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民醫師心繫山林 長照服務暖人心
標一:山區看診數十載 親訪住處助居民
OS
汽車駛入桃園市唯一的山區復興區,一身白袍映入眼簾,他是原住民醫師高揚威。身為泰雅族的高揚威,除了在山區開設診所,更會親自駕車進入更加偏遠的地區,提供專業的診療服務,並關心偏鄉長輩,造福了不少居民。
Bite(醫師 高揚威)
要拿血壓藥是嗎?
標二:交通補助杯水車薪 醫嘆沒人來
OS
高揚威提到,目前各地政府都有提供交通和長照補助,但是並沒有確實根據居住地的偏遠程度調整補助金額,偏鄉的長者不論是下山看病還是請照服員上山,都會比都市的長者花費更多金錢,因此無法固定享受到長照服務,臺北醫學大學高齡健康暨長期照護學系教授林秋芬更坦言,若進到偏鄉僅能服務少數個案,便可能遇到沒有照服員能上山的窘境。
Bite(北醫高健系教授 林秋芬)
事實上你去看偏鄉,你可能開了一個多小時才有一戶人家,那我們常常都是以大多數人的那個需要為主,所以對於那個個別的需求上面,我們就比較難去提供。
Bite(醫師 高揚威)
在都會區,常常在一棟大樓裡面就有好幾個個案,那在山區,雖然有一點點的一個服務加成,可是要服務一個長輩,往往就必須要跋山涉水,非常非常地遠。
標三:來回醫院車資高 山區居民負擔重
OS
根據桃園市政府社會局的長照交通接送服務實施計畫,復興區作為桃園唯一的偏鄉,一個月的給付額度是2400元,但是從復興區華陵村到最近的醫院,若用桃園市計程車費率計算,來回便超過3000元,在一週要去一次醫院的情況下,扣除補助款,每個月得花費將近一萬元的車資。高揚威坦言,需要長照服務的居民通常已失去經濟能力,卻需要支付高額車資下山看診,針對這樣的情況,他曾向原住民立委和政府官員反映偏鄉長照困境,現況卻沒有改善。
Bite(醫師 高揚威)
有長照卻因為太偏遠,沒有人要去做,但政府事實上就是應該要把每一個人他該有的想要的福利,在某種輔導機制下,盡量把它拉平。
OS
因交通費對偏鄉長者來說是很大的負擔,高揚威深知民間疾苦,也提供長照車服務,直接到山上把居民載到他的診所看診。而除了提供一般的診療外,高揚威更致力於照顧不方便出門的長輩。因後山極度缺乏醫療資源,高揚威便會親自到長輩家裡看診,用自身力量,盡可能地讓偏鄉不再是醫療真空區。
Bite(民眾 林鑫)
沒有高醫師的長照車的話可能自費,自費的話就自己付錢,一趟要兩千塊起跳。
Bite(醫師 高揚威)
好我們先不要說話,我們量血壓。
Bite(醫師 高揚威)
年輕20歲了,腳現在還會腫嗎?
標四:偏鄉長照遇困境 政策成效不彰
OS
而在人口快速老化的現代,林秋芬認為,比起讓公費生到偏鄉駐點幾年就離開,若能從社區內培養對自己家鄉有感情的照服員,不僅可以解決原住民在語言溝通上的問題,也能從根本上改善偏鄉長照現況。
Bite(北醫高健系教授 林秋芬)
因為已經住在那裡的人,然後就原地教育、原地服務,我覺得那樣的策略在過去我所看到的是比較成功的。還有原鄉很重要是語言嘛,因為原住民他們有很多不同語言,一樣都叫原住民可是他們語言是不通的,所以這個部分我是覺得也是需要做改善的。
林秋芬期許政府能依據各個社區現況做盤點,長照政策應該因地制宜,而高揚威也希望政府不要只做表面,偏鄉長者沒有理由被迫犧牲,他盼望未來能有好的政策,帶給偏鄉長者們安心的晚年。
採訪撰稿 邱邵安、林庭安
攝影剪輯 邱邵安、林庭安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