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黃瀅芯、楊昀珊/ 台中報導】
菜市場是提供民衆購買民生必需品的地方,台中市第五公有零售市場建立於民國27年,至今已有84年的歷史,它見證了城市的繁榮與市井百姓的生活縮影。隨著時代的變遷,傳統市場變得不再是首要的消費地點,也因為環境衛生使然,多數人對傳統市場的印象或許都是舊舊髒髒的,空氣中夾雜著不同生鮮食材的氣味,進而導致傳統市場逐漸沒落。
現今台中第五市場的周邊風貌。(楊昀珊/攝)
現今的第五市場在軟、硬體設備和環境品質等,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和進步,像是紅磚地板鋪設、電子看板、油水分離設備、市場內統一攤招、懸吊植裁、牆面綠化、免費上網等更是全台市場首創。對此,台中市第五公有零售市場自治會會長李西東表示,希望透過整潔明亮、乾淨衛生的環境讓消費者對第五市場的生鮮食材感到安心。李西東對於第五市場曾經提供免費上網稱,10年前手機網路還沒有普及,自治會為推廣市場使用經費架設網路,希望透過宣傳第五市場可以免費上網吸引消費者到此,也在當時獲得消費者和周遭的攤販的好評,但近幾年手機網路普及,幾乎每個人都使用網路吃到飽,很少再使用免費網路,因此第五市場爲了節約經費就暫停提供免費上網。
第五市場做了許多改革與建設,以和以往老舊的印象不同。(楊昀珊/攝)
第五市場因鄰近台中文學館,台中市政府有意將其打造成「文學市場」。因此,2016年台中市政府經濟發展局與自治會為了推廣第五市場合作舉辦「文學宴」,吸引將近千人報名共襄盛舉品嚐道地的市場特色美食。文學宴所使用的食材是第五市場攤商提供,菜名也結合文學,包括:五市文學迎喜慶、五更啼響福祿臨、錦繡富貴大拼盤等。希望民眾享用完美味料理,日後可以到第五市場消費購買生鮮食材。
面對現在生活便利和超級市場、大賣場的普及,民眾的消費型態也隨之改變,對傳統市場造成很大的衝擊, 李西東說:「希望就算走下坡也不要急速下坡,能夠緩慢下坡。在緩慢下坡的當中,讓攤商有時間換取空間,去想說我如何改變型態,改變我的形式,改變我的產品。」傳統市場在求新方面,李西東表示,希望攤商不要帶有舊觀念經營生意,要將產品的擺設、衛生及品質做好,以此吸引消費者有再次購買的意願。
第五市場面對沒落,仍不斷求新,應對現今的社會形態。(楊昀珊/攝)
在當今臺灣社會下,民眾皆由不同的管道可以購買食材以及日常生活用品,傳統市場面對不同的管道市場,競爭力節節敗退,沒落已無法避免,未來第五市場自治會仍會繼續舉辦各個節慶活動來宣傳第五市場,期望市場能夠生生不息。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