再因著私利隨意興建農舍,惟有透過全民的努力,才能讓我們的家鄉美景人田共好,重新回歸純樸的農村生活。
公民記者秦晴/宜蘭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