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女攜手創青農新路 推廣蟲害防治技巧
【記者劉宥淳、陳品妤、郭思嫺/新北市報導】座落於淡水山間的溫室農田,有著地瓜葉、絲瓜、小白菜育苗室,這裡是牛埔有機農場。從一片廢棄荒地整修翻耕而來,盧苡甄大學畢業後,回到家鄉投入農業工作。在父親的細心指導下,她從小學習經銷作物、種植有機蔬果,並推廣有機蟲害防治技巧。將健康無毒的農產品送到大家的餐桌上,她的青農生活就此展開。
有機耕作的首要考量-「防治菜蟲啃食」
1996年次出生的盧苡甄,大學畢業後,回到自家農場幫忙耕作,她回憶起過往經驗,由於小時候只是跟在爸爸身旁幫忙少部分農務作業,國中踏入農田學習耕種,對她而言卻是完全不同的經驗,「在我就讀國中時,台灣的有機耕作觀念才剛起步。」起初在學習市場經銷時,她描述,「除了工作量增加不少外,有機栽種技術也讓她必須要付出更多的心力學習」。
↑盧苡甄採收著自家培育及改良後的花椰菜莖,採收完畢後再將其送至商店販售。拍攝/劉宥淳
2012年,政府剛推行有機作物耕種概念,由於此新興種植方式並未開始普及至農村社區,她的父親只能憑藉書上閱讀到的有機耕種知識,並加入農委會所舉辦的「農業改良場有機種植課程」學習,一步步地實作,從整地、翻土、撿石頭等土地整修,再搭建出第一個溫室,並每天定時查看植物的生長狀態。當時就讀國中的她,陪著父親學習如何耕田栽種,在起初學習翻土除草時,只要拔完草或菜,土都會卡進指甲縫裡,久而久之,指甲都會長期性泛黃。一年後,她逐漸習慣了這樣的農耕生活,學著獨立包菜、跑市集,以及培育蔬果幼苗。
提到有機作物種植方式時,須先考量到作物是否需要「定子」過程,她解釋,定子就是先行將種子置於穴盤中育苗,等到長出四至六片葉片時,再將作物移至田裡等待其成長採收。
↑有機作物種植分為兩種不同過程,其差異在於該作物是否需先行培育幼苗。製圖/劉宥淳
對她而言,種植有機作物最首要考量的是「如何防治菜蟲啃食作物」,她舉例,在傳統菜市場的水果攤,通常設有黏蒼蠅板,同樣地,這類工具也能使用在有機農耕過程中,只要將物體的表面,如紙板、寶特瓶等,塗上一層黃色賀爾蒙塗料,並吊掛在溫室農田周圍和田中央,藉黃色的反射波長和賀爾蒙誘引小蟲、蒼蠅靠近,減少啃食和產卵問題。但這樣的防治方式還是遠遠不足以控制大規模的菜蟲啃食。
↑為減少菜蟲啃食產卵,她將小白菜幼苗栽種於育苗室。拍攝/陳品妤
她說道,有機作物的最大剋星是斜紋夜盜蛾,這種蛾類菜蟲既不受黃色賀爾蒙影響,若一刻不留意牠飛入溫室後產卵所帶來的影響,即會在短時間內將有機作物啃食殆盡。牠們所能產的數量一次約為800隻,難以在一天內完全滅除,只能眼睜睜看著溫室裡的作物被當成牠們的大餐享用。「但總不能就放著牠們大肆破壞吧?」,在這段辛苦研究病蟲物理防治方式的期間,她和父親自製了專治斜紋夜盜蛾的陷阱,利用蛾類傾向藍光波長特性的方式,以抽風機當作出口,下方配置捕捉網,當牠們飛進時,會立即被吸入網內,且無法再次飛出去。
但在不噴灑農藥處置的前提下,若牠們真的飛進溫室該怎麼辦?作為替代方式,他們會噴灑一種名為「蘇力菌」的寄生性細菌,一旦有菜蟲吃下附著於菜葉表面的蘇力菌,菌類的特別結晶毒蛋白流經鹼性的腸道,在一瞬間內將其腸肚溶解,再形成毒素,結合腸壁細胞膜,造成腸胃破裂,致使菜蟲無法進食後死亡。她說道,這種菌類對人體本身無害,回歸自然成肥料後,依然能供人們採收食用。
