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採訪弱勢者? 作家李玟萱:把對方放大、把自己縮小
文字、攝影/記者何宇軒
相較於採訪習慣面對記者或鏡頭的公眾人物,若採訪對象是不擅長受訪的素人,甚至是對外界眼光感到敏感的弱勢群體時,身為採訪者有哪些事情需要注意?又有哪些採訪與寫作技巧?曾獲台北國際書展非小說類首獎的作家李玟萱,在「如何採訪與書寫弱勢群體?—精神失序、茶室女人、無家者的人與事」座談會中,分享她採訪茶室性工作者與街友,分別寫作成《茶室女人心》、《無家者》兩本書的經驗。
在採訪技巧上,李玟萱說,當面對不擅長受訪的對象時,記得要把自己講話速度變慢,這可以讓對方願意繼續說下去。問的問題也要具體,不要有太多形容詞的問題,或是不要問「請用一句話總結你的人生」之類的問題,因為一般人會很難回答;她建議可以改問一些具體的問題,例如她曾問對方「如果你要用一首歌代表你的人生,那會是什麼歌?」在她的經驗中,此時對方就會很有興趣地開始來找歌曲,並解釋原因。
除了正式採訪,還有很多細節是在開口之前,或採訪以外的時間,就要仔細觀察;例如她曾在採訪時發現一位街友每講幾句話就要停下來深呼吸,詢問之後才發現,這是因為對方有次阻止小混混騷擾一位女街友,後來被小混混報復打傷胸腔。其實在採訪中他們本來沒有要聊到這一段,是透過仔細地觀察,才能聊出更多的細節。
李玟萱認為,採訪時最重要的就是要「放大受訪者,重視他說的每一件事情」,而把自己縮到最小。
而在做資料整理時,李玟萱也提到,她會先做出一個時間軸、列出各年份的大事紀、查出當受訪對象的人生有任何大變動那年,同時社會上發生哪些大事情,把他的人生故事放在大歷史當中、當他的人生變化當時,社會又有哪些變化;透過這樣的方式,可以理解更多的脈絡,例如當時是怎樣的社會環境或事件,導致對方變成無家者。
在寫作時,李玟萱建議可以找一本自己喜歡的書,當作理想的範本;例如她當時就找了吳念真的《這些人,那些事》,甚至會想像,如果是吳念真,會怎麼朗讀她的文章。在寫人物時,她也會看鏡週刊的人物報導。此外,她還會去看電影剪輯相關的書,藉此掌握如何讓內容高潮迭起,例如她就讀了剪輯師高鳴晟的《剪故事》。最後,身為作者,也不要怕去麻煩編輯,可以藉由多和編輯討論,以確保寫作方向不會偏掉。
那要到什麼時候,一篇訪談文章才算是「寫完」?李玟萱說,當讀者看完這篇文章,可以知道怎麼跟這個人相處、對方面對事情時會有什麼心情、用什麼樣的方式面對;而讀者看完不會去擔心跟這個人相處會不會踩到雷等等。當一篇文章能帶給讀者這些,那她認為就是完成了。
身為一位採訪弱勢群體的文字工作者,很常遇到的質疑就是「寫這些東西,是不是在消費他們?」李玟萱舉一個來不及留下自己故事就離開的老年性工作者為例,她不覺得這是消費,而重要的是自己的動機,是要為了能夠來得及留下對方的故事。她是受到NGO的委託,把這些阿嬤的故事記錄下來,「相信這個社會,會因為我記錄這個故事,而一棒接一棒地去關心這個群體」。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