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盲人樂手 讓「原」音重現

2007/09/11 05:00
2,231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E984ade4bfa1e79b9b1 【記者張馨文報導】雙眼全盲的人如何學習樂器?伊甸基金會喜恩合唱團團長鄭信盛說:「看不見譜,可以用聽的!」

 鄭信盛在二○○七年三月已經出了第一張個人專輯「是因為?」,曲風為流行歌曲偏宗教音樂。問他是否有出第二張專輯的打算?「有啊!現在正在錄製啊!而且會和原住民文化元素結合」他興高采烈地說著。

 鄭信盛,一個出生在台東初鹿的卑南族人,出生時右眼是弱視,左眼全盲。他說,在十歲那年的暑假,不知道什麼原因,一個月內右眼就逐漸看不見了!後來醫生檢查結果說是因為細菌感染、衛生習慣不好和營養不良造成,成了雙眼全盲。

 之後,因為台東地區視障教育不普及、家人也不知如何教導,鄭信盛接受國小老師的建議,在台東唸完一般小學後,至台北啟明學校繼續升學。鄭信盛說:「剛開始媽媽和哥哥會台北、台東往返來陪我,但在國三之後我就一個人打理全部的事了。」

 他說,在高中畢業後是人生中的低潮,一方面因為得不到家中支持他繼續升學,另一方面他覺得自己不只是可以當一個按摩師而已,也許收入真的還不錯,但那並不是自己想要的,因此他下定決心要走音樂這一條路。

 鄭信盛說學習音樂是自己的興趣,從小在部落裡父母親就常哼哼唱唱,從那時開始就喜歡上音樂;國二時,就接觸第一項樂器「吉他」,之後更參加了合唱團和管樂團,現在的他擅長的樂器有吉他、貝斯、鍵盤、伸縮號和爵士鼓。

 他表示視障者在學習音樂最大的困難就是「譜的來源」。一般演奏者只要「看」就可以知道如何演奏,而我們必須請人家「唸」,或者是錄下音樂用「聽」的,尤其是流行歌曲,大部份都是用聽,再慢慢摸索。

 他說希望能夠保有原住民文化的原汁原味,音樂就是最好的例子。「創造」為保留文化最有效的方法,以原住民母語為主體,再用音樂做為協助;就像英文歌一樣,小朋友們也許不懂內容在說什麼,但學著哼唱,就是一種文化傳承的方式。

 「現在的部落和都市差距並不大,台北有網路,台東的部落裡也有啊!」鄭信盛說,很多時候只是因為觀念的問題,原住民總是被歧視,在二、三十年前台東真的是落後的,但現在的台東網路普及、多數人利用空中大學進行再教育,算是部落的人一種獲得新知的方式,並不算落後。

 以自己為例,鄭信盛說他在二十歲時,去鋼琴酒吧應徵工作就有被歧視的經驗。那個老闆說:「你們原住民不是都愛喝酒嗎?你怎麼不會喝?」他說那位老闆也許只是玩笑話,但聽在他心裡相當的不舒服。

 他希望能為原住民文化盡一份心力,在家裡也用母語教自己的兒子和女兒;對於和不同領域的原民人士是否有相關的合作機會,雖然現在沒有計劃,他也希望未來能夠有機會,「要為原住民說話!」他這樣說。

 鄭信盛強調「做音樂就是要一直堅持下去」,儘管自己看不見,但他說要用創作的音樂來說服別人。他預計明年第二張專輯就會推出,藉時能夠讓大家更了解「原住民的聲音」。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