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管紅樹林 恢復候鳥棲息地
【記者李季芸、張傑茗/台北市報導】紅樹林是許多生物的養分來源與棲地,近年來不斷擴張增生,反而壓縮鳥類棲地,改變了生物多樣性。對此,關渡自然公園管理處進行觀察記錄,並與第十河川局說明、討論伐除紅樹林以回復灘地的重要性,合作清除了部分蘆洲五股紅樹林。
加入關渡自然公園 從義工變員工
二〇〇一年,關渡自然公園的主要設施完成試車運轉,在年底由臺北市政府委託《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來經營管理,並正式對外營運。葉再富當時正就讀於中國文化大學生物系,平時也對於自然生態有興趣,因此在剛開園時前去遊玩,正巧看到招募義工的訊息,便在隔年一月加入了義工行列。畢業後就這樣從義工變成員工,現在已是環境保育部的部長,部門職責涵蓋園區內七至八成的工作,有環境植物、鳥類、濕地、部分農田的管理等等,以整體的環境養護部分為主。
↑關渡自然公園管理處環境保育部長葉再富。攝影/張傑茗
不能「一人獨大」 維護生物多樣性
葉再富說,淡水河、基隆河的水筆仔紅樹林存在已久,而且關渡自然保留區的環境幾乎是水筆仔純林,與關渡自然公園僅以一條堤防相隔,自然需要了解紅樹林所造成的問題。而紅樹林的伐除、通洪、清淤、回復灘地等,管理處也相當支持。
根據國家重要溼地保育計畫、關渡自然公園管理處的資料,淡水河流域重要濕地範圍共包含十一處子濕地,主要位於大漢溪、新店溪、二重疏洪道及淡水河主流範圍內,面積總計為一七八八公頃。關渡濕地約為三七九公頃,包含關渡自然公園、關渡自然保留區、基隆河道(社子島北岸灘地)、淡水河河道(五股、蘆洲、社子島南岸灘地),其中的關渡自然公園、蘆洲以及五股灘地是濕地多樣性最高的區域。
紅樹林原本是珍貴的保留區植物,近年快速擴張之下反而造成了生態問題及降低通洪能力之慮。淡水河蘆洲灘地於退潮時露出的灘地面積約為六十七公頃,是鷸鴴科、雁鴨科候鳥過冬的重要棲地,其中黑腹濱鷸的數量更曾達上萬隻。自二〇〇五年水筆仔紅樹林開始在蘆洲河灘擴散增生,二〇二〇年紅樹林面積已超過二十五公頃,大幅壓縮候鳥棲地,黑腹濱鷸度冬群已不達千隻。
「紅樹林多寡的差別在於生態平衡」葉再富說,植被的演替會影響結構性,使區域中的生物與生態環境完全不同,改變了生物多樣性。早期基隆河、淡水河沒有大面積的感潮灘地,但是因為天然因素,例如:河川自然淤積,以及人為因素,例如:保留區的劃設、上游水庫取水、疏浚工程造成下游端淤積等等,使紅樹林復育有成,與招潮蟹、彈塗魚、水鳥形成豐富的河口生態;現今淡水河岸陸化造成灘地面積消失,影響候鳥的棲地、讓鳥類族群減少,也使河岸防洪能力降低。
↑淡水河蘆洲灘地。圖片提供/台北鳥會關渡自然公園管理處
清淤與適當移除紅樹林 還給候鳥棲息地
淡水河道管理的權限屬於分區的水利管理單位,關渡自然公園管理處不能直接進行管理工作,所以面對紅樹林問題時,是先進行鳥類調查、觀察記錄,爾後推動合作及制定計畫。「在蘆洲伐除水筆仔的計畫即是先有進行鳥類調查,再提出構想,與第十河川局說明、討論伐除蘆洲五股紅樹林以回復灘地的重要性」葉再富說。
由關渡自然公園紀錄的鳥類調查中,可以很清楚地發現蘆洲灘地的鳥類自二〇一六年起大幅減少,總數由六千多降至四千以下,其中黑腹濱鷸更連續五年低於千隻。直至二〇二〇年才稍微爬升,鳥類總數突破六千。
園管理處二〇二〇年十月,關渡自然公園管理處與十河局合作,進行疏伐與胎生苗拔除。第一階段為疏伐,由關渡自然公園管理處先以人力方式疏伐約三公頃的紅樹林,後因人工施作範圍較小且具危險性,便由十河局利用機具清除約七至十三公頃。第二階段為清淤,以機具向下挖深,開挖的深度取決於位置,靠近河道處要向下挖三公尺才能有效形成河川斷面,達成通洪目的;靠近堤防的區域向下挖一公尺即可,因為需要保留灘地,理想的情形是形成漸層的緩坡灘地,於退潮時能供水鳥棲息與覓食。
葉再富說,河岸挖深能使胎生苗不易著根,漲潮時讓胎生苗利用本身浮力飄起,退潮時便會被水流帶走。若是僅伐除表面的紅樹林、灘地高度相同,從其他地方飄來的胎生苗不用五年就能長成伐除前的原貌。
↑人力伐除蘆洲灘地紅樹林活動照。照片提供/台北鳥會關渡自然公園管理處
↑已伐除紅樹林之區域與原貌形成強烈對比。照片提供/台北鳥會關渡自然公園管理處
管理處自然希望紅樹林有被適當地移除,以及灘地清淤,才能使感潮灘地降低水筆仔胎生苗著生率,減緩紅樹林增生,但是所需的功夫跟資金會非常龐大,在河道裡面做工程的花費都以百萬起跳。「我們能做的就是進行鳥類調查,以調查數據作為支持,讓十河局瞭解紅樹林問題的嚴重性,進而產生共識」葉再富說。
十河局副局長許朝欽也表示,紅樹林保留區解編後,原本不能砍伐的區域應適度疏伐,接下來會以疏濬為主,回復生態環境為輔,期望能將二重疏洪道、蘆洲這一代的紅樹林疏伐完畢。
盼大眾關心自然生態 提倡公民調查
葉再富說,社會大眾的認同是最基礎的層面,「早期在討論疏伐紅樹林時,會有人跳出來反對,但當它的數量持續增長,甚至影響到生物多樣性,是不是應該做控制與管理?」但是控管又是一筆龐大的經費,因此需要更多的人力增加調查數據,才能更清楚瞭解紅樹林與生態環境的衝突點,以此作為立論基礎,與十河局討論解決方案。
目前許多學術單位人力吃緊,導致多數資訊普遍存在於各處,卻無法獲得回傳與統整。葉再富說,希望有更多人投入公民調查,利用社團或個人的興趣做生態調查,並將資料回傳給學術單位,由他們處理後續分析,如此便能解決學術單位人力不足的問題,進而協助達成紅樹林的控管,營造友善生態環境,將此處恢復成適宜鷸鴴科、雁鴨科候鳥的棲地。
採訪側記
因紅樹林擴增問題促成的公私合作,讓我們有機會訪問關渡自然公園的葉再富主任與第十河川局的許朝欽副局長,能夠親自瞭解政府、民間組織雙方的看法,是相當特別的體驗,也非常感謝葉再富主任向我們推薦受訪機構。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