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扎根農場&餐桌上的食農教育

2023/08/02 19:12
21,287次瀏覽 ・ 61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9
檢舉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subtitles off, selected

      有機農耕法自然農法

      都是推動友善環境耕作

      其重要目的就是讓人吃的健康

      不要破壞土壤

      強化土地利用

      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之永續發展

      重要還是要從小紮根教育

      因為他們以後的

      生活條件其實是會比

      我們更辛苦

      因為我們從小

      都把他們保護太好

      對你今天遇到一個

      很嚴重的問題的時候

      你教他們怎麽應變

      還沒有應變的能力

      所以這種這種習慣養成

      真的是要從小開始

      一起去做

      這一些的菜

      全部就是由我們學員

      他們早上從採

      好其實先去田裡從採

      然後再加分工

      有的炒菜然後有的煮飯

      然後有的控窯

      然後到今天可以做一道菜然後所以

      那個家偉家偉

      他有設計一個他的餐桌

      那我們其實秀明農法理面

      除了農耕裡面很重要一個部分

      其實我們就是說

       

      餐桌很重要

      就是說光得餐桌

      就是希望大家就是要把那個

      有時間就一起吃飯

      因為吃飯很多很多東西

      就是在吃飯的時候可以去

      你要你就可以跟孩子講說

      這道菜是誰種的啦

      然後怎麽種出來的

      這個就是我們講的

      最簡單的食農教育

      在餐桌上裡面你有很多東西可以講

      台灣諺語

      甘願做牛 毋驚無犁通拖

      但現今社會

      想當農夫談何容易

      那我接觸了之後我才發現

      為什麽這麽多年輕人不做農業

      因為單純依靠農業

      其實在我們現在社會來講

      是沒有辦法生存的

      我相信很多人也了解

      有機或者是友善耕作

      對我們的土地

      對我們的環境都是好的

      但為什麽不做

      因為大家都要生活

      大家會在去一個平衡點之下

      可能覺得我種了然後沒人買

      沒人吃 我沒有經濟收入

      所以就放棄了

      所以我覺得政府應該要

      大力的去支持跟鼓勵

      年輕人可以回歸到自然

      然後可以去實行

      自然農法或者是有機耕作

      這個這個部分

      不是只是口號

      因為據我接觸之後我才了解

      你要成為一個農民

      其實門檻太大

      你沒有土地

      你就沒有辦法成為農民

      但現在土地取得其實很困難

      對啊

      照片

      96年1月

      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

      規定非經驗證不得以有機名義販售

      但在土地權屬及耕作面積較小等因素

      難以原法令規範的有機農業

      及友善環境耕作者實屬無奈

      小農及租耕農也應得到重視

      讓生態作物有生態補償

      消費者更需要有

      (質)的認知重要回饋

      高雄烏松區


      你可能也會喜歡

      PJ魚菜共生農場

      傅志仁-傅土豆
      8,737 0 109

      春日 看見幸福

      斛痴
      3,381 0 0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