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以皮影戲呈現在地故事 傳承四張犁文化

2021/06/07 20:00
3,448次瀏覽 ・ 28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4
檢舉

【記者蔡佩珊、龔子華/臺中市報導】在夜晚的廟埕前,仁和社區的大大小小都聚集在這,一起看著舞台上的布袋戲演出。在台上的小朋友有的人負責旁白,有的人負責操偶;在台下老老少少的社區居民坐在底下看著演出。這是仁和社區發展協會理事謝婉妮在協會以布袋戲、皮影戲展演戴潮春事件等在地故事,甚至拍攝廟宇故事創造老少共學的空間,既留存了珍貴紀錄,也將故事傳承至下一代和新居民。

國小老師走進社區營造

照片

仁和社區發展協會理事謝婉妮 攝/龔子華

謝婉妮一九九三年搬到仁和社區。目前任教於仁美國小,是一位是視覺藝術老師,負責美術館與藝術教育的規劃。會接觸到社區營造,皆始於二〇一四年在仁美國小承辦廣達文教基金會的展覽「家鄉的永恆對話-台展三少年」。展覽中展出陳進、林玉山和郭雪湖的生平故事,他們是日本殖民時期臺灣的重要畫家,此展覽藉由展示畫家們描繪的臺灣風景,激發觀者對故鄉的感動。

謝婉妮說,藉由承辦此計畫,結合本身藝術課程教學的需求,使她由一位新搬遷者的視角,走進社區發掘社區的本地文化。仁美國小的老師們發現,仁美國小坐落在仁和社區這個豐富文化底蘊的社區。於是他們走入社區,挖掘社區的歷史文化。後來,謝婉妮老師更是加入了社區發展協會,開始推動傳承地方的記憶。

以傳統戲劇演出在地故事

由於謝婉妮和幾位教職人員都共同參與社區營造,所以仁和社區發展協會的核心會偏向教育,注意到老、中、青三代的結合。又因為謝婉妮是視覺與表演藝術專業的老師,所以會有很多相關的學生和長輩共同參與社區活動。

謝婉妮在仁和社區發展協會以戲劇展演凝聚地方的向心力,一開始以布袋戲演出,邀請台中聲五洲掌中戲團的老師,指導地區的小朋友操作布袋戲偶。最後小朋友在三官堂廟埕演出給社區老老少少的居民們。有的人唸旁白,有的人操作戲偶,之後甚至操起了比小朋友還要巨大的戲偶,演出變臉秀。

小朋友們演出的正是四張犁的在地故事「戴潮春事件」,演出戴潮春在清朝年間組織起事抗清的過程。

但是謝婉妮表示,這並不是能馬上上手演出的,需要時間及聘請專業的老師教導歷史背景和技術。所以便串聯了各種文史資源:台中聲五洲掌中戲團、偶的家-戲偶文創等組織中培訓民俗掌戲文化。辦理了「掌中戲偶實作工作坊」、「大小講古團掌中戲營」,透過工作坊和營隊培訓歷史文化的基礎,還有編劇和操偶演出的訓練。

走鏢文化再凝聚地方情感

除了布袋戲外,發展協會的大家也想換一個新方式演出,於是選擇了皮影戲。也用同一模式來培訓,邀請「影子傳奇劇團」指導,並辦理「皮影戲偶實作工作坊」。展出時甚至融合在地特色──走標文化。

「走鏢」是台灣中部平埔族所流傳的文化,是短程的賽跑比賽。當時是四張犁文化協會在調查地方資源時,發現七十年前的四張犁地區在端午節都會舉行走標比賽。所以四張犁文化協會決定延續這項傳統,二〇〇九年恢復舉辦。

皮影戲演出以繪本作者劉俐穎的《阿樂走鏢》為故事基底,呈現出四張犁早期的庶民生活景象:古厝、農田等。透過皮影戲的光影效果,讓人回到過去的時光中。腦海中一幕又一幕地,大家一起走鏢,穿過四張犁的大街小巷。

培訓孩童以影片記錄在地故事

而在協會創辦初期人手不足時,早就嘗試聚合社區居民的力量,找出附近小學的小朋友,再加入地方長輩一起同樂。二〇二〇年是他們第一年嘗試影像紀錄計畫,為了讓小朋友流暢的拍攝,還邀請講師並辦理了影像工作坊。在拍攝時,除了練習錄音和拍攝外,也帶小朋友們去參訪四張犁地區的各個廟宇──開漳聖王廟、三官堂、文昌廟。

照片

四張犁地區的主要信仰中心。製圖/龔子華

四張犁地區的信仰中心。製圖/龔子華

在拍攝時老人便可以把廟宇的故事轉達給小朋友們聽。比如說,拜文昌廟時要準備什麼?為何要準備這些東西?在地耆老便可以說明原因,拜蔥就是聰明的意思等等。

謝婉妮認為,老少共學是一個重要的學習方法,也能夠促進人與人之間的發展。於是他們結合「老少共學」與「影像紀錄」這些在地耆老的過往都在腦海裡,景物都已經消逝。但他們可以帶領著小孩子,邊走進鄉里邊述說這裡的故事。除了將在地耆老的故事傳承給下一代,小孩子也拍攝影片保存。

雖然拍攝時間經常和小孩子的上課時間卡到,最終成果展示預計五部影片只有產出三部。但小孩子仍然拍了很多影片素材,其實每一部對小孩子自己來說,都是非常珍貴的。林翠煖說:「等到以後看到『唉!這是我小時候拍的片子耶!』我們會想說這也蠻有意義的。」

新舊交替間 持續文化創新

而現在四張犁地區處於臺中市的第十四期重劃區,未來將會有更多人移入這塊土地。仁和社區發展協會的總幹事林翠煖說,現在重劃配地結束,將來會有很大的轉變。「怎麼要他們認同在地,又是一個新的困難。」謝婉妮說,他們需要一個最容易的方式,讓他們跟社區產生情感。

但林翠煖也轉述創辦仁和社區發展協會的前理事長李培修說的:「社區營造的東西不要急,就是慢慢一步一步的上來,你如果急了、做到累了,可能就做不下去。」

照片

仁和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林翠煖。攝影/龔子華

而未來他們將會持續推展影像計畫,將更多的在地故事記錄下來,並嘗試解決小朋友因上課時間而無法配合拍攝的困難。

發展協會的人們以文化創新的營造方式,與許許多多的文史單位串聯。謝婉妮說:「我們就是希望大家能夠喜歡這個地方,非常驕傲地說:『我就是四張犁的人。』」

採訪側記

我和林翠煖總幹事和謝婉妮理事約訪在他們小而美的社區綠地,當天天氣晴朗,社區居民阿伯還特地泡咖啡給我們喝,我們談著社區營造出的美好向心力,我完全能在當天體驗到,希望未來還能看見仁和社區居民們能夠為他們腳下的這塊土地持續奮鬥,持續推廣在地的價值與故事。

延伸閱讀

紮根溪洲 用影像「交換」地方價值

宜蘭白米社區 把遺失的木屐技藝找回來

三義卓也小屋 藍染升起的傳統時尚

青年里長返鄉 打造「阿霸妹」營造社區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