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別談「美國夢」了,看看「日本夢」如何?看日本一條龍的體育產業
現任台灣足球發展協會榮譽理事長石明謹先生(綽號左大)在談話的過程中指出,台灣現有的一系列體育政策其實存在著隱藏的弊端。台灣的體育班制度真的有促進台灣體育蓬勃發展嗎?還是它其實是一種偽菁英制度?
石明謹(左大)正嚴肅地講著台灣體育的問題。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台灣
石明謹講述,在以前那個年代,會去籃球隊的都是長得高的同學,會去田徑隊的都是跑得快的同學,那有興趣的同學呢?那一大部分的人幾乎都在讀書。爾後學校更是順理成章地將這些學生分為「體育班」與「升學班」,只因為體育署認為這是培養體育生、培養未來國家選手的最好辦法。但這真的是最好的辦法嗎?那些有興趣的同學會不會才是隱藏的高手呢?
事實上,台灣的學生從小就處在讀書的環境,相信大家都曾遇到過消失的體育課、美術課及音樂課,這些「非主科」的學科經常被其他老師借去上課,進而造成我國小孩接觸體育的時間不夠長,無法對體育產生興趣或熱情,也就挖掘不出優秀的人才。
據王惠民教練(前FIFA國際足球裁判)所述,在約莫二十幾年前他還在足協上班時,曾與當時的夥伴想過要在台灣做個足球聯盟,可無奈台灣人才與練習場地都不夠標準,而且球員基本上都很熟悉了,培養不出競爭感,加上台灣球隊數量不夠,就算辦了比賽也很快就結束了,經過多方考量後,最終足協只能放棄促成台灣足球聯盟的想法。
王惠民也提到:「如果台灣真的想發展聯盟勢必要和大陸聯合,並不是要被統一,而是大陸擁有更多球隊和國際標準的球場,只有這樣台灣才有機會把聯盟辦起來。」
在進行這段對話時,王惠民臉上明顯掛著無奈,其實台灣國小足球隊數量非常多,但當孩子們上了國中後,家長們便轉而要求孩子在學業努力,因此造成了一連串的蝴蝶效應。因為沒有選手就沒有球隊,也就沒有充足的經費與完善的場地,而沒有足夠好的場地自然就沒有足夠優秀的選手,如此造成一惡性循環。
「最主要還是家長的想法要改喇!」王惠民思考許久最後講出這句話,短短一句話道出許多教練的心聲以及台灣還處於「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現況。
資料來源:108學年度學校體育統計報表
直直下落的線條直觀地表現出台灣學校足球社的數量有學歷越高、數量越少的現象,並且是以倍數減少。
運動色彩濃烈且競爭激烈的日本
反觀與台灣相鄰的日本,日本的學生在下課後還能在學校進行社團活動,甚至是上學前就已經到學校進行社團活動,由此來看,在培養興趣及發掘專長這方面,日本是更勝於台灣的。
再加上日本有許多職業球隊與各式各樣的聯盟比賽,讓這些熱愛運動的選手們在畢業後有更大的舞台可以大顯身手,不必屈就於自己不甚喜愛的讀書或是工作,選手們只需要專注於磨練球技,為自己能登上奧運殿堂這個目標努力,如此一來擁有強烈競爭力的環境就備好了。
可在此之前,其實日本也是有過一段黯淡無光的過往的。
1993年日本慘輸在杜哈舉行的世界杯資格賽後,便著手進行職業化的聯賽制度,也就是現在我們所知的J聯賽,目的在於提升全國足球選手的平均實力,創造出更好的競爭環境,以利於國家隊的選拔。
事實證明日本的做法是對的,雖然不能立竿見影,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十年、二十年過去了,如今的日本要是聲稱自己的足球在亞洲排名第二,誰還敢稱自己是第一?
再來看看日本的排球與棒球,在棒球方面,登上甲子園可說是日本全國高中生們的夢想,這群高中生們必須在上千百個的棒球隊中脫穎而出,才有機會在甲子園進行比賽,而在這些選手中又僅有約5%的人能在畢業後持續接觸棒球,這個競爭該有多激烈呀?
而就拿今年的奧運來說,原先是日本男排隊長的柳田將洋因為受傷後實力不如以往,今年的隊長便換成了石川祐希,此外今年奧運也加入了年僅21歲的西田有志與19歲的高橋藍。
有趣的是高橋藍國小畢業時,就在畢業紀念冊上寫下「參加東京奧運會」的字眼以表達自己的夢想,而他達成這個夢想僅僅只花了8年就實現了,可柳田將洋今年甚至連入選國家隊都沒有,除了跌破眾人眼鏡之外,也讓一般社會大眾理解到日本體育的現實與殘酷,在這人才輩出與汰換率極高的環境下,選手只要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跌落神壇。
貫徹到底的「匠人精神」
其實,若能認真了解日本的運動政策,可以看到日本政策的核心有三點:
一、為實現終身運動社會,地方運動環境的建設和充實
二、提升日本國際競技力的綜合策略
三、推動終身運動、競技運動和學校體育運動間的合作關係。
以上三點可看出日本目前正在推動與執行的體育政策,實際上是兼顧競技運動、體育和全民休閒運動三大領域的體育運動政策。
為了達到隨時隨地、無論何時都能親近運動,以此塑造終身運動的社會,日本全國性地推動了地方俱樂部建成,以及促進學校與地方運動團體間的合作關係等等一系列策略,競技運動方面為了有效率的儘早發掘出各個地方的年輕人才,建設國家級的訓練據點以及地方級的強化據點也是必不可少的策略。
光是看過日本運動政策的大標題,就不難想像日本政府究竟在運動方面投注了多少預算,當然他們也有類似台灣運動彩的樂透,例如足球彩卷與公營博弈競賽等來增加財源,在這一系列政策的推動所需的人力與心力更是難以計數。
日本各地都有設置運動遊樂設施,其中規模最大的是位於千葉縣的清水公園,它同時擁有水上、陸上的運動設施,園區內還貼心的將100項的設施分成挑戰區、冒險區及水上區,並藉此區分將難度分為三個種類。
一路看下來,日本的運動政策讓無論是足球的J聯盟、棒球的NPB或是排球的V聯盟都是一樣的,要提升國家球員實力的最好辦法,便是為選手們打造良好的競爭環境,讓球員有足夠的舞台去磨練,再來就是為孩子們培養接觸體育的習慣,才能儘早讓孩子找到自己喜歡的事物,進而培養興趣。
採訪最後無論是石明謹或是王惠民都不約而同地說道,台灣的體育雖然進度緩慢但的確是有在慢慢變好的,台灣仍舊有許多喜歡、熱愛體育的人們在努力改變現況中,只是台灣人真的必須放棄想速見成效的想法,腳踏實地的經營長久的計畫。
而在執行這項計畫之前,最急需改變的就是台灣人對待體育的想法和態度,其次就是要將消失的體育課還給孩子們,如此一來台灣的體育才有機會更進一步,前往台灣體育界的下一個里程碑。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