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教育現況:壽山國中音樂、表藝科為例
雙語教學是時下最熱門的教育議題之一,在「2030 雙語國家」的政策下,各大教育領域也開始著手相關課程的設計與執行。關於雙語教育議題的討論不曾間斷,除了正面支持的言論,反對的聲浪也不在少數,可說是頗具爭議。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聽聽看,在教育的最前線執行雙語課程教學的老師,壽山國中朱健慧老師對於雙語教學的心路歷程,以及他是如何看待社會上對於雙語教學的反對聲浪,還有他對於雙語教學的未來展望。最後是整段採訪的總整理,以及我們師資生對於雙語教學的看法與期待。
課程初期:
壽山國中屬於雙語社群學校,因此會有外師進駐校園,並與各科老師協同備課。起先合作時較大的困難點在於主題,比如遇到「相聲」這類外師較為陌生的領域,就要先費一番功夫解釋其定義,才能開始備課。但後來朱老師發現,其實相聲與國外常有的「脫口秀」性質很類似,於是就以此為媒介讓外師能更容易理解,也順勢利用不同文化的共通點,來達成所謂跨文化的交流。在授課模式上,初期採用外師全英授課,中師即席翻譯的方式來進行。但這樣的授課方式有失雙語教學真正的核心價值所在,於是朱老師便改用段落式的中文摘要,以及讓能力較高學生,支援能力稍遜學生的方式,讓學生降低對中文的依賴感,從而達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課程活動分享:
朱老師主張將課程的核心內容先整理出來,並轉化為重點單字或句型,最後再以此重點單字或句型作為根基來發想課程內容,這樣的設計方式也符合語言三角中,Language of learning 的理念。另外他也分享了像是「讀者劇場」這樣的教學活動,從一開始由教師主導,到後來學生們自發性的參與及創作,甚至能上台展現學習的成果,這些都能顯示出學生對英語的興趣與自信皆獲得了增長。曾有幸到壽山國中觀課的我們也觀察到朱老師班上的學生,即便在有外人觀課的情況下也能泰若自然用英文回覆老師的提問,甚至上台唸英文。可見其學生已經養成使用英文的習慣,並且不會害怕開口說英文,這無非就是雙語教育中最希望達成的目標之一。
學校方面的支持:
由於外師與各科教師皆有雙語課程的共備,學校會將各科有雙語教學經驗的老師集合成一個共備社群,來分享彼此在雙語教學上的經驗。像這樣的共備社群除了校內,也有整合全高雄市的大規模雙語社群。而這樣的共備社群能讓教學資源的流動更為暢通,除了雙語老師彼此間的想法交流以外,也造福了許多初次踏入雙語教學的老師,為他們提供了許多課程設計上的思路。
心境上的轉變:
對於雙語教學頗具心得的朱老師,目前最希望的就是能將這些經驗分享給需要的人,尤其是師資生。師資生在現場實務端的經驗仍是比較短缺的,若能將這些經驗傳授給初出茅廬的教育新血,想必對未來的教育界也會是一大助力。
對於反對聲浪的想法:
朱老師認為反對聲浪不可忽視,任何政策都需要足夠的配套措施來應對。就目前的情況而言,外師素質的參差讓備課過程產生缺口,也因此本土教師的增能勢在必行。然而本土教師在雙語增能上的進修管道卻是供不應求的狀態,朱老師提到,之前有一個多益增能課程總共30 個名額,卻有100 多位老師報名,可見在增加雙語教師進修與研習機會的部分絕對是當務之急。另外,在前面提過的共備社群與資源分享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若能持續推動、推廣,想必各界對於雙語教學所提出的質疑也會隨之減少。也期望這些反對的聲浪能夠讓決策者真正做出改變,雙語教學的未來發展才有機會成長茁壯。
未來計畫:
計畫有很多,例如跨國工作坊這類更加進階的雙語課程,但有時會卡在教師本身的條件等等,所以仍要先將眼前的難關度過,再放眼後續的發展。最後朱老師也期許,希望有更多有心、有意願的老師能加入雙語教學的行列,並持續推動這項別具意義的政策。
總整理:
經過這次的採訪可以發現,雖然現今的雙語教學仍存在許多待解決的問題,朱老師對於雙語教學政策還是抱持較正面的態度,因為他看見了學生的轉變,我們也相當認同他的理念。雙語教學的可行性除了有社會心理學、認知發展理論以及社會文化理論的背書以外,本土老師為學生量身打造的雙語環境也能成為一大優勢。推行雙語政策少不了中央的協助,希望日後能提供更多教學資源,讓雙語教學成為學生的助力,而非阻力。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