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靜蕙2010年6月10日台北報導】台灣除了南投縣不靠海,其他縣市都靠海。但是你有多久沒看到海、聽到海的聲音、品嚐海的味道了呢?
回答不出這個問題或許很正常,台灣除了南投縣不靠海是從地圖上看到的,事實上,台灣自然海岸僅剩不到原來的一半,台灣人民對海的印象,恐怕沒有消波塊來得具體。因此才有學者嘲諷「台灣不靠海,靠消波塊」。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鄭明修則認為有因可循,而建立海洋文化,要先讓人民愛海。
台灣50%以上為非自然海岸,隔絕了人民與海;此外,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怕「共匪」渡海來台,實施戒嚴,沿海設防,不讓人民靠近海,因此台灣人民對海洋陌生,成為一個怕海的國家。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教授鄭永常也說,政府的政策是造成人民對海洋陌生的主因。然而,現今兩岸政治氛圍較友善,政策應朝向讓人民更樂於親近海洋。
建立海洋國家,要從海洋文化、觀念改變。鄭明修提出愛海洋三部曲:親海、知海、愛海。也就是說從親自到海邊,接觸海,認識海洋的面貌,透過環境教育,建立海的知識,因此而愛上海,當一個人愛上海,自然會懂得疼惜海洋資源。
親海
鄭永常說台灣往往是「站在陸地上講海洋文化」,卻不去接觸海洋。如此建立的海洋文化,是有衝突的。台灣海岸有些過於險峻或許不適合全民接近,但對於合適的海岸、海灣,應適度管理,讓民眾接近海。
擁有香港的成長背景,來台十幾年的鄭永常以香港渡輪為例,每天搭船也是親近海的方式。台灣從高雄港到基隆港之間,何不考慮增闢海路,民眾可以搭船當作交通工具;或者開闢與離島之間的海路,讓海路兼具交通、旅遊多項功能,也幫助離島產業活絡。
知海
「海洋佔地球70%,非常大,擁有極大的包容力大」鄭明修說,還有很多海洋知識尚待開發。此外,海洋的稀釋力強,一旦海洋生病了,會比陸地生病更嚴重。海洋知識的建立非常重要,但「台灣太重視專才教育,應將海洋列為通識教育。」鄭明修認為認識海、建立海的知識,才能消除對海洋的疑慮,調整對待海洋的態度,進而擁抱海洋。
海洋生態的持續惡化,也是促使聯合國訂6月8日為世界海洋日的原因,藉此要世人重視海洋這個共同的藍色國土,共同守護。
台灣雖有一部「野生動物保育法」(野保法),卻沒有任何一種海洋魚類列入保育對象。鄭明修對此不無遺憾。他現在都改口說「環境、生物多樣性是有價的」,而且是極高價,以導正人類自以為環境「無價」,可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觀念。在環境無價的思維下,無限制捕撈魚類、無限制地污染海洋,其實是錯誤的觀念。
「台灣難道只有海鮮文化,沒有海洋文化嗎?」鄭明修說,民眾甚至連吃到嘴裡的魚都叫不出名字。
「長期以來,漁民認為海是他們的,政府也很照顧漁民,但照顧漁民應從照顧魚開始!」鄭明修說,漁民捕不到魚,不僅只是漁民生計問題,更嚴重的是,海洋生態保育問題。
對海洋要建立「對的知識」,要吃對魚。鄭明修提出兩個原則:
1.海洋中非人類飼養的魚類應當作野生動物看待。
2.海洋生物只要變成全球化商品,即落入萬劫不復的處境。
野生動物需要保育,而過度捕捉海洋生物,最後果報是回到人類身上。
而生物多樣性有多高價?當「豆丁海馬」被保育下來,人們為了看「豆丁海馬」必須潛水海中欣賞,將創造無限「商機」,而這就是所說的「高價」!而且豆丁海馬被觀看,不會被傷害。
海洋:說不完的故事
關於海洋,鄭明修有太多故事可說了。曾有一位海底工程人員告訴他,有好幾次在西海岸海底敲敲打打時,白海豚就會靠攏在身邊觀看,可惜身邊沒有相機拍攝下來,希望能透過文字寫出來。若是大家能知道白海豚如此友善,對人類信賴,自然會湧出保護的心情。
5月在墾丁國家公園舉辦的珊瑚礁生態保育週活動中,除了持續調查珊瑚產卵現狀外,在鄭明修的建議下,邀請國內外知名的音樂家馬修連恩演唱,以「海洋之聲」帶入認識珊瑚礁保育的海洋環保音樂會,讓民眾經由美聲與影片來打動人心,結合藝術、音樂、文化與當地傳統。他認為讓民眾愛上海洋之美、建立海洋文化,最好能集合美的事物。
鄭永常也提到要有屬於台灣自己的航海文學。想想安平港曾經有荷蘭人也有華人,這些人是坐船過來的,過程中一定經歷很多事情,可能遇到颱風,有的船回航、有的船失落在海洋中......這些都是創作的素材,應流傳下來,讓兒童了解先民航海故事。
「現在還來得及寫」鄭永常說將航海故事放在歷史的框架中,形塑台灣的航海文學。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現很多沒感情的人.土地海洋.樹木.環境.是該每人關心.行動真實愛臺灣的人在那裡.管先生我知道你是.但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