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咱的故鄉 咱的茶

2020/12/19 21:21
3,344次瀏覽 ・ 18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0
檢舉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subtitles off, selected

      照片

      早期那個外地人 都來這邊都耕作嘛

      沒有橋 要涉水而過

      澀水 日治時代的它的那個文獻

      是一個三點水 再一個步 涉水過來的

      那後來為什麼叫生澀  

      因為我們澀水社區 生產陶土含鐵量很高

      啊那個水 其實泉水很好 

      經過它滲出來就 吃起來都澀澀

      才會叫澀水澀水

      這個由名是這樣子來的

      照片

      澀水社區 位於南投縣魚池鄉 大雁村 

      2007年 名列十大經典 農漁村之一   

      有著 台灣小瑞士的 美稱 

      是一處 喝紅茶 玩陶土 體驗生態 的好所在 

      其中「大雁村」是以當地 特有景像 來命名  

       

      大雁村澀水社區

      大雁 其實早期我們這邊 村莊是沼澤地

      是原住民他們的狩獵區

      我們這裡有邵族 布農族在這裡狩獵

      這裡以前很多的水鳥

      水鳥就是他們叫做大雁

      它們早上在這邊 會一群飛到日月潭

      很大群喔 搞不好幾百隻幾千隻 

      傍晚又回來了 所以叫大雁

      另外一個就是用台語 大嚴(giâm)

      嚴(giâm)是很冷的地方  

      嚴(giâm) 我們那個動詞齁

      我們過年的時候 這邊有時候到零度

      所以溫差很大

      大嚴(giâm)就是很冷的地方 

      這是大雁村的主要的說法

      照片

       

      澀水社區早期以種水稻為主 

      40年代 阿薩姆紅茶 興起

      村民紛紛改種紅茶 

      成了魚池地區的主要產業 

      照片

       

      我們這邊其實

      我們台灣有原生種 叫台灣山茶

      本來就有 是我們的台灣原生種  

      另外一個阿薩姆 

      是因為日據時代民國14年的時候  

      日本從印度的阿薩姆邦

      引進來我們台灣種  

      所以已經多久 快100年了  

      後來我們又有一個品系叫做

      台茶18號 就是紅玉  

      紅玉其實很早 好像記得是民國48年就有  

      目前我們魚池鄉 目前產量最多的  

      這個品系呢 有一個特色就是有肉桂香  

      是別的國家沒有的  

      後來台茶18號之後呢又有一個品系

      叫做紅韻 台茶21號  

      它喝起來是有那個

      什麼香

      柚香

      這是我們很重要的 這一個產業

      照片

      澀水社區是在921地震後才成立的

      震災後 社區整體景觀重建 與大自然融合 

      重新為社區產業 找出轉型的新方向 

      照片

       

       

      我們這條澀水森林步道全長2.8公里  

      這條步道又叫做侏羅紀公園  

      主要是我們這條步道蕨類很豐富

      包含台灣桫欏 鬼桫欏  

      照片

      還有我們的蕨類 就是很豐富

      所以我們的林務局又把我們叫做侏羅紀公園  

      就是因為蕨類相當的豐富啦   

      假日差不多有三、四百人這樣子   

      這條步道是由我們澀水社區發展協會來維護  

      所以我們這是南投唯一的  

      當千里步道 首座步道的示範步道

      照片

      經歷921大地震 之後的摧殘  

      大家同心協力 打造一個新的社區

      咱的故鄉 咱的茶

      絕對是村民的驕傲

       

      公民記者梁文賓

      南投魚池採訪報導

      澀水社區


      你可能也會喜歡

      ▶︎ 06:36

      陶弘澀

      弘光文化系
      5,497 0 0
      ▶︎ 08:01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