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農村新意象 期盼轉型成永續

嵌入:
文字-A A +A

標一:田園背後的辛酸 60年代離農潮  

ns:梯田遠景畫面

os:走進農村,陽光灑落在綠油油的茶園上,這樣的景色不僅是在都市中,看不見的農村風采,更是許多人最驕傲的家鄉。不過你可知道這片美景,曾是一片荒蕪的廢棄農地嗎?

 

荒廢農地+半透明cg

os:6、7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從傳統農業社會轉型為工商業社會,台灣各地大量農村人口外移,造成一股離農潮,使得年輕人口大量流失,農村急速老化。

 

標二:農業永續隱憂 人力為最大課題

 

Bite:桃園市龍潭區三和里里長 謝金棋

年輕人這個十幾年的教育

已經完全

不想進來農村了

沒有人要進來

10個裡面9個走不進來

那剩下0.1進來

已經無法支撐台灣的農村了

 

 

標三:結合在地特色 締造農村新價值

農村、社區畫面

os:人力問題一直都是農村發展的隱憂,不過,有一群人因著對家鄉土地的情感與羈絆,不捨農地與家園就此荒廢,便決定號召居民,改善農村環境,更打破傳統耕作的舊印象,透過農村轉型,結合在地文化及故事創造嶄新價值。

 

以位在桃園龍潭的大北坑休閒農業區為例,因當地長期為客家人聚落,居民們便以傳統客家文化作為休閒農業特色,並記錄最道地的客家生活,傳承獨特在地文化。

 

bite:大北坑休閒農業區總幹事 江增平

 

好幾年前開始

我們就開始

就去問那些耆老和長輩

要如何把以前他們的生活人文

一些活動啦一些行為啦

我們把它記錄起來

 

ns:大北坑休閒農業區總幹事 江增平介紹文化牆

著紅杉,麼人拿到,全盡暢。就是什麼人拿到,四四方四角,穿紅色,紅色的包包,它答案就是紅包

 

os:大北坑社區除了推廣傳統客家文化體驗以外,更在社區內打造,一面長達500公尺的文化牆,期盼遊客前來體驗全方位的,客家文化之美。

 

bite:大北坑休閒農業區總幹事 江增平

戶外的展演出來的話

我會覺得啦

不管你是不是客家人

想不想了解客家的文化

在你們進來大北坑做休閒的時候

看一看這些客家的文化去了解

 

 

而同樣位在桃園龍潭的客家農莊三和社區,與大北坑社區都是最早種植魯冰花的地方,魯冰花又有客家人的母親花之稱,每當春季花開時,黃澄澄的花朵盛開於一攏攏的茶樹間,不僅吸引遊客前來觀賞,凋零後更成為滋養茶樹的養分,兩大社區便常年一同舉辦戀戀魯冰花祭以推廣客家文化,賦予農村更多元的面貌與商機。

 

bite:桃園市長 鄭文燦

那其實我們休區(休閒農業區)

是創造農業的新價值

那桃園是全台灣最大的

草花的生產地

 

bite:大北坑休閒農業區居民 呂小姐

藉由這個發展然後用

宣傳的方法傳出去

讓就是說新北縣

然後新竹縣桃園縣這些人

都有機會認識這邊

 

 

標四:青年返鄉助轉型 注入農村心血

os:透過一步步轉型農村不再只有老人,也吸引部分年輕人返鄉。三和社區內就有一群年輕人攜手成立三和青創基地,除了串聯起三和青年,也結合在地農產與山客文化,開設餐廳手做體驗課程等,帶動地方產業與觀光休閒,除了為當地居民創造工作機會外,更締造農村永續價值。

 

bite:三和青創基地隊長 廖緗翎

我們就結合我們國小的媽媽

她們小朋友去上課

她們在外求職的機會

比較沒有那麼高

我們彈性的工作的話

就剛好可以配合我們

做一個培育的部分

所以也造就這邊

有一些工作的機會

 

標五:與自然共生 守護環境核心精神

os:在積極推廣休閒觀光與文化教育的前提下,守護自然與環境共存,仍是居民長期堅持的核心精神,其中謝金棋更以自己一套「三減法生活」理念經營農村,減少水泥、減少開發以及減少需求,與環境共榮共存。

 

bite:桃園市龍潭區三和里里長 謝金棋

這個就是農村它充滿著歡笑

充滿著一種態度

覺得這種生命的歷程這種氛圍

有一種舒服

所以這種田園是未來

最有價值的環境

我們要善待它跟維護它

 

隨著時代變遷,在永續發展的願景下,將農村結合在地生活及文化特色,不但翻轉了傳統農業,也賦予農村不一樣的新面貌。

 

採訪撰稿 林佑威、黃于庭

攝影剪輯 林佑威、黃于庭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

加入時間: 2011.10.11

世新Online

加入時間: 2011.10.11
3,233則報導
2,887則影音
550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3:10

改裝行動醫療車 偏鄉行醫三十載

2024-04-19
瀏覽:
117
推:
0
回應:
0
1:42

瓜地馬拉學生留學來台 文化差異甚大

2024-04-03
瀏覽:
4,827
推:
0
回應:
0
1:49

促進世代交流 銀髮族素人脫口秀

2024-04-02
瀏覽:
4,848
推:
2
回應:
0
1:34

規避手段眾多 上路四年北宜區間仍有缺陷

2024-03-31
瀏覽:
4,291
推:
0
回應:
0
1:37

新北泰山森林書屋 傳遞原民文化

2024-03-31
瀏覽:
14,755
推:
47
回應:
0
1:43

大稻埕碼頭新舊共存 貨櫃市集湧人潮

2024-03-31
瀏覽:
3,197
推:
1
回應:
0
1:41

塑膠製品充斥 竹製品追求環保永續

2024-03-31
瀏覽:
3,190
推:
1
回應:
0
1:36

深耕偏鄉地區 翻轉教育劣勢

2024-03-31
瀏覽:
3,182
推:
0
回應:
0
1:37

​​餘音裊裊 傳唱消逝的魚寮文化數魚歌​

2024-03-30
瀏覽:
3,833
推:
0
回應:
0
1:38

​無漁以保未來有魚 護生放流與海共生

2024-03-30
瀏覽:
6,312
推:
0
回應:
0

翻轉農村新意象 期盼轉型成永續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947篇報導,共12,790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947篇報導

12,790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