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半世紀古道重生 苗栗社大守護海角一隅鄉土價值

2023/10/22 22:11
4,719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2
檢舉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subtitles off, selected

      半世紀古道重生 苗栗社大守護海角一隅鄉土價值

       

      OS1

      苗栗縣後龍鎮 濱海知名景點 好望角

      附近有著一條不起眼的林徑

      當地居民稱之為羊仔路 

      羊仔路連接山丘到海邊的防風林

      是早年居民往來山海間的交通要道

      伴隨著工商發展與道路興建

      羊仔路已廢棄 超過了半個多世紀

      照片

      SB1

      他們以前有一條步道在那邊 

      在馬路新闢之前 

      那是主要的交通要道 

      從山到海的交通要道 

      但是已經荒棄了大概半個世紀以上 

      從教育上來講  

      它的學習資源是很多樣多元的 

      所以很值得我們去做發展 

      然後把它守護起來 

      讓它的一些教育學習價值 

      發展出來

      照片

      OS2

      半世紀未受干擾的羊仔路 

      沿途的濱海植物 已蔚然成群

      極具有多元環境教育的功能

       

       

      SB2

      現在我們所看到的這個叫做 

      武靴藤 

      武靴藤也叫小羊角藤 

      小羊角藤 

      你們可以看一下 

      另外一種植物的話 

      它叫做大羊角藤 

      一個是大 一個小的 

      那個小羊角藤啊 

      它其實就是斯氏紫斑蝶 

      牠幼蟲的食物 

      再過來我們抬頭所看到的 

      這株叫做相思樹 

      以前煤炭挖礦的時候  

      礦坑有沒有 

      它那個安全哪 

      就是要用這個相思樹 

      來做他的支撐 

      才不會坍塌下來  

      照片

      OS3

      沉寂半世紀的羊仔路 

      部分路段仍有危險斜坡 

      在苗栗社大海岸志工 通力合作下  

      以就地取材 手作工法

      鋪設鵝卵石 石階平台

      並對危險路段做處理 恢復通行 

      並重新命名為 牧羊古道 

      照片

      SB3

      因為苗栗社大 

      它辦學的其中有一個目標 

      就是希望做整個苗栗的 

      鄉土價值的守護跟發展

      所以那時候開始 

      我們就開始做這條步道的復舊 

      做恢復 

      那恢復的過程 

      第一個當然就是那個倒木很多 

      草很長 去修理 

      然後再來就是 

      原有的步道 已經那個 

      很多都變成滑土坡 

      那時候除了就是清理這些東西 

      再來就是希望說那個 

      步道能夠用一些自然工法 

      手作的方式去恢復它 

      使用的材料希望就是就地取材 

      因為他們的長輩老人家 

      都是用而鵝卵石 

      用鵝卵石去做它 

      然後就是希望一方面就是 

      跟以前的先人一樣的做法  

      也是一種那個 致敬啦 

      照片

      OS4

      牧羊古道在當地志工不斷整理之下

      不僅守護海角一隅的鄉土價值  

      也為古道創造出新自然與人文魅力

      讓更多民眾重新認識 

      牧羊古道的步道之美

      公民記者威廉

      苗栗採訪報導

      苗栗後龍 好望角


      你可能也會喜歡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