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衍「鱟」代 維繫嘉義沿海生態多樣性
【記者張傑茗、李季芸/嘉義市報導】被稱為活化石的鱟(ㄏㄡˋ),已存在地球三億年,近年來在嘉義沿海一帶出沒的數量下滑。蘇銀添便著手進行鱟的復育工作,與當地漁民收購成鱟,將鱟產下的卵篩選後孵化,降低集體細菌感染的風險,提高鱟的繁殖成功率。
↑嘉義縣生態保育協會總幹事蘇銀添。照片提供/蘇銀添
看見對生態不公 改變蘇銀添畢生志願
蘇銀添來自嘉義縣布袋鄉,在高中畢業後即投入社會。走出校園後,蘇銀添漸漸發現了工商業社會所忽略的環境,不斷被破壞的自然資源,讓他毅然決然地選擇投入生態保育工作。一九八八年嘉義布袋鄉的紅樹林因商業利用遭到破壞,蘇銀添決定挺身而出,為環境發聲。
蘇銀添針對紅樹林開始進行觀察研究,用數據來佐證紅樹林存在的必要性大於商業價值。此外,蘇銀添與夥伴們也開始朝推廣的方向前進,將各式沿海物種與生態鏈之間的關係及重要性,融入環境教育課程,讓社會大眾有與生態接觸的機會,並促成了嘉義生態環境保育協會的成立。
↑鱟的棲地調查。圖片提供/蘇銀添
復育海洋活化石 豐富沿海生態
二〇二一年,協會向漁民收購了三對成鱟,其中兩對有產卵,從養殖池撈上來的鱟卵共有三萬多顆。鱟卵在孵化脫殼之後稱為一齡稚鱟,每脫一次殼加一齡,協會將受細菌感染的鱟卵排除後進行孵化,成功孵化了六百五十二隻一齡稚鱟,目前存活的二齡稚鱟約為兩百六十隻左右。
↑向漁民收購的三對成鱟。圖片提供/蘇銀添
雖然成功養育了兩百多隻二齡稚鱟,但目前仍有問題需要克服,首先是成鱟的來源稀少,因為復育過程完全是採自然繁殖,不以人工方式干預,若沒有野生的成鱟,復育稚鱟便會有問題,再來是養殖環境沒有辦法與海底相比。蘇銀添說,第一個差異是海水壓力,鱟平時在二、三十公尺深的海底生活,與養殖池不同;第二是食物來源,鱟在海中可能有更多樣的食物來源,目前尚未完全瞭解;第三是水,雖然同樣使用海水養殖,但有許多微量元素是養殖池無法完全複製的,這些都會影響到鱟的生存。
↑鱟寶寶。圖片提供/蘇銀添
推廣環境教育 讓生態意識深植嘉義地區
蘇銀添受到嘉義縣政府環保局綜合計劃科委託,長期擔任聘請教師,為嘉義縣的各處學校進行生態保育的課程教學,也與中研院生態多樣性研究中心結合,承辦「三棘鱟生態保育研修」讓當地民眾可以有管道學習生態復育的相關知識。除此之外,從二〇〇一年至今,嘉義縣生態保育協會已連續十年辦理「七夕鱟保育日」,今年邁入第十一年。蘇銀添說,鱟上岸產卵時都是成雙成對的,漁民稱其為鴛鴦、夫妻魚,因為這樣的特性,所以把七夕中國情人節訂為鱟保育日。
在推動環境教育的同時,蘇銀添也不斷創新,透過資訊科技的結合,添加了大地遊戲、密室逃脫等各式各樣的活動,吸引各個年齡層的民眾。蘇銀添成為民眾與生態間的橋樑,也是政府與民間的溝通管道,將生態保育的觀念帶給人們,讓不了解的人們可以理解,並共同努力,為地方環境盡一份心力。
未來展望
對於未來生態工作的期許,蘇銀添希望可以對嘉義沿海各處的「國家級重要溼地」持續進行動植物資源調查、棲地記錄等工作,確保自然環境與棲地現狀的維持。在推廣教育上面也要持續進行,並希望可以跟政府公部門合作,加入更多人力,並讓活動規劃更加完整,並可以有更多的延伸計畫可以持續進行。
「目前嘉義縣政府有規劃蓋嘉義濱海環境教育館,希望可以透過這個場館,把鱟的生態保育推廣出去」蘇銀添希望協會可以在未來持續培養志工群,擴大影響力,讓環境保育不再只是一個概念,而是能夠深入到每個人心中的一種精神。
↑七夕鱟保育日。圖片提供/嘉義縣生態保育協會
採訪側記
疫情打亂了許多人的計畫 ,好不容易才約到了這次訪問,而線上訪問讓我們能夠採訪到遠在嘉義的蘇銀添總幹事,是個很特別的體驗。總幹事很健談,感覺得出來他對生態保育的熱情,希望有天能夠到現場一睹鱟的身影!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