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部落有教室變調了?

2010/04/18 00:12
4,701次瀏覽 ・ 29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8
檢舉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subtitles off, selected
      哪裡有教室?
      哪裡找的到知識?
      有人說
      部落是教室,耆老是知識...
      到底學生辦理部落有教室活動意義何在呢?

              


              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創辦以來,就有學生以族群創辦的學生會進行著各種不同的活動,除中一項為:部落有教室,初衷原為”回家”,讓原民院的原住民學生能夠藉著這個活動,累積實際田野經驗與深耕對部落認同、抑或提供不曾回過部落的人一個認識部落的機會,以阿美族”換工”的方式,用能夠幫助部落需要的事項,通常是對小朋友進行課輔,換來回到部落去學習。

              各學生會經過時間的演進發展出風格、走向各異的部落有教室,課程設計往往也不盡相同,大多皆是以對學童的課輔與部落文史調查為主,輔以使用現代教材或元素來導入該學生會欲宣傳的核心理念,以2010年布農學生會為例,此次部落有教室的活動性質似乎從原先單純的”學習從自己出發”,演變成今日的將主流文化再現在活動內容中。

             然而辦活動最大的問題之一就是經費的籌措相當困難,讓經費來源成為影響活動課程設計的原因之一,不禁讓人質疑以保護傳統文化為出發的原民院學生是否也無法擺脫主流文化的桎梏,在祖靈的土地上宣揚他族文化。



      指導教授:林福岳老師

      組員:施怡帆、邱楚君、杜彩蓮、蘇翠涵、左恩平、蔣仲豪、白峻杰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