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新北市淡水區的忠寮社區,從原本的傳統農村,近年逐漸發展為智慧綠能社區,在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李鎮榮與當地居民的協助之下,成立「公民電廠」,社區內已經有五座太陽能民宅案場,並進行發電。
李鎮榮說明,忠寮社區是一個很純樸的社區,早期因為休耕政策,所以這裡年輕人都離開了,那些較年邁的居住者回來社區以後,發現是不是可以有甚麼方法可以改善一下社區的環境,就推綠色能源、公民電廠,讓大家都能夠來參與電廠的裝置,可以讓大部分的居民,對這個環境的永續更深入地去了解,那讓這個環境會更好。
民眾概念模糊 參與意願薄弱
公民電廠是由公民投資或直接建造再生能源的發電裝置,民眾能直接參與能源生產,但起初發展這個計畫時,並不順利,因為一般民眾對公民電廠沒有基本概念,加上申請過程十分複雜,李鎮榮在推動計畫時,耗費了不少精力。
剛開始推動公民電廠時,當地居民對公民電廠也很陌生,剛好新北市政府的經發局在推動這樣的業務,請他們來辦了好幾場說明會,也請了一些專家來告訴居民們,從頭、如何去建置,說明成本、回收的費用等等。
電廠建立多益處 助社區成功轉型
而電廠發電至今,總發電量已達58,400度電,目前已經有37萬的收益,這種大型太陽能電板的建立,為當地居民帶來許多益處,不但讓忠寮社區多了額外收入,更能提供綠能發電,達到永續發展、能源轉型的目標。
李鎮榮估算一個案廠大概七、八年就可以回本,社區也會回饋5%的公益金,這些公益金可以來做社區的照護,希望社區裡的老人家們,不要整天待在家裡,對身心都不好,社區也已經開始在辦這樣的老人照護的活動。
透過公民電廠的設立,結合地方合作,讓民眾更加關注能源議題,建立公民參與和對能源轉型的文化基礎,讓再生能源不再只是發電,更是實現一種社會價值。
淡江新聞 彭子芸 周瑾宣 採訪報導
更多報導請看:淡江新聞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