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情緒壓力的疫情幽谷
撰文/公民人權協會研究小組
中華公民人權協會於11月13日下午特別邀請公益講師蘇熙文醫師,舉辦醫療人權公益講座「走出情緒壓力的幽谷─精神科醫生不願告訴你的事」。由內科醫師進行疫情後的情緒管理及正確飲食的衛教。
疫情下抗憂鬱劑使用量升高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COVID-19 大流行的第一年,全球焦慮和憂鬱的盛行率大幅增加了 25%。台灣人抗憂鬱劑的使用人數,也從140萬人擴大到154萬人,增加了10.4%。
疫情改變生活,必須的隔離手段,讓許多人成為暫時的孤島。民眾的壓力不斷累積,其中包括健康的隱憂會擔心自己和家人可能會重症或是死亡;必須隨時注意防疫的高壓生活,要記得戴口罩消毒;長期壓力之下,還不知疫情什麼時候會結束影響民眾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精神科疾病的認定是舉手表決?
問題是,在憂鬱症人口高速成長的背後,蘇醫師指出,精神科診斷的憂鬱症和過動症,宣稱是生理疾病大腦異常,看診時卻沒有檢查大腦,就開立精神科藥物。
精神科使用精神失調診斷與統計手冊(DSM),但是很少人知道,這本手冊已經出了五個版本了。第一版只有112種疾病,到第4版已經增加為374種疾病。精神科所謂的失調症,例如過動症、憂鬱症,一個一個被加入手冊,但整本手冊卻沒有定義什麼是「正常」。
蘇熙文醫師在演講中提供民眾一項常識,其實DSM這本手冊裡面的病名,是精神科醫生們投票表決定出的。例如1973年,在同性戀代表列席旁聽之下,美國精神醫學會成員以5584人對3810人,投票通過「停止稱呼同性戀為一種精神疾病」。
蘇醫師觀察,不明原因的憂鬱,有40%來自於身體的因素,60%來自於心理的因素。因此出現的症狀,可能有沮喪、睡不著、胃口不佳、想自殺,然而抗憂鬱劑真的能解決他們的憂鬱嗎?藥物仿單和書籍卻告訴我們,抗憂鬱劑常見的副作用會產生憂鬱、遲發性運動困難、靜坐不能、暴力行為和自殺。
CMAJ《加拿大醫學協會雜誌》在2010年曾刊登一項研究,婦女在懷孕期間服用抗憂鬱症藥物,會增加準媽媽流產的機率達68%。
社會新聞背後的抗憂鬱劑
蘇醫師舉出好幾則社會新聞,自殺時使用抗憂鬱劑,殺人時使用抗憂鬱劑,包括美國發生的校園槍擊案。例如2001年6月,美國懷俄明州的唐納.謝爾 服用抗憂鬱劑後瘋狂掃射,法官調查後判定抗憂鬱劑要為這場殺戮負起80%的責任,並要求藥廠賠償800萬美元。這些血淋淋的社會事件,竟然背後都有抗憂鬱劑的身影。
2006年美國國家心理衛生研究院進行的研究「紓解憂鬱症的持續治療替代方案」,發現13到17歲的青少年,符合憂鬱症篩檢認定的憂鬱症狀,到6週後只有47%仍然符合憂鬱症表現,6個月後只剩下35%。研究發現,絕大多數的年輕人,即使被篩檢出有憂鬱症狀,在適當的支持與追蹤下,症狀大多會自行消失,不須用藥。
蘇醫師提醒民眾,一般的醫療上,《知情同意權》的標準包含:
一、溝通診斷的本質,二、建議之治療或程序的目的,三、建議之治療的風險和優點,四、還有告訴病患替代的治療方式,唯有如此,病患才能在充分告知和教育之下做決定。所以醫師應該取得詳盡的病歷,然後做完整的身體檢查,排除所有可能造成該類症狀的問題。接著醫師再跟病人解釋,他所推薦的治療方式有可能產生的副作用。
雖然抗憂鬱劑造成這麼多負面影響,但是蘇醫師仍用巨大的字體提醒在場聽眾,不可任意突然停藥,以免發生反彈的戒斷作用。
重新認識憂鬱
