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隱身在基隆威尼斯的正港味
味道~隱身在基隆威尼斯的正港味
有著基隆威尼斯之稱的正濱漁港,一位身為八斗子女兒、和平島媳婦的基隆市愛鄉文化協會理事長藍秀鳳女士(人稱藍媽媽)提到:「我從小眼睛睜開就看到海,民國61年我嫁來這邊的時候,這邊很繁華因為日治時期,日本人花了5年(1929-1935),將正濱魚港建設為臺灣省第一個一級漁港,由於港內配備很多,例如拍賣廠、製冰廠、修理廠、還有加水廠…等很多的配備,同時還能停放200隻以上大型遠洋船,因此當時這裡真的是不夜城。」
隨著藍媽媽走訪正濱漁港周邊,藍媽媽說和一路41巷2弄以前是主要的海產商店街,房舍的一樓做為店面,二樓則做為住家,隨著漁船量大幅減少,因此店家大多都已歇業改為純住家。
繼續往前轉入41巷4弄,這裡過去也有很多修理船隻的鐵工廠,但現在已所剩無幾,連港內僅有的二家專供漁船冰存漁獲的其中一家建和製冰廠,也因營運不善而出售做為他用。
為了因應遠洋漁船的作業補給,以往和一路上也有許多藥房,而今就只剩下的唯一的一家杏光藥局了。
以正濱漁港為基地透過藝術共創,尋找海港無限可能的星濱山共創工作室創辦人林書豪老師,在帶領大家走讀正濱漁港時提到中正路393巷一邊是商店街,主要是供應漁船出海前的一些生活用品的補給,如洗髮精、雨鞋、罐頭…等,而今唯一僅剩金隆商行的的老伯還在營業了。至於393巷的另一邊則是所謂的美食街,透過打著「鹹粥20元」招牌的姨媽的鹹粥這家店內的民國64年的老照片中,不難得知當時這條小吃街生意有多麼蓬勃,只是如今也只剩下這家開了4、50年的小吃店還供應著早年的「漁工早餐」了!
進一步環視海港邊中正路393巷及455巷的突堤都是填海造陸而成,而周邊道路的井字形規劃,都是當時日本政府在1929-1934年築港的時候完成的。
至於原名「水產館」的漁會正濱大樓,根據基隆市文化局及書豪老師的資料指出是建於1930年代中期,是日治時期基隆漁港最重要的漁業行政中心,建築體的外觀是以魚作為設計主題,大門如同魚口、門口的兩條中柱是魚牙、門邊的圓形窗戶是魚眼睛,除了象徵性十足之外,它也是台灣漁業邁入現代化的起點,除了兼具行政、教育研究、金融、市場交易的功能之外,為了因應隨漁汛移動的漁民需求,館內還提供了臨時泊宿所、食堂、浴場、理容理髮、休閒娛樂…等設施,可說是一個功能齊全的迷你漁業城市,只是盛極一時的水產館於1989年遷址至八斗子新大樓後,一度因長年閒置甚至發生火災導致內部嚴重受損,所幸經市民團體訴願爭取下,於2003年經認證為歷史建築,2019年文化局進行修復工程,原訂於2021年完工啟用,但因OT招商未完成而持續閒置中。
而在大樓左側巷道內,書豪老師說這裡曾是中國第一鋼纜廠及水產五金行的所在地,而今也隨著漁業蕭條而停業,徒留褪色及鏽蝕的招牌與之相望。
走訪漁港內詢問一位擁有3艘漁船的船公司負責人游先生表示:過去港內停泊的鐵殼船有1千多艘,由於景氣不好許多船都被政府收購了,加上現今製造一艘小型的玻璃纖維船成本至少要3千萬元以上,因此多數人都負擔不起,故現今只有南部的造船廠還在繼續造船,而基隆這裡的所有造船廠,例如位於漁港對面的協同造船廠,由於景氣下滑現在僅提供船隻維修的服務而已。
一位住在附近的釣客黃先生也表示:現在這邊漁船進出的頻率和以前相差很多,由於以前漁獲量多所以船隻也多,但現在漁獲量差,船隻只剩幾十條而已,對照以往1千多艘漁船的盛況,真的是相差太多了!
另一位從年輕就開始出海捕漁,至今擁有超50多年以上年資的王船長說:以前的船隻真的很多,尤其是過年所有船隻回港時,整個港口都塞滿了漁船,甚至要停到另一邊的港口,但現在整個漁港幾乎都空空蕩蕩了!
持續向前探索發現港內停泊的大型船隻果真寥寥無幾,其中更有漁船因閒置已久進而出現生銹腐蝕以及長草的現象,連海港的另一端,過去以修理漁船著稱的黑手街,現在也所剩無幾且生意慘澹。細看漁港突堤周邊的房舍,或許是因為長時間荒廢導致外牆破損不堪,甚至內部雜草叢生。
盛極一時的海港的美麗轉身~~~
提到正濱漁港,多數人的第一印象都是繽紛的彩色屋。不可諱言,這著名的基隆威尼斯對觀光客而言,有著難以抗拒的魅力,只是這美麗的身影背後曾是許多家庭賴以為生的命脈,怎奈一個疏運的政策讓喧騰一時的漁港瞬間沈寂了下來,多數難以維持生計的人離開了,徒留逐漸凋零的人兒及老舊的房舍駐守在這裡細數著潮起潮落!
但生命總會找到出口,儘管漁村的工作潮已退,新的觀光潮正不斷湧進,只要在地深耕的執著不變、尋根究底的熱血不退,這股濃郁的正港味就能永遠飄香!
公民記者梅子 基隆巿中正區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