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魚菜共生新農法好環保 關鍵竟為人為介入

2021/04/02 19:51
3,679次瀏覽 ・ 195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近年來興起的耕作模式——魚菜共生看似是新的風潮,不過卻是承襲老祖先智慧的一種演化模式。魚菜共生的耕作過程不但全程無毒,對於自然環境也是十分友善,作物標榜有機更是受到大眾的青睞。

全球暖化的議題,讓社會大眾的環保意識逐漸興起,就連種菜也有了新的模式——魚菜共生。可其實早在以前,老祖先的桑雞魚塘、鴨稻共生就是相同的智慧運用。新北市淡水區水岸小農魚菜共生推廣農場老闆鄭勝雄表示魚菜共生字面上雖只有魚與菜,但其實魚菜共生的模式必須是要魚、菌、菜三者相互作用之下才得以平衡,而一個好的魚菜共生環境,最重要的竟不是在於自然環境的優渥,卻是在於人為的介入與如何運用,鄭勝雄表示:

「養魚種菜這個部分,一定要有水循環的部分,水循環現在絕大部分都是用馬達抽水來做循環,所以你看,馬達就很重要,一定要有電才有辦法,不然你就得靠太陽能去做這樣的轉換,再來就是你要有人為介入去維護這個系統,萬一沒電的時候,你是不是要有人去幫忙打氣,那這個東西你就是人要去介入要去設計,讓這個系統能夠維持一定的循環。所以這個東西是你要有一個很完整的魚菜共生的比例,甚至它的水循環等等的結果。」

魚菜共生的概念為,魚群的排泄物透過自然的菌種轉換得到氮養分並溶於水後使作物吸收,而在作物吸收養分的過程中,同時淨化了水質還給魚群,三者互相配合轉換,形成了一個自然的循環。鄭勝雄透露許多人在剛入門得時候,對於該種什麼魚、什麼菜有很大的執著,可其實魚種部分只要是淡水魚即可,蔬菜部分更是依照個人偏好就行。而魚菜共生最困難的地方在於任何一個環節的比例都必須得抓好,像是魚隻的數量、蔬菜的種植密度、阻止害蟲的進入和人為設備的穩定……等等,鄭勝雄表示:

「你自己一個經驗的累積,你就會得到一個,大概魚隻的大小,應該可以種好幾棵菜,但是這個絕對沒有一定。如果你硬要去說,我也曾經試過,我養很多魚很多魚,但是我消化系統很健全的情況之下,其實那個密度可以拉得很高,那密度拉高當然有很大的風險,就像剛才講的,電力不足,沒有電、沒有打氣的,你這些東西就有可能造成你的魚隻很快加速死亡,所以這個東西你要去玩它,當然你要去了解說,怎麼樣去做到一個讓它的環境是很輕鬆、很easy,對它來講沒有壓迫,那才可以這樣做。」

魚菜共生的耕種模式,除了對環境十分友善,也很省水。鄭勝雄也說明,像魚菜共生這樣的農法,以台灣來說,仍在一個萌芽興起的階段。雖然有許多益處,不過卻是十分花心力的一種工作模式。因此未來希望魚菜共生能全面走向自動化、無人化的境界,更想挑戰一年四季供給出季節性的蔬食,在逆境中突破技術性的問題。

以上新聞由華岡電台記者   李珮慈   採訪報導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