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毛澤東應該是被史達林耍了

2023/08/07 22:31
4,575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最近北韓領導人金正恩高調慶祝「祖國解放戰爭勝利節」,7月27日這一天其實是70年前(1953年)韓戰「停戰協定」簽署的日子。依據「維基百科」資料,二次大戰結束後,以北緯38度線為分界線,劃分美國和蘇聯軍隊在朝鮮半島的受降區域。

1947年11月美國將「韓國問題」提交聯合國。蘇聯因中國代表權問題抵制聯合國,因此,在蘇聯缺席的情況下,聯合國大會通過第112號決議,決定由聯合國成立委員會進行監督,在南北韓同時舉行選舉。然後美、蘇軍隊撤出朝鮮半島,由韓國人民自行管理自己的國家。但蘇聯拒絕承認聯合國成立的「韓國問題委員會」。

1948年9月10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成立,蘇聯立即給予承認。3個月後(12月12日),聯合國大會通過第195號決議,承認「大韓民國」是「唯一依法選舉的政府」,南北韓走向分裂。

1950年6月25日北韓領導人金日成突然發動「祖國解放戰爭」,攻打南韓。美國在事發後第3天(6月27日)宣佈出兵朝鮮半島,並命令第七艦隊阻止對福爾摩沙的任何攻擊。美國原本在半年前(1950年1月5日)宣佈不防衛臺灣。韓戰爆發後,態度大逆轉。

蘇聯也在6月27日發表公報,表示蘇聯不會在朝鮮半島與美軍對抗。然而,第二天(6月28日),剛成立不久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理周恩來卻發表聲明,強烈譴責美軍第7艦隊開進臺灣海峽,認為這是「針對中國領土的武裝入侵……公然違反聯合國憲章」。

聯合國方面,則在6月27日安理會通過第83號決議,建議聯合國會員國援助南韓擊退武裝攻擊,恢復朝鮮半島的國際和平與安全。7月7日再通過第84號決議,組織聯合國部隊統一司令部。時任美國駐遠東部隊總司令麥克阿瑟將軍,被任命為「聯合國軍總司令」。

韓戰初期,兵力和裝備居於劣勢且毫無準備的南韓軍隊節節敗退,北韓朝鮮人民軍在不到1個半月時間,就佔據朝鮮半島90%以上的土地,涵蓋92%以上的人口。北韓揚言「要在8月15日的解放周年紀念日完成祖國統一」,美軍及南韓軍則困守在朝鮮半島東南角釜山一隅。為解釜山之圍,1950年9月15日美軍在接近北緯38度線的仁川港登陸,朝鮮人民軍因而大部份被切斷後路,被困在朝鮮半島南部,損失慘重。

10月7日,聯合國大會通過第376號決議,呼籲朝鮮半島統一,授權聯合國軍越過北緯38度線。10月19日美韓聯軍進佔平壤,北韓政府遷都至江界市。

仁川登陸後半個月(1950年10月1日),史達林致電共產中國領導人,請求提供援軍掩護,讓北韓可以在北緯38線以北動員後備力量。並稱共產中國部隊可以用志願軍身份出現朝鮮半島,而且由共產中國的指揮人員統率。

其實,北韓領導人金日成在決定南侵前3個月(1950年3月)曾秘訪莫斯科,達成南侵協議。同年5月13日金日成去北京,告知毛澤東,蘇聯已經打算援助北韓南侵。毛澤東對這項計畫十分驚訝,甚至還質疑金日成是否有此能力。實際上,當時毛澤東忙著結束國共內戰,想要趁勝渡海攻打臺灣,沒有興趣在朝鮮半島開戰。但蘇聯為了東北亞的地緣利益則是態度積極。鑒於史達林本人已經親筆寫信,同意全力支持北韓,毛就未積極阻止。韓戰爆發前一個星期(6月18日)朝鮮人民軍接到命令準備進攻南韓。

韓戰打了3年多,朝鮮半島各重要城鎮幾乎都被夷平,參戰各國損失慘重。蘇聯則是最大贏家。當美國糾集聯合國部隊準備軍事干預時(聯合國安理會第84號決議),蘇聯作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本來可以一票否決,可是就在投票關鍵時刻,蘇聯代表卻因故缺席。聯合國部隊進軍朝鮮半島,使韓戰初期的局勢逆轉,史達林又成功迫使毛澤東不得不出兵對抗美國領導的盟軍。戰爭擴大後,蘇聯又趁機出售大量二戰剩餘軍事設備和物資給共產中國和北韓,發了一筆戰爭財。共產中國舉全國五分之一的財力參戰,直到1965年才清償完所有欠款。戰後,就有共產中國官員用英語抱怨,蘇聯是「死亡販售商」(merchants of death),在韓戰期間出售大量劣質槍炮彈藥給中華人民共和國。此外,毛澤東也折損了一個可能成為接班人的親生兒子。

對於整個冷戰格局而言,蘇聯成功地將美國的注意力吸引至遠東地區,從而使美國在歐洲的軍力相對下降。同時也造成美國深陷戰爭泥潭,經濟實力因而降低,為蘇聯實現兩國之間的「平起平坐」提供契機。

毛澤東為什麼非參戰不可?我想可能是因為韓戰爆發後,美國立即宣佈第七艦隊巡航臺灣海峽,阻斷了毛澤東完勝蔣介石的美夢。另一方面,也可能擔心蔣介石借道朝鮮半島「反攻大陸」。畢竟,中華人民共和國才剛建國,根基不是很穩固。

其實,依據「維基百科」資料,在韓戰爆發後第5天(6月29日),蔣介石確實曾致電麥克阿瑟,表示願意出兵3萬3千人和30架戰鬥機支援韓戰,但受到麥克阿瑟的拒絕。時任中央日報董事長董顯光表示,麥克阿瑟也曾有意接受提議,但是因為英國及大英國協軍隊不願與中華民國國軍合作而被盟軍參謀部拒絕(英國已於更早之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而在「麥帥回憶錄」和「藍欽使華回憶錄」裡則透露,麥克阿瑟於1950年7月31日曾訪臺兩天,發現蔣介石軍隊素質不高,遂打消讓蔣介石派兵參戰的念頭。當時,臺灣的陸軍,平均年齡超過40歲,多數使用一次大戰時期的武器,且大多是文盲,難以學習新裝備的使用。空軍則有一半左右的飛機必須待料檢修,油料和彈藥大約也只夠戰時一、兩個星期使用。海軍艦艇有半數失去作用,基隆的碼頭甚至有一艘艦艇改為「水上招待所」,對外營業。因此,認為中華民國政府根本自顧不暇。

韓戰後經過將近40年,1990年蘇聯與南韓建交,1991年兩韓同時加入聯合國。1992年共產中國也與南韓建交,同時維持與北韓的外交關係。但共產中國與南韓的建交條件,卻要求必須與中華民國斷交,且將原屬於中華民國的大使館等資產接收,並轉交中華人民共和國。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