另一種天然除蟲方式則是以青江菜等苦味植物所提煉出的「苦楝油」噴灑至菜葉表面,依農藥主管機關防檢局資料顯示,苦楝油為免登記植物保護資材,用於有機農業蟲害防治,是屬對人體安全性高的植栽保護方,其成分印楝素會包覆在菜類植物及菜蟲身上,使菜蟲無法呼吸,進而導致死亡,最後透過雨水沖刷,將附著菜葉表面的油清洗掉,人們食用時才不會感受到苦味。
除了要長期防治蟲害以外,選擇的土壤、環境狀況,皆會大幅影響作物的成長期。舉例來說,使用培養土種植空心菜,不需要再另外加入肥料混合,單靠空心菜種子的胚乳營養即可使其如期成長。
新舊世代的想法碰撞
踏入工作的第一年,父女倆商量分工合作,盧建和負責農場內部事務,而盧苡甄負責包裝農產品及到各市集做展售。
↑從小巷鐵皮屋走入,諾大的告示牌映入眼簾,「牛埔有機農場」迎接著大家的到來。拍攝/陳品妤
農作物在擺攤前的採收也是一門學問,葉菜採收後要先進行挑選、包裝,最後才會送至各賣場銷售。父親挑選葉菜習慣會留下只有一小部分變黃的葉子,葉子變黃的現象並不代表不新鮮,儘管它的賣相不如其他綠色蔬菜,但同樣是可以安心食用的。而她考慮到消費者的喜好以及觀感,習慣將黃色葉子挑起,與父親慣行的作法相左,讓他們在共同經營的前期產生許多摩擦,最終決定依照各自的專業負責,父親以種植為主,而盧苡甄則是針對包裝、行銷以即食農教育有決定權,雙方互相尊重討論折衷方案。
至今父女共同經營農場已步入第五年,面對種種的有機耕種作業,她也逐漸找到了應對平衡的方法,複製父親以往的成功經驗,同時融入自身的工作習慣模式,使農場經營漸漸踏上軌道。
五年的有機研究 使他們堅決不放棄
↑青農盧苡甄在蓊鬱的地瓜葉田中採收已可食用的葉莖,接著將其運至商店販售。拍攝/劉宥淳
儘管父親初期準備過程就足足花上了五年的時間,每天照顧有機蔬果的時間和精力也不容小鬚,除了檢查菜蟲啃食狀況之外,架設溫室的費用也相當高,資金來源是一大難題。這樣的不利情況,卻使他們毅然決然地繼續努力。在政府推動有機農耕的期間,得知周邊學校的部分營養午餐蔬果來自中南部地區農商,運輸至北部的過程中容易導致蔬果品質降低,因此他們決定以「孩童供餐」為目標,加入營養午餐供應農商,將有機蔬果運輸至學校作營養午餐。
近年來城市孩童接觸農田的機會不多,他們決定推廣食農教育,不論年紀和族群,來到牛埔農田一同學習有機耕種方式,赤腳下農田挑揀菜葉品質,並且將親自照顧的植物入菜,在農場的窯烤爐烘焙披薩,在吃的過程中,了解食物的源頭和農夫耕種的辛勞,盧苡榛表示有更多的學生不再挑食,而是選擇嘗試原本排斥的蔬菜,而農場未來也將針對二十四節氣規劃相關食農課程,由於「不想在還沒正式發展前就中途放棄」的堅持,讓她和父親決定攜手維護這片美麗農田,鞏固世代連結的橋樑。
採訪側記
人生中第一次到山上的農場拜訪,親眼見證溫室栽種的魅力,也就是農夫背後辛勤耕種有機作物的故事。原先邀約兩位父女農夫一同採訪,但由於父親的採訪部分無法當面前來描述,因此此篇會以女兒口述為主,另外再融入父親的故事,襯托出「青農」的生命力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