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視 - 雲林縣聖心社會關懷協會

文字-A A +A

創會於2009年的雲林縣聖心社會關懷協會(以下稱聖心協會),是由天主教人士所發起,關懷長輩、兒少與脆弱家庭,但主要還是以長照為主。協會的服務範圍非常多樣,包括日間照顧、居家喘息服務、家庭托育、失智照顧、交通接送、輔具服務、機構服務等。

聖心協會服務的地區則涵括雲林縣7個鄉鎮:虎尾區(虎尾鎮、土庫鎮、元長鄉、褒忠鄉)、斗南區(斗南鎮、大埤鄉、古坑鄉)。雲林本來就是台灣相對較為貧困的縣市,這些鄉鎮很多也是屬於人口流失嚴重的農鄉地帶,而整個雲林縣近二十年來已減少約10%的人口。也由於青壯年人口的外流,雲林縣的人口老化很嚴重,根據聖心協會的資料,雲林的老年人口比率高達18.52%,老化指數亦高居全國第三;2019年平均每人每年可支配所得也僅28萬7962元,換算為月薪不過約2.4萬,可說名副其實的貧困縣。在這種情況下,聖心協會的介入,就像是50-60年代,那些國外傳教士在台灣偏鄉的投入,不過目前聖心已經是擁有兩個長照日照中心、四個社區關懷服務據點、三個兒童社區服務「小衛星」機構,日照中心也都是量體大的獨棟式建物,因此以NGO來說算是頗有規模。

長期經營長照業務的聖心協會,對於台灣人口老化與長照政策有很深的體悟,並以他們第一線的經驗,分享一些值得大眾省思的想法。

老化與長照

由於近年台灣人口老化速度太快,故有大量政府經費投入在長照方面,也高於兒少的部分,因此協會本身才有足夠的服務量能,來參加的民眾自負額也不高。但協會的行政專員林昱廷表示,儘管如此還是很多人不知道社區有這樣的資源,不是認為很貴,就是認為送來長照機構就是送去「養老院」,就算長輩的狀況已經到了需要被照顧的程度,子女卻還是認為「我去遐(那邊),人會想講我不孝。」,老人家則會想說「生遮濟後生、娶遮濟新婦嘛無效。(生這麼多兒子、娶那麼多媳婦都沒用)」之類,會在意外面的閒言閒語。不過老人家一直待在家裡反而退化得更快,所以聖心協會才會長期作社區關懷據點,以延緩長輩的失能。昱廷說,其實政府比較願意讓地方的社區發展協會接手據點,一方面有地緣關係找得到人參加,一方面較可以長久經營,不過一般來說社區發展協會的成員都是有年紀的長輩,長照有許多行政工作,他們並不擅長處理,也對電腦操作陌生。如果真的有能力的青壯年來帶動當然不錯,但卸任之後就不一定找得到人接手,到時就只是能撐多久而已。再者,社區發展協會一般都是無給職的退休人士,但年輕人需要賺錢,不太可能接受這種「做公益」的條件。此外中央在推動長照有它的基本模式,只是各地的需求並不一樣,但很多縣市政府就直接照抄,並沒有針對地區的狀況來調整。比如北部比較願意接受使用者付費的觀念,覺得有老師來授課付費很正常,但中南部的長輩卻會認為「揣人來閣欲開錢,抑無莫啦(找人來還要花錢,那不要好了)。」

昱廷認為這也跟各地的職業與收入有關,像台北比較多是公務人員退休,這些費用並不妨礙他們原有的生活品質。但在雲林這裡,聖心協會據點裡面的老人家八九十歲都還需要務農,「有時跟他們說別做那麼累,會被回說『抑無汝欲飼我?(不然你要養我?)』」他們本身沒有退休金,個性上也閒不得,儘管政府有在推動長照保險,但重點還是第一線的人員在處理林總狀況,這些都是政府在推動長照時需要注意的部分。

兒童社區支持方案

至於在兒少服務方面,目前雲林縣社會處婦幼科為了補助脆弱家庭,也有投入資源在課後照顧班,協會本身服務對象大約有40-50位,都是學校主動轉介來的,內容為課後臨托與照顧、親子活動、代間教育活動等。對象以小學生為主,根據放學時間不同,有的從中午就開始,寒暑假則一天就有8小時,這些孩子大多來自隔代教養、新住民或經濟弱勢的家庭,儘管有政府經費,但資源有限,協會收到的補助款常常連便當錢都不夠,因此大部分款項都還是自籌。

身為協會總幹事也是虎尾科技大學副教授的郭央諶先生表示:「培養孩子我們覺得不只是學業,更強調的是品格教育,如果他在課後遊蕩染上不良習慣,那反而整個社會都要來承擔。」昱廷也說,一群小孩聚在一起,只要一個壞的來帶頭,可能就會為非作歹,造成大家不樂見的社會亂象,但政府也沒餘力做這件事,因此下課後讓他們過來據點,有老師帶著他們做功課,再直接回家,反而可以在早期就預防。「與其等他們大了,再讓法律來導正他們,不如把資源用在前期,讓小朋友成長的路不要走歪,以後才不會花更大力氣把他們拉回來。」昱廷表示,有些父母會礙於面子因素,不願意讓孩子來這裡,以免被貼標籤,所以大家只能盡力推動,拉一個算一個這樣。

