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風劇團 非行少年的圓夢平台onTV

嵌入:
文字-A A +A

【記者劉羽珊、黃美娜/台北市大同區報導】「在劇團中,我感受到自己是這個家的一分子。」逆風劇團第三屆成員老虎,曾經加入幫派、曾經在社會上叛道而行。「如果沒有經歷過我的旅程,憑什麼批判我的人生。」2018年,老虎在社工的介紹下,去看了逆風劇團的演出,被舞台劇中的台詞產生強烈共鳴,並因此加入劇團。在劇團的幫助下,老虎順利的從高中畢業,並在全台各大學演講,用自己的經歷、用逆風劇團的故事,讓每位非行少年相信改變的可能。

↑逆風劇團創辦人成瑋盛(中)。照片提供/成瑋盛

叛逆 是對自由的幻想與狂熱

「我是曾經被社工幫助過的孩子。」今年26歲的成瑋盛,從小就不喜歡念書,國小到大學經歷了轉學、休學、被退學,在唯有讀書高的環境中,成瑋盛總是被送到安親班繼續上課。充滿挫折的學習過程,讓成瑋盛對讀書越發抗拒。到了國中,認識到和自己一樣不喜歡唸書的朋友,成瑋盛形容,就像是陷入到一個很墮落的環境,想要去體驗自由的感覺。成瑋盛認為,自己叛逆的行為是為了追求自由。鬥歐、打群架、加入幫派,這些行為對他來說是積累己久對自由的渴望。在志工的引導下,成瑋盛的情況時好時壞。真正改變他的契機,是升上高中後周遭朋友的遭遇,有些被關、有些結束生命,這些變故讓他開始思考,自己活著的價值是什麼。

高一時,被戲劇社招募演出結束後的一段話所吸引——「如果你想改變,你想完成夢想,歡迎加入這個地方,我們可以陪你一起完成。」因此加入學校的戲劇社。過程中,他發現戲劇是一個非常多元的藝術,有燈光、影像、舞臺、化妝、編劇、導演,「劇場的多元,可以包容很多很多的青少年。」成瑋盛認為戲劇不只可以為生命創造正向經驗,透過拿著戲劇演出的邀請卡給家人,也讓改變能夠被肯定。回想起第一次在舞台劇中演出,成瑋盛說:「我從來沒有過夢想,可是在即將開演的那一刻,你知道再過5分鐘,那些你在乎的人都會走進劇場來看你。」17歲那年站上舞臺的感動,成瑋盛希望可以將它傳遞給更多和他一樣的青少年。

離開舞台、回到學校,成瑋盛依然是那個不會讀書的學生,在高二出演完舞台劇後,成瑋盛選擇休學。休學一年的時間,成瑋盛加入由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余浩偉老師所發起的「風箏計畫」,前往青少年安置機構,拍攝那些被關的青少年的紀錄片,「這個過程,我看見了這個社會上有很多很多的故事,這些故事是我從來沒有看過的,更是這個社會上沒有人知道的事情。」成瑋盛希望可以將這些故事記錄下來,並與當初在舞臺上的感動結合,因此在復學後,一邊準備學測,一邊撰寫逆風劇團的創辦計畫書。成瑋盛18歲那年,與好友陳韋志、邱奕醇,三人通過富邦青少年圓夢計畫,獲得成立劇團的第一筆資金。2015年,全臺灣第一個由中輟高關懷青少年所組成的劇團——「逆風劇團」正式成立。

↑創辦人暨團長成瑋盛(右二),也曾經是社會上的「問題少年」。照片提供/成瑋盛

逆風,是街頭長出來的劇團

成瑋盛與陳韋志、邱奕醇,從小彼此熟識,也一起經歷彼此叛逆到轉變的過程。為了招募劇團的第一屆團員,三人時常到法院及青少年中心演講,或是請過往輔導過自己的社工協助號召。成瑋盛說,第一批孩子之所以願意加入逆風,「是因為他們在我們三個身上,看見就算曾經被社會放棄,有一天還是可以完成夢想。」

「我們不是社福組織,所以沒有任何的資源可以補助我們。」劇團成立初期,沒有場地、沒有資金,但成瑋盛說:「因為想做,所以當時我們並不覺得那是困難。」在沒有任何落腳地的情況下,他們在便利商店對街、中藥行門口、廢棄桌椅旁開會,而天橋下、地下道、公園、學校司令臺,便是孩子們排練的舞台。「逆風是從街頭長出來的劇團。」成瑋盛如此形容。他認為在那段辛苦的時期,最大的困難並不在於物資上的限制,而是如何去陪伴這些青少年面對負面情緒與創傷,「那時候的我們年紀也很小」成瑋盛回想起18歲的自己時說道:「你的肩膀是要去乘載別人的生命,所以必須逼著自己去成長。」

