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台灣失落沙岸 海岸地區永續發展困難

2022/06/04 18:00
7,347次瀏覽 ・ 12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subtitles off, selected

      標一:台南北門失落沙岸 觀海樓遭淹沒 

      台南市北門區雙春濱海遊憩區 

      是台南市的熱門景點 

      景區內有沙灘及紅樹林 

      是遊客親近大自然的好去處 

      尤其是風景優美的沙灘 

      更是吸引許多遊客到訪 

      為此園區內還有觀海樓設施 

      讓遊客能更清楚地欣賞海岸美景 

      但好景不常 

      現在園區內的六座觀海樓 

      因為沙岸侵蝕而被海沙淹沒 

      是這因為潮線往內陸移動 

      潮水把沙推進陸地 

      才會造成這種情況 

       

      標二:養殖漁業受影響 沙岸生物難生存 

      魚塭水車NS 

       

      海邊有許多魚塭 

      這些魚塭距離海都很近 

      新竹縣竹北市新月沙灘旁 

      就有大約60公頃的養殖區 

      在幾十年前新月沙灘的潮線 

      離魚塭還有500到600公尺遠 

      但現在潮線距離魚塭 

      卻只有100公尺遠 

       

      Super1:烏魚養殖業者郭宮寶  

      從曾祖父 祖父 

      這一輩子 

      好幾輩子來 

      我們的身家財產就是在這邊啊 

      萬一把我們謀生的這些土地 

      流失的話 

      那我們這一大票的人 

      以後靠什麼吃飯呢 

       

      在沙灘上有各式各樣的生物 

      像是螃蟹 寄居蟹 花蛤或是海龜 

      (畫面來源Unsplash) 

      但沙岸侵蝕卻會讓牠們的棲地縮小 

      導致牠們死亡 

      或是搬離不適合居住的沙岸 

      牠們搬離這片沙岸後 

      可能就再也不會回來 

       

      Super2: 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所教授 程一駿 

      沙灘退後就代表說 

      本來是沒有這些道路的話 

      動物就往後跑 

      這些道路阻攔之後 

      牠上去就上不去了 

      就產生所謂擠壓效應 

      被擠壓之後空間就越來越小 

      結果這物種就會被整個消失掉 

       

      另外潮線向內陸推進 

      也可能對紅樹林產生影響 

      潮線的內推造成紅樹林跟著內移 

      人類能生活的地方就會減少 

       

      標三:漁港開發 造成沙岸侵蝕問題 

       

      造成沙岸侵蝕的原因有很多 

      有自然因素也有人為因素 

      自然因素有颱風 

      人為因素則是有 

      漁港開發 河川興建攔砂壩 

      以及填海建設工業區 

      其中新月沙灘出現的侵蝕情況 

      就是因為附近海岸的人工構造物 

      延伸到了外海 

      導致海砂無法順利流到 

      新月沙灘堆積 

      形成突堤效應  

      突堤效應導致海砂堆積無法平衡 

      就會造成沙岸侵蝕 

       

      氣候變遷也會造成沙岸侵蝕 

      因為現在颱風密集 

      浪的強度也更強 

      更容易帶走沙灘上的沙 

      甚至掏空海堤 

       

      Super3: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系副教授 曾以帆 

      突堤效應不是只有漁港而已 

      譬如說早期也有興建一些海埔地 

      或者是有一些濱海的工業區 

      很多大港 

      這些大的商港 

      它的防波堤更長 

      比傳統小漁港來得更長 

      它攔砂效果就會更明顯 

       

      標四:減緩沙岸侵蝕 消波塊及養灘 

      目前減緩沙岸侵蝕的方法 

      有很多種 

      像是投放消波塊破壞波浪 

      讓波浪不會帶走沙灘上的沙 

      或是興建海堤 

      讓沙岸侵蝕停止於海堤 

      不會再往更內陸的地方侵蝕 

      這些屬於硬性工法 

       

      Super4:經濟部水利署河川海岸組第一科長 陳春伸 

      有些地方可能會需要做一些突堤 

      那一般我們以往的突堤 

      可能是用消波塊的方式來配置 

      目前我們傾向於所謂的 

      用木樁或是竹樁的方式 

      所謂的柔性工法的方式為主 

       

      而柔性工法比較貼近自然 

      像養灘和定砂籬都屬於柔性工法 

      養灘就是把沙放回被侵蝕的沙岸 

      定砂籬則是 

      在沙岸上搭建竹籬把沙固定住 

       

      標五:海岸永續發展 各界推動柔性工法 

      內政部營建署 

      為了讓海岸地區永續發展 

      在民國104年通過海岸管理法 

      (畫面翻攝自營建署官網) 

      目的是為了因應氣候變遷 

      防止海岸災害破壞環境 

      復育資源並整合海岸管理 

      目前水利署積極使用 

      對自然環境傷害較小 

      而且保護自然景觀的 

      柔性工法 

      像是沙腸袋的使用 

       

      Super5: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系副教授 曾以帆 

      台灣西海岸有一些漂流木 

      在颱風浪的作用之下 

      如果直接撞擊到這些 

      原始的沙腸的話它有可能會破掉 

      台灣的西海岸的沙腸 

      它要變成是一個複合結構 

       

      在布料裡頭裝沙 

      接著在外面用石頭加固 

      投到外海變成離岸堤 

      避免漂流木刺破沙腸袋 

      這樣的柔性工法 

      既可以保護沙岸 

      也可以讓景觀保持自然 

       

      Super6:烏魚養殖業者郭宮寶 

      (定沙植生工程)對我們 

      拔子窟養殖班 

      這邊的這一些漁民的生命財產 

      真的是幫助非常的大 

      我們其實這些漁民都非常地感謝 

      政府單位 

      幫我們協助做了這麼多的工作 

      讓我們這個魚塭不至於流失 

       

      中央政府積極推動海岸防護計畫 

      並配合地方政府 

      集結相關單位 

      多方進行探討 

      找出最適合台灣海岸的作法 

      讓沿海產業有成長空間 

      也讓海岸能永續發展 

       

      採訪撰稿 鄭亦真 張雅筑 

      攝影剪輯 鄭亦真 張雅筑 

      音樂來源 Audionautix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