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自然之美,向野而生海口祭

嵌入:
文字-A A +A

【記者許家源/雲林報導】

夏日的熱情正燃燒,你準備好迎接一場雲林最熱鬧的夏日盛事了嗎?沒錯,就是「向野而生海口祭」產業嘉年華!

在本次活動中,我們將帶您走進雲林縣家園關懷協會舉辦的「向野而生海口祭」,這不僅僅是一場嘉年華,更是一場探索在地產業、尋找自然之美的冒險!您將有機會近距離認識文蛤、牡蠣、鰻魚等在地產業,還能學習如何劈柴、生火,體驗真正的野外生活技能!

「向野而生海口祭」產業嘉年華是一個以在地產業為主題的活動,旨在讓參與者深入了解當地的文蛤、牡蠣、鰻魚、烏魚子、蒜頭等產業,同時體驗野外生活技能。活動中,參與者可以參加有趣的闖關活動,學習產業的秘密,並品嚐在地青農所製作的美食。此外,透過互動式的教學和實作課程,參與者能夠學習劈柴、生火、烹飪等野外技能。

透過「向野而生海口祭」活動,讓參與者深入了解在地產業,提升其對當地產品的認識和興趣。

增加活動參與度:透過有趣的闖關活動和野外技能體驗,吸引更多家長和小朋友參與活動。
推動在地產業發展:與農村水保署合作,倡導環境友善農業經營,支援在地青農,並帶動產業的提升。

「向野而生海口祭」以地方產業為主題,結合有趣的活動和教育元素,具有吸引力。線上宣傳和合作夥伴策略有助於擴大參與者群體,尤其是吸引家庭和青少年的參與。在活動的設計上,多元化的產業體驗和美食展示都能讓參與者更深入地了解當地的特色。同時,教育宣導部分也能增強活動的價值,讓參與者更關注環境友善的農業。建議在推廣過程中強調活動的亮點和學習價值,這將有助於吸引更多參與者並提升活動的成功度。

雲林縣家園關懷協會以在地產業文蛤、牡蠣、鰻魚、烏魚子、蒜頭為主題,導入豐富的產業知識設計出生動有趣的闖關活動,從穿蚵、串蚵、高倍顯微鏡下的文蛤寶寶、篩文蛤鐵網到捕鰻苗的漁網,讓民眾一探產業的秘密,解鎖新知與新技能,活動更串聯周邊在地青農,設置青農市集展售小農精品,將自家手作的好味道帶給民眾品嚐,也讓民眾認識產業的新風貌;而本場活動另一亮點,就是讓參與民眾體驗無具野炊,從劈柴、生火到將新鮮食材放上大型炊事架上烤,一系列的野外技能學習內容,讓鮮少接觸野外活動的家長與小朋友們都玩得十分盡興,給予高度肯定。
農村水保署南投分署傅桂霖分署長表示,透過本署的區域亮點計畫與食農教育推廣計畫等資源投入,協助家園關懷協會產業提升,並提倡環境友善農業經營與生產模式,且協會積極引動在地青農、社區青年及教育單位,體現協會深耕在地、資源整合與行銷推廣之亮能,這對於口湖鄉產業及濱海觀光發展無疑是一大助力,期許未來協會能夠強化產業、教育及青年之間的連結,再創濱海觀光新亮點!

而雲林縣家園關懷協會總幹事吳國良表示,為了舉辦這場海口祭活動,我們邀集了口湖國中及在地青年團隊-雲林縣青創樂活推展協會一同參與,從了解生產技術的訪談、彙整產業知識與教具教案的結合,設計互動式的教學及趣味化的實作課程,增進民眾參與度與加深產業的認識。我們期待透過活動的辦理,讓更多人可以來到口湖青蚶,帶動社區活化並讓覓海小徑基地成為雲林濱海新的食農教育示範區。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

加入時間: 2016.07.13

許家源

加入時間: 2016.07.13
143則報導
32則影音
0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0:44

新北海岸成花枝繁殖樂園!探索寶寶生命奧義

2024-05-03
瀏覽:
34,449
推:
40
回應:
0

小米的復興與挑戰 部落的種原保存與文化傳承

2024-05-03
瀏覽:
73,287
推:
36
回應:
0
0:40

中山醫大與世界共學:COIL模式下的永續發展實踐

2024-03-26
瀏覽:
46,656
推:
30
回應:
0
0:30

台灣特展以數位科技 帶您展翅高飛邁向淨零未來

2024-03-24
瀏覽:
46,844
推:
76
回應:
0
0:33

都市共生:台北市野鳥學會與大學合作關注野鳥保護

2024-03-22
瀏覽:
50,733
推:
51
回應:
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與地方合作 探索地方水資源奧秘

2023-12-08
瀏覽:
42,332
推:
37
回應:
0

為愛而生讓愛延續 關懷早產兒

2023-12-04
瀏覽:
43,809
推:
54
回應:
0

高齡友善環境的創新與發展 推動「質地調整飲食」

2023-11-22
瀏覽:
38,168
推:
14
回應:
0

發現自然之美,向野而生海口祭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8,978篇報導,共12,907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8,978篇報導

12,907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