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藏巖國際藝術村 打造居民與藝術家共生的願景
十一月二十七 二十八日 台北藝術進駐三村聯合開放工作室,實際走訪最新於貳零一零年十月開村的寶藏巖國際藝術村,體驗以文化地景做歷史件族的聚落式保存,空間的原生性美學,因城市治理視野與觀念的進展確立。
十一月二十七二十八日是寶藏巖國際藝術村的開放日,由台北市政府文化局所主辦,以藝術村的形式,打破傳統封閉式的藝術館模式,邀請民眾一起探索公共藝術。寶藏巖國際藝術村身為台北市第一處歷史建築,以共生的觀念為本,創造生態藝術社會的對話場域,寶藏巖有其歷史來源
其實這裡本來是違章建築,他們住在這邊,在大概沒錯的話大概是六零年代左右,這裡的違章建築很多,政府要把他們拆除,所以這裡有很多社會運動就他們不希望被拆除,所以他們就達成一個共識就是一半居民一半是藝術家住在這邊。
所以總共有幾位藝術家?藝術家的話,應該是二十位左右藝術家,那其實藝術家大概三到六個月會換一次,是徵選進來的這樣子。
因為社會運動的努力,現在寶藏巖處於藝術家與居民共村的結果,利用本身的特申,帶動民眾參與公共藝術。
十一月十四號我們也有一個工作坊是畫在木棍上叫做一條風景線,就是之前從我們有一次的調色運動就是帶領居民一起做一個調色運動之後,我們再到這樣的一個色盤做一個調配,帶領群眾去看這一帶的環境,然後每個人選一段想呈現的顏色然後把顏色呈現在棍子上,那因為我們要做一塊一塊的顏色的話,就直接把沾到的顏色一整面塗上就好了,可是今天你把它變成是一個圓柱狀的時候,它就不只是你看到的這一面,它還有後面,然後跟他轉動的時候這些顏色都有相關。
這次活動吸引不少大朋友小朋友共襄盛舉,不少民眾表示想要居住在這樣一個國家藝術村中, 我覺得好可愛我好想住這喔,因為這裡感覺就,也不能說很自然,可是你就覺得這裡很漂亮呀,有一些很古厝的東西又有跟現代結合,合在一起很好,你就會覺得這裡很不像城市。我覺得這裡很好,還不錯拉,那個旅社開放之後,很想來這裡住,那個以前九份還沒開放的時候,還沒有那麼多人的時候,我們很早就去了,那時候我們去的時後九份還沒有那麼熱鬧,根本就沒人,後來你看變成人山人海,這裡以後會不會變成這樣子,但是他賣吃的很少就不會,這裡是地方小嘛,你看路這邊,九份是路比較大一點。
好計劃的維持是需要經時間考驗的,如何達成居民,國際藝術家,觀光者,三者之間的平衡,計劃過程仍須做不斷的調適,也需要民眾共同來珍惜。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