    劇團成立的第四年——2019年,是逆風劇團運作逐漸穩定的關鍵時期。自創辦以來,知名度不夠、演出場次不多,規模不大的情況下,沒有任何的資源可以補助劇團發展,於是成瑋盛選擇從社區營造著手,帶著青少年到老人安養機構陪伴長者、煮飯提供弱勢群體、在街頭排練、創作、演出等,以此建立劇團與社區的友好連結,並破除外界對逆風少年的刻板印象,「後來我們得到了教育部的社區營造獎,然後這個全國第一的獎金有20萬。」於是他們便決定利用獎金,租下了逆風劇團的第一個據點,讓團員們有一個真正可以遮風避雨的「家」。

 

↑運用藝術的力量,這些孩子能夠向社會大眾說出自己的故事。照片提供/成瑋盛

褪去逆境的縛繭 開展蛻變的飛羽

劇團當中,有孩子參與舞台劇演出,是家人第一次出席他的活動,因此而重新修復彼此的關係;有孩子從拒學、中輟、逃離學校體制,到後來意識到喜歡戲劇,而考上了戲劇系,並一路升學到即將報考研究所;也有孩子明確表示不會與家人修復關係,但卻意識到應該為自己好好的生存下去,現在很穩定的當洗車師傅,能夠為自己賺取生活的費用,也開始能夠好好照顧自己。對成瑋盛來說,他從來都沒有期待孩子一定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但是他開放逆風這個場域,讓這些孩子可以慢慢的往自己的理想邁進。

來到劇團的青少年,每一位都來自不同背景。成瑋盛表示,有的孩子父母對他束手無策、有的孩子與家人情感疏離、也有的孩子完全被外界所放棄,但每當遇到有人詢問:「逆風有沒有過失敗的案例?」他都會告訴對方,「你看到台上這些光鮮亮麗的,如果你放棄了他們都可能失敗。」成瑋盛形容陪伴青少年,就像坐雲霄飛車一樣,有時候會因為他們的改變而感到開心,然而下一秒他們可能又再一次墜落,「而逆風的工作,就是在他們即將墜落時,再一次伸出手接住他們。」成瑋盛說。

    逆風劇團第三屆的團員老虎,國小時期遭到同學霸凌,然而不但師長對此漠視,連家人也不多加諒解,認為「學校那麼多人,為什麼就只有你會被霸凌?」最終,他選擇加入幫派,為自己曾經遭受過的不公平做出還擊,「我從被霸凌的角色,變成霸凌別人的人。」升上高中,老虎開始為暴力行為負起法律責任,甚至背上殺人未遂的罪名,開庭、被關、出獄、被關,日子不斷的在這樣的循環下度過。兩年的時間就在進出監獄中過去,而當他終於承諾自己要好好生活時,卻處處碰壁。「社會上有太多標籤」,老虎回憶起當時應徵工作時的經歷說道,店家會在自己、家人與社工面前表示「這個小孩有前科,會不會打客人、罵客人,或對客人怎麼樣。」當時的老虎覺得,「如果全世界都放棄我了,為什麼我還要改變?」在被社會拋棄的無助感下,老虎曾迷惘是否只有幫派會接納自己。

2018年,在志工的介紹下,老虎去看了逆風劇團的演出,舞台劇中的一段台詞:「如果沒有經歷過我的旅程,憑什麼批判我的人生。」讓老虎產生強烈的共鳴,「那些我以前不知道怎麼說的事,在舞台中被呈現出來。」在這樣的機緣下,老虎加入了逆風劇團。在劇團中,老虎感受到自己是這個家的一分子;在劇團中,也逐漸發現自己擅長與他人對話,「我希望以後能夠走上與輔導經驗有關的工作」是老虎未來的目標。在劇團的幫助下,去年老虎也順利的從高中畢業,目前仍逐步往夢想前進中。

    成瑋盛說,青少年出現行為偏差,很大的原因在於家庭與教育。成瑋盛認為,當原生家庭不具備教養機能時,如果教育端有提供多元的選擇,那麼這些孩子便有機會能夠在教育的過程中,找到生命的價值。「有些孩子喜歡體育,但卻因為不擅長國文英文數學,而對自己產生自卑與脆弱感。」但在逆風,除了戲劇之外,他們會帶著孩子們體驗各種冒險教育,像是在摩托車訓練課程,學習改裝安全帽、烤漆課程,或是在餐飲課程中,帶他們學習做咖啡,並取得認證。成瑋盛表示,逆風透過戲劇做為凝聚大家的方式,不過也看見很多孩子不喜歡戲劇,因此他們就從孩子的需求中,找出各種相對應的解決方法,讓來到劇團的每位青少年,都可以跳出學業的標準,往自己擅長或有興趣的領域學習。