在拆解了精神科診斷問題,抗憂鬱劑副作用之後,蘇醫師協助民眾重新認識憂鬱。憂鬱是一種現象、症狀,不是一種疾病。憂鬱背後有多種原因,外在症狀只是結果;精神科倒果為因,將「症狀」變「疾病」。精神科藥物只是治標不治本,找出憂鬱的真正原因,才能真正「治癒」憂鬱。
造成一個人憂鬱症的理由百百種,個人對於生活重大壓力事件的調適困難,如孤獨、失業、貧窮、慢性身體疾病等因素的壓力。而生理導致的憂鬱,蘇醫師在演講中明確的提到:
1. 神經、腦部疾病,如帕金森症、中風、腦瘤、失智症等。
2. 內分泌異常,如甲狀腺機能低下、腎上腺功能過高。
3. 惡性貧血。
4. 各種癌症患者。
5. 其他生理疾病,如心臟病,肺病,糖尿病及慢性病痛。
6.醫療藥物。藥物及其他物質的濫用。
7.營養問題。
8.過敏,慢性食物過敏。
9.其他:環境毒素, 失眠,缺乏運動,光照不足。
民眾並不知道,有些常用藥物,也可能引起憂鬱症,例如抗高血壓藥物、抗癌藥及類固醇等藥物均可能產生憂鬱症。
甚至食物過敏源也可能與憂鬱有關,民眾吃下去的食物,很可能就是過敏問題和憂鬱的來源。
慢性食物過敏,在心理精神方面可能引發的症狀不少,包括憂鬱、疲勞、失眠、注意力不集中、過動、運動機能亢進、渴望吃東西或厭食、焦慮、情緒起伏不定、暴躁易怒、行為反覆無常、人格改行變、自閉、頭痛、偏頭痛、痙攣。
營養對情緒的影響
缺乏B群、C以及鋅,也可能造成憂鬱,需要注意補充。除此之外,吃好油有助抵抗憂鬱。
英國心理學期刊2013年發布的研究顯示,281位平均20歲的年輕人,連續21天。蔬果攝取量越高的人,當天心情越好,其他食物都沒有效果。只要是當天服用更多的蔬果,參與者就會發現跟平常日比起來,心情會更正向、更快樂也更有活力。
英國精神病學期刊2009年發表的研究則提到,針對3486位中年公務員的食習慣進行調查,其中女性佔26.2%,平均年齡55.6歲。五年後,接受流行病學研究中心憂鬱量表,最常吃天然食品的人,比起幾乎不吃的人,罹患憂鬱症機率減少26%。愛吃精緻加工食品的人,罹患憂鬱症的機率比不吃的人高出58%。
多運動,抗憂鬱
抗憂鬱,運動也絶不可少,蘇醫師明確地提醒大家,當運動強度及時間都足夠,才能幫助大腦產生足夠的腦內啡來幫助心情提升,運動時心跳至少要達到最大心跳率(220-年齡)的50%,一次運動至少要三十分鐘效果較好。
從心理方面處理憂鬱的方法,蘇醫師列出:
1. 接觸大自然
2. 聽音樂
3. 不看電視及報紙、八卦雜誌
4. 散步
5. 做一些簡單的工作。
6. 處理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
7. 遠離會壓抑患者的人
8. 宗教或靈修
9. 心靈治療
民眾對這次的公益講座,收穫滿滿。聽眾許小姐回饋,在講座中學習到要吃好油,多運動,重營養。甘小姐也學到,人生的低潮不該依靠精神科藥物。黃先生覺得講座內容非常受用,要回家分享給家人。
★願意減藥戒藥的醫師&診所(CCHR替代醫療資源):http://www.cchr.org.tw/?page_id=445
精神科治療受害者報告:goo.gl/RAuzDr
精神科治療受害者通報專線:0906-529995 市話:07-7228011
CCHR網站資訊:www.cchr.org.tw
FB:www.facebook.com/cchrtaiwan
YouTube:goo.gl/CX9FzB
(公民人權協會CCHR是一個有公信力的國際組織,1969年成位,在全球34個國家,有兩百多個分會,關懷心理衛生方面醫療人權、民眾的用藥知情權。)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