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在「蜆為人知」的風頭水尾-西港國小的多元學習

2022/12/22 21:17
5,843次瀏覽 ・ 149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社大與十二年國教】二林社大X西港國小

大城鄉西港國小位於彰化縣的最西南角,左臨台灣海峽下濱濁水溪,正是位於臨海地區民眾常說的「風頭水尾」的地區。二林社大從109年起開始與西港國小協同開設「認識海岸生態環境、動植物紀錄」課程,特別邀請生態博士蔡嘉陽老師來帶領高年級學生認識彰化海岸生態,濱海植物、泥灘地底棲生物及水鳥都是教材,也讓學生們接觸並練習操作無人空拍機,透過不同視野認識家鄉這塊土地,課程不僅是文字圖片的輸入,更實際走訪、親自體驗。

照片

圖:蔡嘉陽老師帶小朋友利用空拍機來觀察學校周邊環境。

照片

圖:蔡嘉陽老師帶小朋友到海邊認識海岸植物。

課程中老師也會藉由簡單的問答引發能源、環境保育等議題的探討,嘉陽老師認為教育並非單方面的灌輸,而是需要透過理論與事實的多方驗證轉化吸收,並提供足夠的資料給小朋友們,讓他們能培養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照片

圖:蔡嘉陽老師帶小朋友到海邊利用望遠鏡觀看候鳥。

照片

圖:小朋友們將所觀察到的動植物記錄在筆記中。

今年除了原有的生態課程外,再增加一門「蜆為人知」的食農教育課程,由洪信德校長帶領小朋友們認識在地的特色產業「黃金蜆」養殖產業。大城鄉東西港村是台灣黃金蜆的故鄉,全台有70%的蜆是產自西港國小的學區,「黃金蜆」可以說是當地很重要的產業之一,「鴨蜆共生」更是地方特殊的情景,意外的是,即使是面對生活中習以為常的產業,西港國小的小朋友仍感到十分陌生。因此信德校長帶領小朋友親自走進社區、動手設計養殖箱、製作美味的食物,讓他們更了解這「蜆」為人知的故事。至少現在的他們可以大聲的跟別人介紹,蜆,是養在淡水;蜆,不是吃鴨子大便,而是吃大便裡的養分和藻類,我想這就是最大的收穫了吧!

照片

圖:洪信德校長帶小朋友到學校周遭觀察在地獨有的「鴨蜆共生」生態循環模式。

照片

圖:信德校長帶領小朋友動手設計養殖箱,親自照顧並觀察黃金蜆的成長。

照片

圖:教導小朋友利用蜆殼來美術創作。

12月21日在「蜆為人知」課程的最後一堂課,特別安排一場「蜆為人知-食農成果饗宴」的體驗課程,也邀請同樣在深耕食農教育的潭墘國小一起來參加,由俐雅主任帶領4年級的同學來參與體驗,活動中信德校長教導小朋友們認識「蜆精」的製作方法,同時利用製作蜆精後的蜆肉來動手做披薩,讓孩子做中學,印象深刻記得更久,也期待當有人問起這些孩子「你的家鄉有什麼」時,他們能驕傲地回答:有珍貴的泥灘地、台灣招潮蟹、還有全國最多的蜆。

照片

圖:小朋友利用製作完蜆精的蜆肉來製作美味的披薩。

照片

圖:小朋友迫不及待享用蜆披薩。

大城鄉西港國小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