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德國中導覽~文史篇
每一片土地都有它的故事,如果未經挖掘,這些過往將永遠被埋藏。成德國中的前身是日治時期的成德學院,至於變遷的過程,讓我們來聽聽對文史有深入研究的文彬老師怎麼說~
南港社大潘文彬老師指出:成德國中在日治時期,是由一個日本的佛教團體將感化教育從西方引進,以財團法人的方式,成立了成德學院,並對青少年進行感化教育。其後日本政府規劃要在每一個府縣設立感化教育機構,於是將其收歸國有,改立為臺灣總督府成德學院,而他們的長官;成德學院所長,其官舍就位於現今修德國小的位置。
其後,台灣光復,成德學院改為隸屬於臺灣官署(臺灣行政長官公署),之後輾轉又變成內政部、衛福部管轄,最後變成(臺灣省立台北)仁愛之家。
民國57年,南港區劃歸台北市,(臺灣省立台北)仁愛之家搬遷至新店屈尺路,於是此處由臺北巿政府將其規劃為成德國中校區。成德國中籌備初期,是以工務所的名義興建校舍,待校舍完工後才改名為成德國中並進行招生事宜。在當時成德國中的所有校舍都已建置完成,其後只增建了成德運動中心,目前是以委外經營的方式進行營運。
另外,文彬老師進一步提到,成德學院在日治時期是以佛系的方式對青少年進行感化教育,其後改由臺灣總督府管轄之後,感化教育也因此被轉型。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造就了許多孤兒,此處曾一度轉型為孤兒院。臺灣光復後,改為臺灣省立台北仁愛之家,主要提供老人收留服務。其後,仁愛之家搬遷至新店,此處在閒置期間,一度被作為墓園之用。民國75年,台北市政府將此地劃分為成德國中、修德國小校地並開始籌建,民國80年成德國中終於創校完成。
南港社大/公民記者/梅子/台北巿南港區報導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