貧困政策的省思

昱廷在來協會服務之前,曾經在新北板橋當警察,他說當時有一位帶他的學長,他在查戶口時,常會自敲腰包買米、泡麵、乾糧給弱勢民眾,久而久之,其他警察也會捐錢給他,且不會過問用途。昱廷當時不理解為何要這樣做,但對方表示「我們吃公家飯的,跟一般人比,也算不愁吃穿了。對我們說這一兩千塊不算太多,可能買一雙鞋子就沒了。但如果你在過年時多給他們一兩千塊,就算可以多吃一條魚也好,那們他們這個年至少會過得比較有溫度。」也有的案件是,一家三口,年邁的母親身體有狀況無法工作,一個兒子中風也無力工作,只剩他弟弟一邊要扛家計,一邊要照顧媽媽和哥哥,然後家裡還有房貸得付。儘管處境已如此艱難,但某天弟弟卻從工作現場的三樓鷹架墬下,導致半身不遂。不過就算他們遭遇如此凄涼,卻因為那棟還在付房貸的屋子,而無法申請低收入戶。

說到底,不論是政府的長照還是低收入戶的認定,都有很大的改善空間,在此之前,第一線的社工、照服員還是得扛下許多繁重任務,聖心協會長年來陪伴雲林縣的長輩與兒少,在這裡從事各種關懷服務,以減少後期的健保經費和社會成本,盼望之後的政策,能針對貧困地區和族群做出更具有區別性的調整,讓資源投入有更大的效益。

訪談心得:

最近幾年,隨著台灣人口老化的失序,長照政策也不斷隨之調整,各地也開始廣設社區型長照中心、失智站等據點,以服務老人家們。不過據觀察,這些據點在農鄉比較有較大的功效,主要是鄉間的人際關係比較緊密。反倒在都會區,由於和鄰里較為疏離,反而很少長輩會使用,甚至根本沒聽過、不知道這些長照服務與資源。導致一旦身體失能就直接請移工照顧或交給全日型機構,而移工由於語言不通,長輩常常會把兒女對他不重視的不滿,轉嫁到移工身上。而全日型機構更糟,把失能的老人家關在機構裡,反而加速他身體的惡化。因此日間照護應是現今較妥適的方式,價格也相較雇請移工、送去全日型機構低廉許多,對貧困家戶來說也比較友善,長輩在自己孰悉的社區裡有人聊天交流、有老師來上各種課程,體能較好的長輩也可以服務狀況較差的長輩,這些都是對老人家而言相對好的,希望未來社會大眾能消除對日間服務據點的偏見,讓台灣長照有更好的走向。

此外聖心協會有在推動「代間學習」,是一種長輩與兒少雙向學習的教學活動方式,邀請小朋友、家屬,共同至日間照顧中心與老人家互動,增進孫子女與祖父母之間的相互了解與情感交流,等於長幼都同時相互被照護了。這種讓原本被照顧對象彼此關照的方式很值得參考,也希望在嚴重少子化和高齡化的台灣,有更多具創見的新照護模式出現,擴大服務的量能。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22.05.11

無貧困推進協會

加入時間: 2022.05.11
79則報導
1則影音
0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高雄北漂青年訪談-2

2024-11-11
瀏覽:
2,616
推:
0
回應:
0

高雄北漂青年訪談-1

2024-11-11
瀏覽:
2,373
推:
0
回應:
0

貧窮人的台北-高雄串連展:港都中的幸福未滿

2024-09-26
瀏覽:
5,947
推:
6
回應:
0

台灣365拍攝計畫 ∣ 年近70獨撐家計的清潔員

2024-09-16
瀏覽:
3,190
推:
0
回應:
0

2024高雄青年北漂問卷調查 ​

2024-08-13
瀏覽:
6,068
推:
0
回應:
0

參訪巴黎第四世界運動紀錄5:參訪啟發

2024-07-09
瀏覽:
4,153
推:
1
回應:
0

台灣365拍攝計畫 ∣ 離鄉數十年後的田園部落生活

2024-06-28
瀏覽:
31,065
推:
0
回應:
0

參訪巴黎第四世界運動紀錄4:第四世界巴黎團隊

2024-06-11
瀏覽:
4,879
推:
8
回應:
0

台灣365拍攝計畫 ∣ You only live once 你只能活一次

2024-06-07
瀏覽:
5,064
推:
0
回應:
0

訪視 - 雲林縣聖心社會關懷協會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92,545篇報導,共13,174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92,545篇報導

13,174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