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熱量低營養高 台灣種出本土藍莓

2023/03/26 19:00
6,749次瀏覽 ・ 2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5
檢舉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subtitles off, selected

      標一:研發多年終成果 國產藍莓露頭角

       

      OS

      發出陣陣聲響的太陽能驅鳥設備和藍莓果實搖曳的景象,竟出現在南投縣的八卦山上。藍莓農民楊士藝歷時多年,終於為本土水果添一份力。他也驕傲地展示國產藍莓所帶來的優勢。

       

      Bite

      藍莓農民楊士藝

      它的那個新鮮的在國內採收的就是它的風味上會明顯很多會好很多,還有口感上吃起來比較硬度比較高比較脆。

       

      標二:培育過程艱辛 土壤改良為關鍵

       

      OS

      藍莓富含花青素且具有高效的抗氧化能力。根據農委會統計,台灣大部分藍莓的進口國家有美國、日本、智利等。而近5年的進口值也在逐年攀升。但培育出本土藍莓還需要具備幾種關鍵因素。

       

      Bite

      藍莓農民楊士藝

      他需要酸性土,然後透氣性好、排水性好,然後保濕度又要好,啊高有機質。其實大部分可能台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土壤都不適合。

       

      OS

      楊士藝對此利用了粗糠和花生殼進行了土壤改良,把土壤變成能夠適合藍莓生長的環境。

       

      標三:開拓藍莓市場 期盼趨向本土化

      OS: 如今藍莓進口價格比國產低,國立中興大學園藝學系助理教授林宣佑指出若未來本土藍莓能夠量產,將有望把價格調低。但伴隨而來的人力問題成為了最主要的困難。

       

      Bite

      國立中興大學園藝學系助理教授 林宣佑

      台灣要發展藍莓產業有個問題就是,未來如果藍莓產業擴大,只能想辦法以機器代替人工。

       

      OS

      成功培育出藍莓對台灣而言是農產業的一大進步。林宣佑也表示希望在產業擴大之後,可以讓全台灣人有機會品嘗到本土藍莓。

       

      採訪撰稿:陳曉芹 楊子萱 

      攝影剪輯:陳曉芹 楊子萱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