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銀行沙鹿店 發放物資「食」在揪甘心
發放日活動現場 圖/郭渝宣 攝
中秋節將至送禮盒 結合活動與民眾同樂
【郭渝宣/台中 採訪報導】
台中市愛心食物銀行沙鹿店每月一次的發放物資,在當日(8/28)結合製作手工香皂的活動,讓民眾體驗手做樂趣,更有企業捐贈月餅禮盒,提前感受中秋氣氛。
民眾體驗製作手工香皂 圖/郭渝宣 攝
現場配合防疫措施,架起隔板保持安全社交距離,讓民眾能安心參與。食物銀行沙鹿店於每月最後一個星期六發放物資,且配合活動增添樂趣,去年(2020/11/28)也曾連結台中市身障福利月,舉行身障輔具體驗及視障按摩活動。
財團法人台中市私立弗傳慈心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過去配合台中縣政府送餐服務,而後縣市合併,現與台中市政府合作,承接食物銀行沙鹿店,負責海線區域。
物資從何而來 捐贈物資大哉問
食物銀行的物資約有七成是政府採購,靜宜大學社工系學生游鎮豪表示,由政府來採購可避免物資數量分配不均的問題。除卻食品外,食物銀行亦提供特殊性物資,如:尿布和奶粉提供給2歲以下孩童及65歲以上長者,以及供給女性生理用品。
物資來源有政府採購與企業捐贈之外,一般民眾捐贈的物資多為乾貨、罐頭等保存期限久的食品,而拜拜的供品,社工們會特別提醒哪些東西是有拜過的,若有忌諱的人便能避免。
「食物銀行並非只有募集資源,也會結合資源,即時聯繫如:送餐、居家服務或社區服務等單位」食物銀行沙鹿店行政組長林佑親表示,因此民眾捐贈生鮮食品,卻無法在發放日當天拿到發放站,也不必擔心食材會不新鮮地送到需要的人手中。
食物銀行沙鹿店標誌 圖/郭渝宣 攝
需要得到援助的人 就生活在我們周遭
在食物銀行實習的這段期間,接觸了許多個案,靜宜大學社工系學生廖羿婷指出,當中不乏有標籤化的疑慮。人人皆有同理心,可過份地同情憐憫,這些視線不斷投射,對於受助者而言反而是加諸在身上的枷鎖,形成了一種標籤化的現象。
食物銀行沙鹿店行政組長林佑親提及,食物銀行除了急難救助之外,另有一個目的是發掘出「隱藏性個案」,並指出邊緣戶的存在,往往因申請資格不符中低收入戶,而無法獲得補助,但他們的日子卻是過得相當艱困,能夠藉由申請食物銀行,發現個案生活在我們周遭。
民眾捐贈物資發揮愛心之餘,拯救食品、免於浪費,讓它們得以妥善利用。
採訪側記
發放日到了現場,落實防疫措施且流程規劃完善,手工香皂的製作過程不會太困難,是一個老幼皆宜的活動,現場的行政人員、志工也相當熱心服務民眾。而食物銀行沙鹿店有一個相當貼心的設計,是一間格局如超市一般排列的房間,民眾緊急前來求助時,能夠挑選所需的物資。
小超市供民眾挑選所需物資 圖/郭渝宣 攝
感謝行政組長及兩位實習生接受採訪,特別謝謝行政組長相當詳細的介紹,透過此次採訪讓我更加深入了解食物銀行的運作模式。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