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物價問題

2022/06/30 09:34
2,238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新聞報導,有「央行的央行」之稱的國際清算銀行(BIS)示警,主要經濟體已經陷入高通膨狀態,物價快速上漲是正常現象,且難以平息。BIS敦促各國央行採取及時果斷措施,以免未來遏制物價的經濟社會成本暴增。

其實世界上「央行的央行」有兩家,一家是國際貨幣基金(IMF),是國際上的最後貸款者,發行「特別提款權」(SDR),負責控管國際流動性。哪一個國家出現外匯短缺問題,IMF可以提供融資給予支援。國際清算銀行則是另一家「央行的央行」,負責「金融穩定」。「金融穩定」包含總體和個體兩個層面。金融體系的系統風險屬於總體層面,個別金融機構的金融監理則屬於個體層面。

物價上漲會陷入工資與物價競逐的惡性循環;物價推升工資,工資上升又會回過頭來推升物價。有些企業沒有能力將成本增加反映到售價上,就會倒閉而衍生失業問題。另一方面,企業倒閉會衍生債務違約問題,影響「金融穩定」。

面對物價膨脹問題,歐美國家央行紛紛調高利率因應。利率上升,房地產業和房貸族首當其衝,銀行呆帳比率難免上升。結果,又衍生出另一種影響「金融穩定」的因素。

臺灣是海島型小型開放經濟體,原物料高度仰賴進口。面對輸入型物價膨脹問題,調高利率因應的效果有限。讓新臺幣匯率升值或許可以解決一些問題。只是匯率升值對出口可能產生的衝擊,又會是另一個隱憂。

當初決定參加歐元體系的歐盟會員國,所持的重要理由,就是小國的貨幣政策其實是缺乏自主權的。因此,願意將本來就很微弱的貨幣政策自主權力,交給歐洲中央銀行掌管,然後,追求集體的經濟金融穩定。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