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走過半世紀 捕捉剎那間的美麗

2010/12/08 20:12
2,102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記者邱雅憫/中正大學報導】

  一台老舊相機、一張黑白相片,半世紀的歷史風華,被凝聚在一張張底片中。國寶級攝影師張照堂,跳脫攝影的構圖和光線明暗的呈現,帶領大家用「鏡頭」去記錄每個瞬間的感動。

  2010年12月1日圖書館視聽閱覽室「走入社會影展三」邀請攝影界國寶級大師張照堂,以投影片播放「歲月.風景(1959-2005)張照堂攝影展」作品。聽眾南華大學傳播系一年級蔡宓珈認為,張照堂的攝影風格不受當代風氣影響,獨樹一格。嘉義市攝影學會榮譽理事吳振義也表示,在十位不同攝影師拍出的相片中,一定很輕易就可以辨識出張照堂的作品。在攝影界擁有一貫作風的張照堂,教導大眾用照片去凝聚各時代的精采風華。

 

照片

張照堂專注地分享近五十年的攝影經驗。

圖片來源/圖書館視聽資源組提供

  從1959年到現在,持續進行攝影創作的張照堂,每一時期的攝影風格皆不同,但創作出來的作品,秉持畫面單純、背景簡單、不添加任何數位技術為理念。1970年代後,張照堂進入媒體業工作,常奔波遊走各地多方接觸,碰觸到社會種種狀況,作品風格趨於「紀實攝影」。圖書館館長王國羽認為,張照堂的作品不過度裝飾,且在時代的巨輪下,替市井小民表達出無奈。影視工作者侯建全也表示,張照堂作品厲害之處,在於能呈現出人們在生存狀況下最真實的面貌。張照堂不僅在畫面的構圖與光線的明暗呈現俱佳,最吸引人的是,他可以賦予鏡頭下市井小民一股生命力的律動。

  張照堂認為,想要拍出好的照片,除了需要長時間經驗的累積,「等待」是第二個要學習的課題,而逆向思考的思維也很重要,當大家皆在拍「美麗的荷花」時,「枯萎的荷花」才具有更大的潛力。一位優秀的攝影師,應該不受世俗眼光所影響,不侷限在特定的學習範圍,要多涉略文學、藝術、電影等多元領域,對於世界萬物皆給予尊重與包容。將身段放低,去體會周遭的事物,自然就會慢慢累積出對於生命不同階段的感受。王國羽說道,現今的年輕學子,因為擁有良好的機械工具,將具備更大的優勢拍出動人的作品。

 

照片

現場民眾近距離與張照堂交換攝影心得,希冀攝影技術的提升。

圖片來源/圖書館視聽資源組提供

  科技越來越發達,雖然每人手上幾乎都擁有一台數位相機,張照堂仍呼籲攝影初學者,傳統相機是最好的入門選擇,認為傳統相機最能表達題材本身的質感,黑白的相片在無其它色彩干擾下,可凝聚當下的所有情感。張照堂以「科技工藝品」對比「藝術創作品」來說明數位與傳統相機的差別:「科技工藝品」方便、快速且精緻;「藝術創作品」雖然較費工、費時,卻更能呈現出題材的本質和畫面柔和感。使用傳統底片拍攝四十年的吳振義也指出,數位相機的畫質沒有傳統相機高,影像放大後易模糊且沒有立體感,但是,不管是傳統或是數位相機都有自己的優勢,能夠找到符合自我風格需求的相機才是重點。

  台灣一直以來不乏攝影人才,但國內缺少舞台和市場讓攝影作品登上國際,張照堂表示,台灣的攝影業雖還未如國外發達,但年輕的影像創作者更需要努力培養自身能力,等待被發覺的一天。現代年輕影視創作者,擁有好的工具、好的技術,但缺乏生命經驗的累積,在注重外在攝影基本功的呈現時,也要讓人們心中有所共鳴與感動。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