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家鄉的味道 張希仁挺玉蘭花

This is a modal window.
救家鄉的味道 張希仁挺玉蘭花
遊子思鄉情 捨不得的家鄉味
旁白:張希仁從小看著家人種植玉蘭花,心中擁有對玉蘭花的濃厚情感,長大後他看見玉蘭花產業逐漸沒落,興起他返鄉種植玉蘭花的心,後來他去讀碩士寫論文,用身體力行去改變產業困境。
玉蘭花農張希仁先生:「其實像我們在外面工作的遊子,然後聞到家鄉的味道,那種對家鄉的思念,其實會特別的濃厚,所以說玉蘭花這個產業快沒落了,以後會讓我們值得思念的東西或是味道,會越來越少,做下去,讓我們的下一代可以聞到這個味道,也可以想到我們這些長輩。」
疫情嚴重受創 產業老化加劇
旁白:年輕人不返鄉務農是我國的農業常態,面對人口老化與疫情的影響,玉蘭花產業嚴重受創,因為大盤商減少供貨量,所以許多花朵都必須捨棄,導致農民做白工,也無法發揮整體最大效益。
玉蘭花農張希仁先生:「因為賣花的越來越大,因為你看我們賣花都是就是阿桑,年輕人不肯做這些事情,而且這個賣花這個行業非常的危險,路邊賣玉蘭花的都沒有拿出去賣,甚至顧客也不敢把車窗用到下去買玉蘭花,雪崩式的滑落業績。」
困境中找方法 改善產業困境
旁白:張希仁結合其他產業,多方嘗試新產品,努力去改變困境,雖然一路上遇到重重困難,但他愛家鄉的心,讓他不畏困難,他是玉蘭花產業轉型的吹哨者,改善農民收入的同時,也讓更多的花香有了歸屬。
玉蘭花農張希仁先生:「我採了100斤,可是我50斤要拿去做掉
那我為什麼不把這50斤要丟掉,那我為什麼不拿這50斤要丟掉的,拿去再去創造其他的價值。我現在我在在做一些玉蘭花純露,玉蘭花的潔面露,就是結合起來,結合其他的產品,然後做潔面露,這樣我玉蘭花結合檸檬,然後做企業的慕斯。我能力不夠,我去讀農業大學去學習。好,我想要改變這個困境,我去讀碩士,我想要改變這個事情。
行動留住花香 危機化為轉機
張希仁用行動留住花香,改善玉蘭花及農民的困境,他將危機化為轉機,也證明努力行動總是會有好的收穫。
復興崗新聞記者高弋翔 屏東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