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佛具店 傳承脫胎造像
【記者葉冠妤、靳詠雯 / 臺中市報導】葉勇助十五歲起於大稻埕跟隨師傅陳祿官,學習脫胎之術。脫胎為結合漆藝與木雕的傳統技藝,製作過程耗時,在現代社會幾乎沒有生存空間。根據臺中市文化資產處的解釋,粧佛綜合了許多工藝技法,製作過程加入入神儀式,形成極小眾的工藝技術。其技法非常繁複,包含泥塑、木雕及脫胎造像等,其中又以脫胎造像技法最為困難、罕見,造型和用色都具藝術性。
葉勇助擅長的就是粧佛中的脫胎造像,而脫胎造像就是先泥塑、雕刻出形體,再用漆樹的汁液和糯米糊混合紗布,一層一層堆疊,待其風乾後敲打取出內部泥塑,最後將再它上色。
束髮之年 遇到人生轉捩點
葉勇助從小喜愛玩泥塑,十五、六歲聽從父親指示前往台北大稻埕,在師傅陳祿官門下學習。起初僅負責打雜,並沒有學習技藝的機會。卻因長年從旁觀察,累積了一些心得。某次因趕工,從旁協助老師,意外展現過人天份。 葉勇助於退伍後持續師事陳祿官,幾年下來,學會了木雕造像、泥塑造像,以及粧佛的一切技法。而師傅陳祿官是福州師傅,福州為中國漆藝重鎮,以脫胎佛像的製作最為人知。
基於商業考量 傳統技藝生存空間受壓迫
「這個時代費工的東西作為商品一定會被淘汰。」葉勇助二子葉坤鵬說。新技術的出現讓脫胎輕巧的優勢不再,脫胎於一九六〇年左右被尿素樹脂取代,一九七三年又被FRP玻璃纖維取代。脫胎質輕耐久,是塑像很好的材質,空心的設計方便古代迎佛、繞神。可惜費工,不僅要配合天氣,還要一層一層等待其乾燥,一樽費時三個月到半年不等。加上靈魂材料漆酸,一種由漆樹中取得的汁液,會引發紅腫過敏,很多人無法忍受因而放棄。
葉坤鵬坦言,佛像可以用非常久,不像需要定期汰換的日常用品。加上年輕一代,宗教有漸漸式微之感,需求量不再像傳統社會那麼大。但葉坤鵬不認為這是時代的瓶頸,他們也吸收日本工法,與其說流失傳統,不如說是與時俱進。
會引發紅腫過敏的脫胎材料——生漆。攝影/葉冠妤
克紹箕裘 葉家兩兄弟得父親真傳
從小耳濡目染,葉勇助二子葉坤鵬說,「有興趣,跟著爸爸做,做久了就踏進來,就像喝水一樣輕鬆自然。」現在葉坤定、葉坤鵬兄弟倆主要負責店內業務,做新的神像、佛像,也整修舊的。口碑傳開後,廟宇會主動和他們聯絡。
先前考量到這項技藝不符合現代社會的需求,便停止生產脫胎,但葉勇助在將店內業務交給孩子後,沒有了經濟壓力,又開始接觸脫胎。對台灣文史有極大貢獻的洪敏麟教授在得知後,有感珍貴的小眾技藝不該就此失傳,鼓勵葉勇助持續創作,並協助推廣。葉勇助遂重拾四十年前在大稻埕學習到的技術,並將作品展出。
目前樂山佛具店的經營者——葉勇助二子葉坤鵬。攝影/葉冠妤
樂觀看待時代演進 耄耋潛心脫胎之術
葉坤鵬表示,不認為這項技術會失傳,因為除了有書籍可以參考,對岸也有許多人持續鑽研這個領域。他認為相關科系,例如學雕塑的學生,要進入這個產業其實不難,只要有心。
二〇一五年,台中市傳統藝術審議委員會認定瀕臨失傳的「脫胎造像」技法十分重要,且具藝術價值,遂於同年二月將之登錄為傳統藝術—傳統工藝美術類。這項肯定並沒有讓佛具店的生意更好,也無助於提升民眾意識,但在葉勇助和兩兄弟的堅持之下,榮譽和傳統文化的價值會在樂山佛具店一直傳遞下去。談及佛具店的未來規劃,葉坤鵬表示要看緣分和父親的個人意願。他們並不覺得傳承是個問題,預計今年七月會在台中放送局展出作品。
葉勇助翻閱自己的作品集,深陷回憶。攝影/靳詠雯
作品集。製圖/葉冠妤
採訪側記
採訪過程中,葉勇助的兩位媳婦不斷將佛像搬下樓給我們照相,並一一細心講解。有純手工雕刻、上色的佛像,也有進行到一半的脫胎作品,但我們最難忘的是葉勇助的神情。尤其是當他反覆觸摸其最滿意的脫胎作品張飛及無能官時,驕傲之情溢於言表。或許就是這樣的癡迷與堅持,才能讓脫胎木雕走過六十餘年,持續在樂山佛具店飄香。
延伸閱讀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