對於目前教育系統的不足,成瑋盛從來不給予批判,因為他了解教育不可能為所有人客製化,但他說:「逆風劇團要成為教育工作者的幫手。」承接從漏洞墜落的孩子。成瑋盛說,青少年的成長階段,會遇到很多的困難,而當這個世界無法協助你的時候,逆風劇團隨時都會伸出援手。對於無法處理負面情緒,逆風給予陪伴、聆聽的關懷;對於無處可去的孩子,逆風提供他們休息、溫飽的地方;對於有身扛法律責任的孩子,逆風便與法律扶助機構合作,提供孩子法律諮詢的管道。「我們不會先告訴你,一定要完成夢想;我們不會先告訴你,未來要怎麼樣才更美好。」對逆風劇團而言,會優先選擇陪伴孩子度過創傷,待創傷修復之後,才能更有勇氣去思考、實踐夢想。 

↑逆風劇團透過戲劇,引導非行少年發現自己的生命價值。照片提供/成瑋盛

當缺口成為出口 阻力成為助力

劇團創辦至今,成瑋盛最大的困境與掙扎,是無法顧及所有孩子的陪伴需求。「當你想做的越來越多,你所觸及的孩子越來越多,你就會面臨到你無法分身法術。」成瑋盛表示,直至現在他也還在學習如何把心力平均的分散在每位孩子身上。此外,當劇團規模越大,也代表需要更多資金的支撐。成瑋盛舉例,劇團目前已有四個據點,每個月都有百萬的開銷需要支出,「我可能好好陪伴你,可是下個月我完全付不出這些薪資的時候,劇團有可能馬上就停止運轉。」當面臨到孩子需要陪伴時,應該要花時間去爭取資源,還是要花時間好好做陪伴?對成瑋盛來說,不管是哪一種選擇,都沒有一個最完整的方法能夠解決。「但我們會實話告訴孩子,下個月可能付不出房租。」成瑋盛表示,當他們把孩子們幫作夥伴來看待,告訴他們劇團面臨到的困難時,其實孩子的心態上也會產生轉變,會意識到自己好像可以長大,可以成為幫助劇團的角色。

對於未來,成瑋盛冀望逆風劇團可以成為社會上所有邊緣族群的倡議舞台。「逆境的兒少,不是要被社會幫助的一群人,而是應該被好好栽培。」成瑋盛認為,逆風劇團是逆境青少年發揮社會正向影響的開始,透過安排孩子去採訪無家者、塵爆傷燙傷者,將弱勢族群的故事,透過舞台表演而能夠被社會看見,並且將售出票券的收入回饋予公益組織,青少年過去所遭遇的阻力,現在可以成為解決社會問題的解方。

↑逆風劇團帶領團員到老人中心服務,建立劇團與社區的友好連結。照片提供/成瑋盛

採訪側記

透過與成瑋盛的訪談,讓我們看到青少年如何在社會困境之下,仍然有夢想的勇氣,也看見在這個社會上,有一處可以安放那些走失心靈的避風港。「如果沒有經歷過我的旅程,憑什麼批判我的人生。」這段話也讓我們意識到,也許我們無法做到理解,但我們卻可以嘗試同理。讓不同生命際遇下,不同的人生故事,能夠在不同的族群間相互諒解。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

加入時間: 2007.04.03

輔大生命力新聞

加入時間: 2007.04.03
4,156則報導
2,261則影音
704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2:40

牧羊古道 廢棄半世紀後手作修復

2024-03-18
瀏覽:
1,349
推:
2
回應:
0
2:20

客語走讀楊梅富岡 品味仙草瞭解客家文化

2024-03-15
瀏覽:
3,300
推:
1
回應:
0
2:09

一人裝傻一人吐槽 漫才搞笑暗諷社會議題

2024-03-11
瀏覽:
2,913
推:
0
回應:
0
2:06

張希慈揭露性暴力 從傷痛走向修復

2024-03-08
瀏覽:
5,727
推:
0
回應:
0
1:53

不賣面紙賣腸粉 無障礙餐車推動街賣轉型

2024-03-04
瀏覽:
7,000
推:
1
回應:
0
2:40

登過聖母峰 詹喬愉投入淨山和救難

2024-03-01
瀏覽:
5,283
推:
4
回應:
0
3:04

南方書店邁入七十載 見證時代更迭

2024-02-26
瀏覽:
7,988
推:
6
回應:
0
2:57

放牧雞取代除草劑 林書文打造生態農園

2024-02-23
瀏覽:
12,830
推:
2
回應:
0
3:11

戲劇治療 接住高危家庭的少年

2024-02-21
瀏覽:
13,848
推:
3
回應:
0
2:04

開放市民種植的麗山農場 種出有機綠竹筍

2024-02-19
瀏覽:
8,183
推:
2
回應:
0

逆風劇團 非行少年的圓夢平台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208篇報導,共12,745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208篇報導

12,745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