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甲板日誌 用聲音帶你認識同志大小事

2021/12/03 20:00
2,359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記者郭劭寬、林孟儒/台北市報導】甲板日誌是迪克在大學時期參加政大之聲時就創立的廣播節目,隨後進到輕鬆廣播電台,有了自己開設節目的機會,便邀請安迪一起共同主持。節目主題以同志為大方向,邀請同志友善店家、同志KOL、同志相關影視作品的導演、演員上節目分享自己的故事,希望藉由聲音的力量,帶領大家一起探索同志議題。今年,甲板日誌更是入圍第五十六屆廣播金鐘獎的企劃編撰獎,以「家」為出發點,希望去探討同志收養、跨國婚姻等同志社群下個階段面臨的課題。

因緣際會下進入廣播產業

畢業於政治大學政治系的迪克,一直希望有個舞台能夠展現自己,於是在就學期間參加了學校的廣播電台《政大之聲》,並主持廣播節目。而畢業於政治大學中文系的安迪雖然很晚才進入到廣播領域,也沒有傳播相關背景,但因為先前有很多舞台劇演出以及主持的經驗,所以對於聲音的呈現並不害怕。兩人因參加政治大學基隆地區校友會而認識了彼此。

「如果你在大學期間只專心做一件事情,那你就該把它做到最好,不然只會四不像。」迪克表示,自己大學時最熱衷也最擅長的事情就是主持廣播節目,所以一畢業就打算往這條路繼續發展,也正好位於基隆的輕鬆廣播電台有個空缺,迪克就邀請安迪一起進來主持甲板日誌。 

照片

甲板日誌主持人迪克(左)與安迪(右)。 圖片提供/甲板日誌

甲板日誌的創立之路

甲板日誌的命名源自於PTT的「甲板」,那裡是專屬於同志的交流平台,加上迪克與安迪都是基隆人,因此希望節目名稱能與大海元素做結合,象徵同志都能在汪洋的大海上找尋到自己的定位。

以同志議題為主軸的甲板日誌,成立於二〇一八年,其實是迪克在大學時期參加政大之聲就創立的廣播節目,當時第一季是介紹同志友善店家,像是標點符號桌遊店、馬克早午餐,請他們分享創業甘苦談。後來是邀請以同志情感為主題的創作者,例如男體攝影師Draco以及同志插畫品牌桃色壞男孩,來談談他們的創作理念。因此,迪克與安迪進入到輕鬆廣播電台主持節目時,就想說繼續把同志這個主題沿用下去。

然而,甲板日誌創立的過程中,也面臨到許多問題。由於廣播是一個單向道的媒體,播出的同時收不到聽眾的回饋,加上廣播的收聽族群大部分是長輩,因此在節目內容的設計上需要更加完善,也要符合所有的年齡層。「輕鬆廣播電台沒有給我們太多的限制,我們是在很有愛的環境下進行創作,創作的風格也比較自由,可以隨心所欲地選擇自己想聊的事。」迪克與安迪笑著說,他們在節目中有時會聊到關於同志性愛方面的主題,曾經遇過廣播界的老前輩覺得這樣的話題太過於奔放、尺度太大,在廣播的呈現上有一點點過分。不過他們相信,只要把訪談內容設計的有深度,來賓的故事、想法被看見,聽眾自然而然就會喜歡。

再來需要面對到的是家庭這塊,迪克的父母其實一直希望他能保持低調。雖然迪克在一開始得知自己的性向時就很坦然的做自己,但在家人面前還是會感到退卻、害怕而隱藏自己的身份。直到有一天他的爸爸看到迪克與前男友的聊天記錄,才發現他是同性戀。迪克說:「爸爸知道我有同志性行爲後,叫我一定要去驗愛滋,他覺得家裡無法跟有愛滋病的人相處。」爸爸覺得我是同志,之後所有的性行為都有感染愛滋的風險。迪克的爸爸因為當時根本不認識同志,所以在很恐懼的心態下講出了這段話,導致兩人在錯誤的情緒中分道揚鑣,之後關於同志的事,也成了迪克家中較少被提起的話題。

面對家裡的聲音,迪克坦言,這一直都是心中蠻大的遺憾,父母覺得身為同志需要面對很多世界的惡意,但其實身為同志,很多時候最大的難題,反而來自家庭。所以直到現在,迪克也還在尋找與調整一個給自己與家人之間好好呼吸的距離。

