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客家人齊聚祭祖 團結力量大

2010/04/10 00:48
8,664次瀏覽 ・ 1次分享 ・ 1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客家人齊聚祭祖 團結力量大【記者邱映筑/採訪報導】

  清明將至,又到了掃墓祭祖的日子,新竹縣新埔鎮有一邱氏祖塔,每年掃墓祭祖之際,近百人齊聚山頭祭拜祖先,場面壯觀,老老少少幾乎每一位都姓邱,每一位皆是客家人,對他們來說,掃墓除了延續祭祀傳統、表達對祖先追思之情外,藉由一年一度家族聚首團聚的日子,使代代客家子弟熟識彼此,代代相惜的團結精神更為重要。


照片

  因日漸都市化之故,民國八十九年,河南堂邱氏家族成員邱創富發起成立邱氏祖塔委員會,利用祖塔方式,供奉來台以來所有的祖先,招集家族成員,並開會訂定於每年清明節前一個星期日掃墓祭祖,於掃墓後,進行家族聚餐,維持客家人團結精神。招集人邱創富表示:「祖塔的形成,讓現在掃墓方便快速許多,早期祖埋葬在多個墓地,必須分開祭拜,一個墓地就需準備一副三牲,費時費力。」也提到客家人掃墓是老祖先從大陸廣東來台時的傳統,經過祖先一代一代的流傳,直至現在,從準備三牲水果、發粿、艾粿、紅粄等祭品,到念祭文、敬酒、祭拜皇天、后土、祖先、擲幣成交,打紙炮才算完成流程。   

照片


  掃墓當日招集人邱創富帶領著邱氏客家族近百位成員從后土拜至祖先,他說擲幣是個重要的流程,要擲到聖杯,成交後才可進行後續動作,而這次的掃墓,擲幣算是相當順利,一下就成交。邱氏家族成員邱雲基表示在二、三十年前,那時還住在關西客家村莊,清明掃墓前一星期,母親就會開始準備貢品,從採葉子、磨米到蒸炊的過程,都是自己來,而現今時代進步,日漸都市化已很少有人會自己製作,幾乎都是買現成的,雖快速,但也少了過節的氣氛,他表示以前農村社會,家中常常會自己製作粿,除了自家人吃外,也會分送給鄰居,增加睦鄰感情,但現在大家幾乎都搬離老家,維繫感情較困難,就連說客家話的機會都少了!但因委員會利用掃墓這天使家族團聚,大家操著熟悉的母語,和其它遠房或是久沒連絡的親戚睦鄰們維繫感情,彼此問候近況,成員邱雲基:「利用掃墓齊聚家人,讓家人彼此熟識,日後有困難,家人團結的力量就很大,如果沒有這樣的活動,以後在路上自家人相打都不知道呢!」。


照片


  每年掃墓近百人的盛況,對於邱氏家族來說,也是十分特別的,在這,大家都姓邱,都有血緣關係,不管是近、是遠,都是自家人,如何稱呼彼此則是看輩分,邱雲基表示因祖先來台多年,代代相傳,每一代皆有代表的字號。很奇妙的是,年齡是不等同輩分的,像是十六歲的邱氏家族成員邱振豪有個二十八歲的姪子、六十歲的堂哥,皆是因輩份的緣故,像這樣的情況比比皆是。緣分很奇妙,邱氏家族成員邱創文提到高中時,認識了同班同學邱創煥,兩人在掃墓時才發現原來彼此是有親戚關係的,兩人雖年紀相同,卻差了一個輩分,他有個與自己同年的姪子,而同學要稱呼他為叔叔,很奇妙。

  客人家以勤儉、團結為名,從掃墓就可看出,祖塔祭拜節省舟車勞頓之苦,更加深與親人間的感情,百人齊聚山頭祭拜,團結力量大。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