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草變菜園 怡平里開心甜園 社區交誼新體驗
崑山科大實習記者 洪梓晉/台南市報導
在都會生活的現代,現實生活中人際關係日漸薄弱,人際間的溝通逐漸被網路上的社群媒體取而代之,臉書快速的在網路上竄紅即為一例。但在都市叢林中,仍有人不放棄現實生活的人際溝通,在台南市安平區就有里長就利用了大樓旁的空地,仿造臉書上的人氣遊戲,打造一座現實生活中的「開心甜園」,居民們利用空閒時間來到農田,替自家作物澆花、除草及維護,體驗都市農村生活,寓教於樂。
怡平里將原先雜草叢生的空地,打造成一座寓教於樂的新天地
每日下午,只要經過台南安平區怡平里,文平路和平通路交叉口,總會看到許多民眾在農地中維護自己的農田,使人忍不住停下腳步,了解這群都市農夫。該農地原先是塊雜草叢生的空地,因鮮少整理荒廢,容易孳生病媒蚊,經地主與區公所簽訂協議後,由區公所認養空地,初期作為附近居民停車使用,但一有大風吹過常產生風吹砂,影響附近空氣品質。怡平里里長蔡錦庭見狀,推動由社區居民共同認養該塊土地,因而開始有了建構菜園的構想。
在行政院環保署99年度Eco Life網站經費補助下,怡平里里長蔡錦庭將此地規劃成為一座社區公有菜園,與該計畫旨在期望透過網路形成複式動員的社區文化,融入全民生活中,全面性、長期地持續進行,確保環境整潔,提升國民生活品質,與怡平里推動社區生活環境改造的理念不謀而合。
台南市安平區怡平里里齡甚短,係海埔新生地,原居民圍築魚塭養殖,民國七十五年五月市政府將魚塭地列予本區第五期重劃區予以填土,成為台南市新都會區,社區居民皆為外移人口,缺乏社區文化及特色,無法打破社區冷漠氣氛。在這樣的社區中建立農場,原先被大家認為是不可能的想法,計畫開始並無太多居民願投入參加,但在怡平里里長蔡錦庭的堅持下,四處遊說社區住戶,先由日常互動較為頻繁的里民開始,互相告知訊息,一傳十、十傳百,里民得知這樣的訊息後,逐漸願意投入。
社區居民共同負擔土地電費以及水費,自費購買所需之菜苗與肥料,以無化學農藥、非人工合成的物質進行農耕活動,居民種植草莓、萵苣、香草等數十種作物,每到午後總會吸引數十人聚集於此,維護自己的菜園,收成後將收成成果帶回給家人品嚐,或將多餘的蔬菜、水果分送給其他住戶,禮尚往來,居民們吃起自己種得菜都格外安心。
在高度都會化的城市中,魚塭與農田逐漸被填平作為商業用地,農田在現實生活中已不復見,休閒活動逐漸被電視及電腦取代。附近大樓的黃小姐開心地表示,因為「開心甜園」的緣故,讓居民在閒暇時多了項新的休閒,每逢假日居民就會全家出動,共同維護自己的農地,孩子們藉此機會了解各式作物,大人們則可互相認識社區的鄰居,找到生活中共同話題,交流生活大小事。
目前「開心甜園」共有31戶社區居民與4位社區志工參與。怡平里里長蔡錦庭表示,原先只是想要將一旁的空地美化,提出居民共同認養的想法,沒想到此地卻意外的成為社區民眾聯繫感情的新地方,許多原本沒興趣參加的居民,看到「開心甜園」豐碩的成果,也都爭想詢問加入,但因場地有限,只好婉拒。
怡平里里長蔡錦庭(圖中)開心的拿著剛摘下的有機蔬菜展示給我們看
怡平里居民透過「開心甜園」這樣的綠美化,增進了居民間的感情,互相觀摩彼此作物,討論作物種植得心得,交換彼此的成果,替出遠門的鄰居澆水。無形中讓原本陌生冷漠的都會社區增添許多人情味,藉由「開心甜園」開始讓彼此有了共通的話題,串起了怡平里的社交網路,打造現實生活的社群中心點。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