照片

甲板日誌節目封面設計。圖片提供/甲板日誌

議題涉及LGBTQIA+ 節目內容多元化

甲板日誌是全台首創以同志為主題的廣播節目,並同時在Podcast平台上經營播出。迪克與安迪訪談同志圈的名人,例如YouTube頻道「鹹菜日常」的夫夫Derek與Randy、網紅泰辣、變裝皇后飛利冰與古奈等人,也會邀請同志相關影視作品的導演、演員,像是《親愛的房客》導演鄭有傑、《酷蓋爸爸》演員謝佳見,都曾到節目中分享作品的製作過程以及細節。

雖然節目內容以同志議題為大方向,但其實也包含了所有的LGBTQIA+族群。在跨性別的議題中,甲板日誌曾邀請到跨性別者愛里,分享新書《我的人妖同學》,以第三人稱的視角描述自己從小到大的成長故事,希望藉由自己的生命經驗,讓社會對於跨性別者不再帶有歧視。而關於酷兒族群,第八屆酷兒影展策展人游婷敬以及選片人波昂刺刺也曾到節目上說明影展的籌備過程和選片理念,以「後同婚時代」作為影展主題,進一步探討同婚時代過後家庭組成的多元樣貌以及酷兒家庭所面臨的育兒難題。

此外,如果是支持同志議題的創作者、明星喜歡這個頻道,甲板日誌也都願意給他們一個發聲的機會,也會針對每一個來賓去設計專屬的訪談內容。如甲板日誌曾以女性議題為出發點,邀請藝人程予希分享自己三十歲前後的心境,或是面臨到的催婚、生育等問題,藉此探討女性在台灣社會中所被賦予的期許和壓力。

「在我們心中能挖出那個人的傷疤,透過聊天的方式,不僅撫平了他自己,也撫平了在聽得聽眾朋友們。」製作了那麼多集的訪談節目,迪克與安迪覺得最有興趣的還是受訪者傷疤背後的故事,因為傷疤一直都會存在,但要如何與傷疤共處是每一個人都需要面對的課題。現代人總習慣在別人面前展現光鮮亮麗的自己,所以甲板日誌希望藉由聲音,透過訪談,讓受訪者脆弱的那一面也能被聽眾看見。

照片

LGBTQIA+介紹圖表。製圖/林孟儒

照片

甲板日誌邀請跨性別者愛里上節目分享新書《我的人妖同學》。圖片提供/甲板日誌

企劃圍繞家庭 入圍廣播金鐘

甲板日誌在今年入圍了第五十六屆廣播金鐘獎的企劃編撰獎,也是第一次有同志主題的節目受到青睞,對迪克與安迪來說是一種自我的肯定以及對於節目專業度的認證。不過,入圍企劃編撰獎其實算是他們預期中的事,因為這次節目企劃內容的設計具有一致性,都是針對「家」的概念進行延伸發想。

像是節目中曾經邀請到台灣第一對同志收養小孩的家庭——「圍爸與喵爸」,述說他們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希望藉由他們的經驗分享,讓更多人關注同志收養議題面臨的處境。迪克與安迪說:「我們把自己好奇的議題呈現給大家,所以不只是聽眾朋友們,連我們自己聽了也有所收穫。」

迪克與安迪強調,現在的同志議題已經不像以前那樣的負面與悲傷。大家討論的不再只是同志身份、出不出櫃這些事,反而出現更多像是跨國婚姻、跨性別家庭等同志社群下個階段會遇到的課題,需要被看見與解決。因此,甲板日誌未來希望讓更多不同族群的人進行交流,例如以年齡區分,探討同一個主題下不同年齡層的人會有什麼樣不同的想法,也希望以廣播劇的概念延伸成紀錄片,加入專家的聲音,將理論結合受訪者的生命經驗具體實踐在生活當中。

照片

甲板日誌入圍第五十六屆廣播金鐘獎「企劃編撰獎」。圖片提供/甲板日誌

採訪側記

當初得知甲板日誌這個節目其實是在Podcast平台上,後來才發現原來甲板日誌是一個正規的廣播節目。覺得能邀訪到兩位主持人是非常幸運的事,訪談的過程中,不只是聊了很多關於甲板日誌的大小事,迪克與安迪也跟我們分享了許多他們自己的生命故事。兩人有種魔力,講話充滿幽默感的他們,會不知不覺在聊天的過程中被他們的笑聲所感染。 

延伸閱讀

「福福賈許二三事」 用娛樂的力量為性平發聲

求助≠出櫃 同志親密暴力說出口

夫夫之道用同志標籤 道出彩虹的平凡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